中國從(cong) 來沒有西方意義(yi) 上的“政教分離”,沒有“政教分離”,當然也就沒有“政教合一”,隻有“政教一體(ti) ”。中國“五四”以來的知識分子,一直用西方“政教合一”的曆史經驗來批判中國的政治傳(chuan) 統,現在看來是誤解了中國的傳(chuan) 統政治,所以要真實地了解中國的政治傳(chuan) 統,就必須對“政教一體(ti) ”與(yu) “政教合一”這兩(liang) 個(ge) 概念進行辨析。
“虛君”在政理上擁有國家永久性的所有權,是古典政治精神,即“君主製”精神;“虛君”不具有實際的政治權力(議會(hui) )、行政權力(政府)與(yu) 司法權力(法院),是現代政治精神,即“共和製”精神。這兩(liang) 種古今政治精神在“虛君共和製”中得到了有機結合,不能不說是一種古人(如亞(ya) 裏士多德)所推崇的“混合政體(ti) ”。
我所提出的“政治儒學”,正是這種體(ti) 現當代儒家曆史使命與(yu) 時代抱負的新儒學,是對福山“曆史終結論”與(yu) “五四”“民主拜物教”的儒學批判,亦即是建立在中華文明義(yi) 理基礎上既有中國曆史文化特質又體(ti) 現人類普遍政治價(jia) 值的中國式學問。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