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林】龍泉書院:從育“天下士”到播革命種

“嘈嘈幽響遠,袞袞清光活”“泉源從(cong) 高來,走下隨石脈”“石泓淨無塵,中有三尺雪”,以上這些佳句分別出自北宋大文豪“三蘇”荊門詠泉的詩作。詩中所描述的沐天地靈氣、納日月精華、育四大名泉的清幽俊秀之地,相傳(chuan) 是戰國時期楚國著名道學家老萊子孝隱躬耕的地方,也是陸王心學開山鼻祖南宋陸九淵聽訟、講學的地方

江西省委書記易煉紅蒞臨“臨汝書院”考察

5月5日,江西省委書(shu) 記易煉紅蒞臨(lin) “臨(lin) 汝書(shu) 院”考察調研,撫州市委書(shu) 記夏文勇、臨(lin) 川區委書(shu) 記董東(dong) 明陪同考察,前行科創集團董事長吳闊、臨(lin) 汝書(shu) 院總經理方孜瑜熱情接待。

傾聽文廟譜寫的守護文脈 人文蔚起的壯歌

孔廟出現的時間要早於(yu) 文廟,它裏麵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偉(wei) 大教育家孔子。曆史上,專(zhuan) 門用來祭祀孔子的廟宇便被稱為(wei) 孔廟。而從(cong) 唐朝開始,天下州縣學校與(yu) 孔廟合為(wei) 一體(ti) ,此種兼具祭祀孔子與(yu) 學校教育功能的孔廟,便被稱為(wei) 文廟。

【王立斌】朱熹講學獨峰書院遺址尋蹤

2019年6月16日,應邀到浙江麗(li) 水少微書(shu) 講《鵝湖朱陸之辯與(yu) 南宋書(shu) 院教育》的課題,講學結束後,於(yu) 當天下午在少微書(shu) 院院長盧朝升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縉雲(yun) 縣仙都考查獨峰書(shu) 院遺址。在當地熱心人士劉芳慶同誌的引導下,參觀了新修葺的獨峰書(shu) 院的仿古建築和陳列展覽。而後我提出了希望能看一看原書(shu) 院遺址所在地,老劉說他也不清楚,隻能再走···

【薛體偉】岑山書院 :從傳統文化到革命精神

清代正式定名的岑山書(shu) 院坐落在山西省靜樂(le) 縣城東(dong) 北的岑山上,因其地處岑山,故名“岑山書(shu) 院”。岑山書(shu) 院是靜樂(le) 縣學教育的發端,是曆代名師高徒雲(yun) 集之所,更是英才輩出的搖籃,明代的王希曾、石文繡,清代的李鑾宣、李錫書(shu) 等都曾就讀於(yu) 此,革命先驅高君宇也曾在這裏求學。靜樂(le) 人傑地靈,素以文明禮儀(yi) 之鄉(xiang) 著稱,岑山書(shu) 院功不可沒。

【張曉娟】千年古城文脈流芳 探訪我市國保單位正定縣文廟大成殿

正定有兩(liang) 座文廟,一曰府文廟,二為(wei) 縣文廟。因此前正定是府署所在地,又是縣治,有兩(liang) 座文廟不足為(wei) 奇,但時至今日仍能保存兩(liang) 處文廟建築的實例,在國內(nei) 卻是不多見。說起對這兩(liang) 座文廟的保護,還要得益於(yu)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當年的“慧眼識寶”。

古祠生輝!番禺這座500多歲古祠堂,走出嶺南大文豪屈大均

在番禺區化龍鎮,街坊們(men) 沿著莘汀村牌坊口往村中步行幾百米,一座古老祠堂映入眼簾。抬頭望去,大門正上方懸掛著“屈氏大宗祠”五個(ge) 蒼勁有力的大字;大門兩(liang) 側(ce) 有對聯:“禺山衍派臨(lin) 海名宗”……

【鍾葵】廣州曆史上這幾家書院,究竟“誰最早”?

東(dong) 漢末年,番禺人楊孚從(cong) 洛陽回歸故裏,卜居珠江南岸。他見附近有一山崗(今廣州市海珠區漱珠崗)奇石疊起,古木參天,環境清幽,便結廬其間,著書(shu) 講學,聚徒授業(ye) 。漱珠崗從(cong) 此留下嶺南書(shu) 院的早期印記。

【楊代春、謝豐】德業並進:中國古代書院到底要培養怎樣的人才?

書(shu) 院作為(wei) 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教育組織形式,在培養(yang) 人才、傳(chuan) 承文化、教化人生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豐(feng) 富的育人經驗,培養(yang) 出許多彪炳史冊(ce) 的社會(hui) 棟梁之材。書(shu) 院在中國曆史上產(chan) 生了舉(ju) 足輕重的影響,核心就在於(yu) 書(shu) 院教育始終將“德業(ye) 並進”作為(wei) 人才培養(yang) 的終極目標。

沱江書院及其有關問題述略

伯始書(shu) 堂,漢安帝永初年間,即公元110年前後,東(dong) 漢名相胡廣讀書(shu) 處,位於(yu) 靖廬山下寶慈觀右。這是華容縣曆史上有記載最早的學校。到宋代乾道年間(1165-1173),知縣胡綰重修伯始書(shu) 堂,辟為(wei) 精舍,招收學子肄業(ye) 其間。

【羅顯慶】慈利書院始於南宋 ——兼清溪書院考

我國書(shu) 院的鼻祖,應追溯到春秋諸子百家爭(zheng) 鳴時期孔子杏壇講學。但正式出現“書(shu) 院”二字的是唐朝開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東(dong) 都洛陽的麗(li) 正書(shu) 院。書(shu) 院的興(xing) 起始於(yu) 宋代,到元朝書(shu) 院達到了鼎盛時期。

【王立斌】茅山書院遺址尋蹤考

2016年3月應東(dong) 林書(shu) 院榮駿炎主任之邀請,前去東(dong) 林書(shu) 院講授《儒家道統書(shu) 院傳(chuan) 承與(yu) 當代書(shu) 院教化》,課後的第二天,在嵩陽書(shu) 院主講,中國書(shu) 院學會(hui) 副會(hui) 長宮嵩濤的陪同下,由榮駿炎自駕,我們(men) 一行三人驅車前往句容縣茅山福地去考察。這次的目的我有二個(ge) ,一是去圓茅山書(shu) 院遺址尋蹤的夢,二是萬(wan) 曆四十四年(1616)至天啟元年(1621)任鉛山縣···

【戎章榕】溯源“八閩第一書院”——鬆洲書院的歲月曆程

早在福建省政協十一屆第五次全會(hui) 期間(2016年初),省委召開的省政協港澳委員座談會(hui) ,來自福建省港區政協委員朱向在發言中提到,去年7月,第九屆重走“朱子之路”活動,以7天的“書(shu) 院文化之旅”為(wei) 主題,吸引了大陸、台灣、香港等地高校學生150多人參加。來自台灣的學生和學者在談感受時表達了三個(ge) “沒想到”:“沒想到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書(shu) 院(···

【葉文舉】荔泉書院:鄧恩銘烈士成長的搖籃

荔泉書(shu) 院是貴州省荔波縣曆史上第一座書(shu) 院,同時也是荔波縣曆史上最重要的書(shu) 院。它創建於(yu) 清代嘉慶十九年(1814年),當時的知縣蔡元陵為(wei) 了興(xing) 辦教育,在城西街孔廟的左方動議修建書(shu) 院,並先題其匾額為(wei) “荔泉書(shu) 院”,書(shu) 院由此得名。可惜因財力有限,荔泉書(shu) 院在蔡元陵的手中並未動土開建,直到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時任知縣武占熊投入充···

整理完中國文廟清單,一整個驚住!

如果說,教堂是西方人的精神寄托,那麽(me) 對於(yu) 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來說,文廟就是儒家崇禮思想最具體(ti) 的體(ti) 現。自建成以來,文廟就因承載著民眾(zhong) 信仰而一直香火鼎盛。可以說,在中國,人們(men) 心中的文廟有著不亞(ya) 於(yu) 教堂的地位。

美輪美奐的長泰文廟夜景已上線!快來打卡啦~

長泰文廟夜景工程已於(yu) 2022年元旦正式上線。夜幕降臨(lin) ,文廟內(nei) 流光溢彩,燈火斑斕,美輪美奐的夜景等你前來欣賞。

【梁曉陽】百泉書院:賡續中原文明的重鎮

“輝縣之勝在百泉,百泉之勝在書(shu) 院。”地處河南省輝縣蘇門山麓百泉湖畔的百泉書(shu) 院,前身是元朝時期的“太極書(shu) 院”,明成化年間(1480年)正式更名為(wei) 百泉書(shu) 院。百泉書(shu) 院最早可溯源於(yu) 晉朝隱士孫登,在蘇門山奠定講學之風,因“北宋五子”之一邵雍而名氣大噪,後有名士姚樞、孫奇逢等在此講學立說。

武夷精舍:“繼往聖開來學”的傳承高地

走進武夷精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忠孝廉節”四個(ge) 大字,這是來自嶽麓書(shu) 院的學訓。武夷精舍又稱紫陽書(shu) 院、武夷書(shu) 院,是朱熹著書(shu) 立說、倡道講學之所。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被毀於(yu) 戰亂(luan) 。如今我們(men) 看到的這些建築,是2001年按照清代董天工“武夷精舍圖”以仿宋古建築風格在原址重建的,占地1407平方米,建築麵積879平方米,包含···

湘陰文廟

湘陰文廟位於(yu) 湘陰縣城關(guan) 鎮東(dong) 湖西岸。始建於(yu) 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幾經興(xing) 廢,現存建築為(wei) 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建,後經道光十年(1830年)和光緒六年(1880年)兩(liang) 次較大修葺。文廟坐北朝南,占地6600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wei) “金聲玉振”衝(chong) 天坊、半圓形泮池、泮池上有狀元橋、“太和元氣”石坊、大成門、大成殿等。

澧縣文廟

澧縣文廟位於(yu) 澧縣城關(guan) 鎮南門內(nei) ,舊名澧州文廟。始建於(yu)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據清《直隸澧州誌》載:宋建學宮(即文廟),在城南裏許。元代張子仁重新之,學士姚燧為(wei) 作記。明初知澧州府史希賢於(yu) 南門右側(ce) ,創大成殿及門廡,後為(wei) 明倫(lun) 堂,翼以三齋:曰存誠、時德、育才;嘉靖四十年(1561年)守道劉廷誥改為(wei) 興(xing) 詩、立禮、成樂(le)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