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聞陳亮思想研討會(hui) 即將在永康市舉(ju) 行,在此特向你們(men) 致以熱烈的祝賀!
10月19日至21日,紀念孔子誕辰257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暨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第七屆會(hui) 員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大會(hui) 由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與(yu) 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共同主辦,主題為(wei) “儒學:文明多樣性與(yu) 現代化”,與(yu) 會(hui) 嘉賓和專(zhuan) 家學者開展了熱烈的學術研討和思想碰撞。為(wei) 促進學術交流,國際儒聯微信公眾(zhong) 平台陸續推出部分學者和嘉賓的成果。
我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研究生。1977年10月,國家正式宣布通過高考來招收大學生,過了一個(ge) 月,《人民日報》登了另一個(ge) 消息,就是恢複研究生招生製度。入學的時候,因為(wei) 沒有正式的文件說明研究生程度的性質,我們(men) 都認為(wei) 這個(ge) 研究生相當於(yu) 蘇聯的副博士研究生。
這次來開會(hui) ,我本想講一點孔子基金會(hui) 的成就。但成果展覽和紀錄片都已經展示了,也不必重複了。來的路上看到昨天發的小視頻,學典兄有一段講話,說孔子基金會(hui) 的成立是中華文化複興(xing) 的起點,我覺得講得很好,層次也高。所以我就不具體(ti) 講成就成果了,講講我對孔子基金會(hui) 成立和活動的幾點認識。
2011年10月,中華朱子學會(hui) 與(yu) 南昌大學江右哲學研究中心、廬山白鹿洞書(shu) 院管委會(hui) 等單位聯合主辦了“哲學與(yu) 時代: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會(hui) 議在白鹿洞書(shu) 院舉(ju) 行。這是中華朱子學會(hui) 成立後為(wei) 推動朱子學研究,與(yu) 高等院校合作舉(ju) 辦的又一次國際學術討論會(hui) 。這次會(hui) 議在合作單位和與(yu) 會(hui) 代表的大力支持下,獲得了圓滿成功。
惟公元2024年9月28日,歲在甲辰,天地清和,秋日載黃。值夫子誕辰2575周年之際,舉(ju) 大典於(yu) 聖城曲阜,致祭祀於(yu) 大成殿堂。吾輩以至虔至誠之心,謹備鮮花蔬果、禮樂(le) 佾舞,敬告夫子及諸聖賢之靈。
清華國學院從(cong) 2017年起就有明代哲學這一會(hui) 議係列的設計。從(cong) 2017年起,我們(men) 先開始做的是陽明學,焦點是陽明學的文獻,還是以王門後學為(wei) 主,這是我們(men) 第一次開的明代的會(hui) 議。第二次,也就是2018年,我們(men) 開的是劉宗周,因為(wei) 那年正好是劉宗周(誕辰)的整年。
成中英認為(wei) ,哲學不僅(jin) 是“愛智之學”,還是“知人及己“之知”、愛己及人“之愛”,是一種“智慧之知、智慧之愛”。因為(wei) 無論你追求什麽(me) ,總是要在知識的基礎之上去追求,它表現為(wei) 一種人對於(yu) 知和智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最早提出“浙學”的是南宋大儒朱熹。朱熹不僅(jin) 提出並使用“浙學”的概念,而且還使用“浙中學者”“浙中之學”“浙間學問”這些概念,這些概念跟他使用的“浙學”概念類似或者相近。朱子提出的“浙學”,原指婺州呂學,後擴大到永康陳亮之學,又擴大到永嘉陳傅良、葉適之學,最後定位在南宋浙江的事功之學。
先對《國學》版創刊五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賀。自從(cong) 前兩(liang) 年我從(cong) 北大到清華主持國學研究院的複建,得到了光明日報很多的支持,在這裏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21年“七一”講話中提出了九個(ge) “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第三個(ge) 是“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其中說“馬克思主義(yi) 是我們(men) 立黨(dang) 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men) 黨(dang) 的靈魂和旗幟。
哲學家對讀書(shu) 的理解,往往不是關(guan) 注讀書(shu) 的種類,或讀書(shu) 的方法,而是關(guan) 注讀書(shu) 的意義(yi) 。從(cong) 哲學的觀點來看,讀書(shu) 的意義(yi) ,不僅(jin) 要從(cong) 個(ge) 體(ti) 的知識需要來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讀書(shu) 作為(wei) 人類曆史性活動的實踐來理解,從(cong) 人類文明傳(chuan) 承發展的需要來理解。
“宋明理學”這個(ge) 概念,是中國學術史上一個(ge) 比較有確定性的名稱,可是這個(ge) 名稱要細究起來也不能說是完完全全的科學,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因為(wei) 宋明理學誕生在北宋,可是一直延續到清代,因此如果按照這段曆史來講理學的體(ti) 係,應該叫“宋元明清理學”。可是這個(ge) 叫法顯得有點長,所以習(xi) 慣上就用“宋明理學”這個(ge) 概念來指稱宋元明清的這個(ge) 體(ti) 係。
當代著名哲學家陳來教授成名作,朱子學研究的裏程碑之作,深入了解宋明理學必讀書(shu) !
長久以來,有一種觀點,認為(wei) 中華文明是農(nong) 業(ye) 文明,而農(nong) 業(ye) 文明是保守的、安於(yu) 現狀、抗拒變革的。也有人認為(wei)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是反對變革的。這些觀點在今天也仍然被一些人所秉持著。
熱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men) 明代哲學係列會(hui) 議的第五次會(hui) 議。前麵我們(men) 關(guan) 於(yu) 王陽明、方以智、劉宗周、湛甘泉,都舉(ju) 行了年度會(hui) 議,第五次是關(guan) 於(yu) 東(dong) 林學派。這個(ge) 係列將來我們(men) 還會(hui) 不斷地繼續下去。
我為(wei) 國學熱和傳(chuan) 統文化的辯護與(yu) 捍衛,我對文化民族主義(yi) 和文化保守主義(yi) 的闡發和堅持,從(cong) 不回避作為(wei) 儒學在當代中國的代表發聲。我分析自己這樣的心態,有點像馮(feng) 友蘭(lan) 《新原人》寫(xie) 的序的那種心態。這種心態當然是一種儒家文化的表現。
現在,想的、做的比較多的是應該怎麽(me) 進一步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社會(hui) 各方麵發揮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同時,要能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整個(ge) 當代中國文化和國民的一種精神氣質。
與(yu) 西方學者觀察西方現代化過程不同,我們(men) 認為(wei) 中國文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性不僅(jin) 在於(yu) 由工作倫(lun) 理體(ti) 現的生活價(jia) 值觀,還在於(yu) 執政黨(dang) 領導的政治價(jia) 值觀。前者所影響的是經濟活動,後者所影響的是中國現代化的全麵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由黨(dang) 和政府統領部署、規劃領導、統籌組織,優(you) 化協調,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點。
本書(shu) 收錄陳來教授的論文十七篇,一方麵辨析了王陽明、梁啟超、胡適、熊十力、徐梵澄等思想家其哲學觀點中的未盡之意,探討了近代以來中國哲學的現代化問題,同時,還回應了西方思想界對儒學的批評,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深化了對儒學的認識。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