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榛】拜登赦子非“容隱”行為,屬“負父而逃”行為,合法否另論

孟子突出舜不惜棄其天子位也要保其父不收監或被判刑,反映了當時孝悌禮俗的普遍乃至苛刻,以及孟子本人的高度孝德與(yu) 宣教之苦口婆心。孟子喜歡講好聽故事以宣教,什麽(me) “五十而慕者予於(yu) 大舜見之矣”,孟子何曾實見過舜及舜”五十而慕父母”的事實呢?如《莊子》愛好講孔子不好聽故事而已,不能當真的,會(hui) 意即可。

【林桂榛 王雨】漢字“美”源流綜考與中國美學基本體係辨略

“美”字的源起表明古人的美觀念起源於(yu) 視覺形象及視覺心情,並非是起源從(cong) “大羊”或“羊大”的味覺義(yi) 。“美”字初指人形象好而令感官喜悅,但今作價(jia) 值概念早已超越對視聽價(jia) 值的指稱,佳好者尤感官感覺好者皆可語稱為(wei) “美”。美學的基本內(nei) 容或基本體(ti) 係主要在美的概念(語文)、美感機製(心理)、美治機製(工藝)、美的學說(史論)四方麵,一切···

【林桂榛】我踢飛荀子“性惡”論球門的修辭靈機(駁善之不善≠惡)

今日有中哲教授碼字發帖說“chuōlì奮進”事,認為(wei) 報道中都將“戮lì奮進”讀成“戳lì奮進”是無知而讀錯了,自作聰明指教曰“chuōlì奮進”當讀“戮lì奮進”。其實,lù力也是“勠力”而非“戮力”,至於(yu) “踔厲”更非“戳力”,後倆(lia) 讀音相同而已。

【林桂榛】冬至吃湯圓、聖誕節、臘八節等的來曆(附諸節日曆法考原)

聖誕節實是冬至節日與(yu) 宗教結合的產(chan) 物。冬至是天正,臘日是地正,元旦是人正,古人曾都作歲首看待。臘八節實是大寒節,端午節是夏至節,與(yu) 清冬至吉祥!冬至是古人的大日子,要祭南天、拜太陽,甚至作為(wei) 元旦(如同過年)。臘八節其實是古人的大寒節,端午節是古人的夏至節,與(yu) 清明節相近的寒食節是古人迎火辰而禁火的耕種節(在十月曆法···

【王虹霞 林桂榛】《樂記》“禮樂之說”章“設→說”辨訛(附《樂記》“亂”範疇釋要)

《樂(le) 記》“禮樂(le) 之說”非“禮樂(le) 之悅(釋/懌)”,非“禮樂(le) 之說(言/談)”,更非“禮樂(le) 之脫”等,此於(yu) 《樂(le) 記》章句的文義(yi) 及語法不通。據《樂(le) 記》上下文及《荀子·樂(le) 論》對應的“禮樂(le) 之統”等,可確鑿推定《禮記·樂(le) 記》、《史記·樂(le) 書(shu) 》“禮樂(le) 之說”的“說”字實乃“設”字之訛(設→說)。《周易》“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句,古人即屢雲(yun) “說與(yu) 設通”,設說二字···

【林桂榛 焦子棟】就荀子論材性資樸唱和二首584言

就荀子論材性資樸唱和二首584言

【林桂榛】荀子與先儒之共識及其獨特創見

荀子的獨特創見創識主要在經驗主義(yi) 思想體(ti) 係下的天體(ti) 運行天道觀、材性知能人性觀、積偽(wei) 化性修身觀、製度約束治世觀四大方麵。弘揚荀子或荀學,應把握荀子經驗主義(yi) 學說的精髓及體(ti) 係,在世界眼光下、東(dong) 方思想史裏認識唐以來貶荀揚孟意識常態下清代惠棟、戴震到日本古學派荻生徂徠、太宰春台及到近代梁啟超、胡適等的經驗主義(yi) 、啟蒙主義(yi) 思···

【林桂榛】孟荀善惡太極歌(60行600言)

孟荀太極圖,善惡一丹爐。價(jia) 值概念轉,宏大兩(liang) 軲轆。仁義(yi) 自何起,解說賽醍醐。本有與(yu) 作見,孟荀別兩(liang) 途。性有禮義(yi) 否,有無自分殊。

【林桂榛 等】荀子非異端,乃儒家正統;孟子是儒家高端,是儒學雲端(對話錄)

迄今為(wei) 止,在對《韓非子》的研究中,存在著許多爭(zheng) 議,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韓非是否性惡論者?韓非的道德觀是否屬於(yu) 非道德主義(yi) ?《韓非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麽(me) ,是勢治、法治還是術治?秦朝的滅亡是否意味著以《韓非子》為(wei) 代表的法家治國思想的徹底失敗?等等……本人不揣冒昧地認為(wei) :以人性論為(wei) 基礎,以對君子小人的特點和現狀的把握為(wei) 中···

【林桂榛】《荀子》的“性樸”與中國古人的人性論討論框架

細琢“不直—不利—不善”修辭及“性—材—樸—資—善—惡”等概念,我認為(wei) 《性惡》篇言“資樸”時本是說“性不善”而非“性惡”,“性惡”是首次校《荀子》的劉向誤改所致。

【林桂榛】荀子《性惡》定本全文(附荀子詩讚二首)

本荀子《性惡》定本綜合四種重要宋本及前賢成果而得。本校定始於(yu) 2008年5月13日校者於(yu) 該篇“性不善→性惡”之義(yi) 理與(yu) 修辭推定。周熾成先生2007年發表《荀子:性樸論者,非性惡論者》一文的同年,校者亦明確指出荀子論性“多是指自然之性………‘性惡論’係後人篡改”。2016年校者強調受周說影響:“一般學者隻知荀子說‘性惡’,但無視荀子說‘材樸’,···

【高平遠 林桂榛等】“琅琊徐福與四時五行”會議詩集24首

2020年12日11-13日,“琅琊徐福與(yu) 東(dong) 方文化論壇(四時五行篇)”在青島黃海學院舉(ju) 行(11日報到,12日研討,13日考察琅琊台,14日散會(hui) ),近50位青島內(nei) 外的學界朋友出席了本次研討會(hui) 。環境優(you) 良,氣氛熱烈,期間還作詩唱和。所和詩詞,雖未必平仄格律皆嚴(yan) 格守舊,但全是句腳有韻而上口可吟(無韻腳之連句,實非詩體(ti) ,更非歌體(ti) ,詩本是歌之···

【林桂榛 周啟榮等】荀子學園關於“五行”與十月製曆法的討論

12日下午我五行問題發言,引孔子語有幾處口誤,如當作《禮記》“播五行於(yu) 四時,和而後月生”、帛書(shu) “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是討論時即興(xing) 口述,其他口誤不逐一指出。

【林桂榛】《論語》《孟子》天文學知識與漢注等之謬

《論語》中的匏瓜非指植物性的匏瓜,乃是天上星名。“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之“中”乃觀日測影之標杆即表槷,《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興(xing) ”的信念來源於(yu) 五百年五星一聚會(hui) 的天象以及對該天象的吉兆信仰。《荀子》批判的思孟學派“五行”乃是參照原始天道曆數之五行而創立的人間德性五行說,並強調仁義(yi) 禮智聖五德乃人性本有,強調仁義(yi) 禮智···

【林桂榛】宋本《荀子·性惡》全文校注

《荀子》全書(shu) 隻《性惡》篇有“性惡”措辭,也隻《性惡》篇有“性惡”陳義(yi) ,《性惡》篇及他篇又多見材性資樸、材性不善之措辭及陳義(yi) 。今本《性惡》篇正文20見“性惡”字眼實係西漢末年劉向等整理荀書(shu) 時因篇中“善—惡”範疇對界及時興(xing) “善—惡”對說思潮而擅改“不善”為(wei) “惡”字所致。《性惡》篇名應校為(wei) 《性不善》或《非性善》或《性論》,以正作《性···

【林桂榛 周熾成】關於荀子“性樸”論的通信:史上所有談荀子“性惡”的論述將掃清

從(cong) 《荀子》一書(shu) 的篇名看,除《非十二子》和《賦》外,所有篇名都是兩(liang) 個(ge) 字。如果說荀子原來以《性不惡》三個(ge) 字來作篇名,這可能很怪。個(ge) 人覺得,《非十二子》和《賦》都不是荀子本人的作品。以二字為(wei) 篇名,是荀子的寫(xie) 作風格。

【林桂榛 強中華 梁濤 林宏星等】孟子“性善”是否是“性本善”即“性本有仁義禮智”?

在荀子那裏,心能辨別善,並趨向於(yu) 善,善基本上不是心自己具有的,而是人類累積的文明成果。當然,心能辯善,並傾(qing) 向於(yu) 善,從(cong) 邏輯上講,心自身也就具備了善的因子,這一點荀子未能做出有效解釋。

【強中華 林桂榛等】荀子“欲不待可得,求者從所可”章何解?

荀子“欲不待可得,求者從(cong) 所可”章何解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