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達而賞罰行,聖人窮而褒貶作,褒貶者萬(wan) 世賞罰也。達而賞罰行,聖人處常也。窮而褒貶作,聖人處變也。春秋樂(le) 道堯舜,蓋堯舜處其常,而孔子處其變。試觀春秋初年何往而非變,惠公隱桓之傳(chuan) 國,父子之變也;祭伯非命而私交,君臣之變也;仲子妾母而上僭,夫婦之變也;君臣父子夫婦人之三綱盡變於(yu) 一年之間,春秋雖欲不作可乎哉?
春秋以魯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作曆史藍本,製作推演沙盤。這個(ge) 沙盤,以四時為(wei) 敘事框架。四時具,然後為(wei) 年。故開篇隱公元年,“春,王正月”,“夏,五月”,“秋,七月”,“冬,十有二月”,四時皆備。
敘曰:昔孔子有言,吾誌在《春秋》。又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蓋孟子所謂行天子之事,繼王者之跡也。傳(chuan) 《春秋》者,言人人殊,惟公羊氏五傳(chuan) ,當漢景時,乃與(yu) 弟子胡毋子都等記於(yu) 竹帛。是時大儒董生,下帷三年講明而達其用,而學大興(xing) 。故其對武帝曰:非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皆絕之,弗使複進。漢之吏治經術,···
正統儒家的複興(xing) ,蔣慶是第一棒。過去三十年,“以中國解釋中國”是儒家複興(xing) 運動裏,最耀眼的流星。蔣先生之學,可粗分為(wei) 二部分:其一是傳(chuan) 承公羊學脈,其二是承康有為(wei) 的應時改製之學。前者守先待後,功莫大焉。後者爭(zheng) 議頗大,接受人的不多。
《公羊》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公”,相關(guan) 語,群而無首曰公(毓老師語)。“成公意”:一,成“大公”之意,成“群而無首”之公意;二,成“隱為(wei) 桓立”,講曆史,正倫(lun) 常。前者是“微言”,後者是“大義(yi) ”。一般人不易明白者,為(wei) 微言;大義(yi) ,能行出者,“大”為(wei) 讚詞。《讀經示要》曰:“春秋有大義(yi) ,有微言。
《公羊》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君,魯侯隱公也。《春秋說》雲(yun) :“周五等爵法五精:公之言公,公正無私;侯之言候,候逆順,兼伺候王命矣;伯之言白,明白於(yu) 德;子者,孳恩宣德;男者,任功立業(ye) 。皆上奉王者之政教、禮法,統理一國,修身潔行矣。”今此侯為(wei) 魯之正爵,公者臣子之私稱,故言“魯侯隱公”。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東(dong) 遷之後,周室微弱,平王莫能中興(xing) ,迨隱而死。故詩自黍離而降,書(shu) 自文侯之命而絕,春秋自隱公而始也(孫複語)。《周書(shu) ·諡法解》隱拂不成曰隱,不屍位曰隱。春秋托王於(yu) 魯,托始於(yu) 隱,故以魯隱公為(wei) 首。
提撕操存是涵養(yang) 功夫。才操存涵養(yang) 則此心便在。
天命性於(yu) 心,心作統率,其義(yi) 有三:一曰虛靈不昧,二曰出令而應萬(wan) 事,三曰道之工宰(荀子語)。
最近幾天儒群(或傳(chuan) 統文化群)的表現令人失望,其底色始終是左右之爭(zheng) ,沒有中道立場。右邊的說人權高於(yu) 主權,烏(wu) 克蘭(lan) 是多麽(me) 正義(yi) ,老米是多麽(me) 偉(wei) 大,引用的多是牟宗三儒學。左邊的則說俄羅斯是吊民伐罪,引用的則直接是周禮、春秋。儒家之所以勘憂也!
周衰,賢聖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風俗頹敗。於(yu) 是孔子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chuan) 之,以詔後世,三綱領八條目是也。
有善有惡意之動,天理人欲之幾微也。孟子又曰:“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yu) 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自謂不能者,蓋人心攀緣馳逐,意念紛飛,必至昏昧。以昏昧之心應事接物,動成差忒,所謂自賊是也。
何謂心?管子曰:心之在體(ti) ,君之位也。所謂在體(ti) ,即心物關(guan) 係之整體(ti) 。在這個(ge) 整體(ti) 場域中,心是主宰,是司令部。陽明子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ti) 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定靜安是心之未發,心之所發,往小說是慮,往大說是互根之知能,一言之稱為(wei) 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物之間是通過意勾連起來的。意之得其理,便是···
此章是聖人教人以複性也。性者,心所具之理,謂之良知良能,因人之氣質而遂異。然溯人生之初赤子之心則皆純一無偽(wei) ,故曰相近。知能關(guan) 涉氣質,良則謂其理之本然,故孟子言良知良能,舉(ju) 理氣一體(ti) 言之也。蓋一心開二門,就其流行之用言謂之氣,就其所以為(wei) 流行之體(ti) 言謂之理。用顯而體(ti) 微,言說可分,實際不可分也。
民間孔教事業(ye) ,起於(yu) 儒家教化既衰之後,任重道遠,事繁必艱,故必須通過"孔教會(hui) "以組織化製度化社會(hui) 化的力量來承擔。由是,正如蔣慶指出的,中國將再度成為(wei) 一個(ge) 具有自我文明屬性的"文明國家",而不是一個(ge) 一味模仿西方的亨廷頓所說的"無所適從(cong) 且自我撕裂"的現代民族國家。
論語乃孔門聖經也。惜時下注本雜亂(luan) ,血脈難接,迫切需要標準讀本。而學以階聖,當有次第,故這個(ge) 讀本又需要分級。少兒(er) 讀經以理解語境語意為(wei) 主,是為(wei) 初級。及其稍長,則需要以通義(yi) 理為(wei) 主的讀本,是為(wei) 中級。未來則需要以通公羊大義(yi) ,進而以六藝之教而通貫之的讀本,是為(wei) 高級。
論語乃孔門聖經也。惜時下注本雜亂(luan) ,血脈難接,迫切需要標準讀本。而學以階聖,當有次第,故這個(ge) 讀本又需要分級。少兒(er) 讀經以理解語境語意為(wei) 主,是為(wei) 初級。及其稍長,則需要以通義(yi) 理為(wei) 主的讀本,是為(wei) 中級。未來則需要以通公羊大義(yi) ,進而以六藝之教而通貫之的讀本,是為(wei) 高級。
正義(yi) 曰:此篇論禮讓仁孝之德,賢人君子之風,勸學立身,守道為(wei) 政,歎美正樂(le) ,鄙薄小人,遂稱堯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論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載賢聖之德,故以為(wei) 次也。凡二十一章。
正義(yi) 曰:此篇皆明孔子之誌行也,以前篇論賢人君子及仁者之德行,成德有漸,故以聖人次之。凡三十七章。
蓋聖道貴博濟,必由盡己性盡人性以至於(yu) 位天地育萬(wan) 物,自是一貫。故大學明德必至親(qin) 民,中庸成己必至成物,論語修己必至安人安百姓,孟子獨善其身必至兼善天下。此即子貢終身行恕之終事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