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晚林】“道”的通貫與演成——劉強《四書通講》平議

作者通過十三種具體(ti) 的“道”來演成那個(ge) 終極性的“道”,從(cong) 而說明“四書(shu) ”的教化係統決(jue) 不是世俗的知識傳(chuan) 授,也不是世俗的道德規訓,而是宗教性的感召與(yu) 化成。

【張晚林】孟子對道德的辯正及其性善論的出場

道德直接關(guan) 涉到人的存在,而非僅(jin) 僅(jin) 事為(wei) 上的令人滿意,這是《孟子》一書(shu) 中隱含的大義(yi) 。這種大義(yi) ,乃孟子通過對道德所作的三個(ge) 方麵的辯正逐漸顯現出來的,即一,道德與(yu) 不道德之間並無中間狀態,它們(men) 之間的區分是絕對的;二,道德非世俗的滿意,道德決(jue) 非鄉(xiang) 原;三,道德自身即是目的,道德決(jue) 不可以“利”言。在此辯正的基礎上,把“義(yi) 利之辨”···

【張晚林】北宋中期正統論之辯及其牽涉到的政治哲學問題

歐陽修援引《春秋》之大義(yi) 而首倡政治的正統論,本應是一個(ge) 基於(yu) 政治理想的哲學問題,具有其超越維度;但他基於(yu) “跡”而論正統的立場,就把作為(wei) 正統的哲學問題講成了現實的史論問題,從(cong) 而失去了其超越維度。章望之對之提出批評,重提超越維度,但蘇東(dong) 坡起而反對,維護歐陽修的立場,進而從(cong) “實”的立場,即從(cong) “有天下”之“實”講正統,從(cong) 而完全···

【張晚林】人為什麽必須要回歸鄉土?

因為(wei) 隻有在與(yu) 鄉(xiang) 土自然的遭遇、照麵、造訪、震動中,人作為(wei) 人才回到自身,物亦作為(wei) 物而回到自身。正因為(wei) 人回到了自身,故能至於(yu) 仁;正因為(wei) 物回到自身,故人能愛。準確地說,離開了鄉(xiang) 土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與(yu) 愛的,因為(wei) 離開鄉(xiang) 土的人從(cong) 來都沒有遭遇一個(ge) 真正的生命。

【張晚林】箭竹村賦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五嶺鎮箭竹村,蕭姓,乃梁武帝蕭衍之後裔,始建於(yu) 明初,至今有600年之曆史。此村背靠過江龍山,漳水河環繞流過,空中俯瞰,猶如太極圖,故又稱之曰太極村。民居乃典型湘南風格,遺存完好,而其自然風光,尤為(wei) 奇絕。庚子年仲夏,疫情略緩,餘(yu) 得間而遊之,疫情之憂悶,頓時煙消雲(yun) 散,賦曰:

張晚林 著《美的奠基及其精神實踐——基於心性工夫之學的研究》出版

拙著基於(yu) 柏拉圖美學作為(wei) 一種深密教義(yi) 之基本詮釋立場,大膽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傳(chuan) 統的心性工夫之學是美學,且是唯一的美學,或者說是最高形態的美學,如果我們(men) 不認同美或藝術隻是一種技藝的展示的話。因此,本書(shu) 不是純粹的美學或藝術研究,乃是一種精神哲學研究,它以精神踐履為(wei) 根基,把中國傳(chuan) 統心性工夫之學之境界之美全盤托出,確乎···

張晚林導讀注譯《荀子》出版暨前言

本書(shu) 是《荀子》的注譯本,作者在潛心研究的基礎上,對全書(shu) 進行全文翻譯、字詞疏解,關(guan) 鍵處還有義(yi) 理辨析,是一部簡明、好讀的古典名著普及讀物。

【張晚林】論王船山“觀解的形上學”體係及其對儒學宗教性的消解

一個(ge) 具有啟蒙作用的圓滿的哲學體(ti) 係必須“體(ti) 證的形上學”與(yu) “觀解的形上學”並建,但船山的生命形態之於(yu) “體(ti) 證的形上學”根本隔膜,故他隻建立了“觀解的形上學”體(ti) 係。這樣的哲學體(ti) 係必然導致對儒學宗教性的消解。

【張晚林】什麽是家鄉?

家鄉(xiang) ,並不是一個(ge) 地域概念,也不是一個(ge) 民俗概念,而是一個(ge) 真正的哲學問題,準確地說,是一個(ge) 道德世界的維係與(yu) 形上世界的開顯問題。你若能回到家鄉(xiang) ,並活化上述四種內(nei) 涵,則你無異於(yu) 回到了神的居所。現在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亦必須尊重這四種內(nei) 涵;若隻是以工業(ye) 化的模式取代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從(cong) 而增加農(nong) 村人口的就業(ye) 機會(hui) 與(yu) 收入,這將導致家鄉(xiang) 的徹···

【張晚林】學貴立誌——觀牟宗三先生《自立銘》有感

借山東(dong) 大學召開“百年儒學走向”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暨牟宗三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會(hui) 之機會(hui) ,參觀了煙台棲霞牟氏莊園。在莊園的牟宗三紀念館中,看到了牟宗三先生早年所寫(xie) 的《自立銘》。這篇《自立銘》,似乎並未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中,很多學者表示是第一次看到。雖短小精悍,但讀之卻令人震拔奮發,不下於(yu) 其深邃之哲思文章。

【張晚林】為什麽性善論是唯一的人性論

任何不切就“天”而言人性的理論,無論其形態如何,都逃不出性惡論的窠臼。而“惡”意味著人性不能貞定自己,隨境遷移而不能自我作主、自我立法而祈向“天”,故人性不可能具有絕對價(jia) 值,故曰惡。若欲由性惡論而求善,必然暗含著一條通向性善論的隱線,不然,善即不可能。

【張晚林】挽蔡仁厚先生

不求新造,體(ti) 天人性命彌久良貴。老實紹述,悟孔孟程朱永恒至尊。

【張晚林】極具經驗性格,沒有超越的宗教精神——為什麽荀子沒有配祀文廟?

荀子之所以沒有從(cong) 祀文廟,乃因為(wei) 其生命形態根本不能傳(chuan) 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有必不可少的超越神聖維度,但荀子因為(wei) 完全切斷了人與(yu) 天的連接,故根本體(ti) 會(hui) 不到這個(ge) 維度。由此,荀子的生命形態完全是一層的、經驗的,從(cong) 而使得荀子隻是一個(ge) 冷靜、密察的學人而不是像孔孟那樣的聖者。這樣,荀子的思想特征乃是:橫向的、廣度的,經驗的、觀解的···

【張晚林】湖北大冶金牛張氏世係字派釋義

現代人取名,多隨意為(wei) 之,或取其寓意好,或取其動聽。此與(yu) 古人之取名迥異。在中國傳(chuan) 統宗法社會(hui) 中,任何姓氏都有悠久的世係,世係以漢字排成序列,這個(ge) 序列用在人名上,就是我們(men) 常說的輩分或輩倫(lun) 。

【張晚林】張氏宗祠複修記

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鎮張姓,素有九門十三莊之說。九門,即九個(ge) 張姓自然村,祖亨一公;十三莊,即十三個(ge) 張姓自然村,祖誌高公。亨一公與(yu) 誌高公皆遠紹有唐寧公,故金牛張氏皆淵源同脈也。我村蕭家壟張即屬十三莊之一,誌高公六世孫蕃正公始遷於(yu) 此。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