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勇】什麽是孔子說的“成人”?

所謂“成人”,顧名思義(yi) 是指完美的人。

【郭齊勇】天人:走出現代科技的困境

從(cong) 儒家的仁心到道家的自然觀,再到佛家的眾(zhong) 生平等,中國傳(chuan) 統的天人關(guan) 係論說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豐(feng) 富的思想資源。

郭齊勇 著《中華文化根脈》出版

中華文化的根底在五經,禮樂(le) 文明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產(chan) 。四書(shu) 涵養(yang) 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是平民百姓安身立命之本。

【郭齊勇】我是中國文化講習班的首屆學員——我與中國文化書院

在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熱中,中國文化書(shu) 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中國文化書(shu) 院舉(ju) 辦的一些列活動反映了那一時期中國思想文化界的活躍氛圍,體(ti) 現了老一代學人無私獎掖後學的精神,滲透出中華文化持久而渾厚的生命力,以及如何推進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豐(feng) 富性、複雜性。我本人也積極參與(yu) 了上麵提到的活動,獲益匪淺,我始終感謝蕭···

【郭齊勇】傳統文化的時代性與生命力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課題。麵對時代的挑戰,中國文化的健康發展需要我們(men) 虛心學習(xi) 各國、各民族、各族群的經驗,博采眾(zhong) 長,援外於(yu) 中,同時調動自身的文化資源,努力推陳出新,返本開新。

【郭齊勇】在經心書院一字級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本文係郭齊勇先生於(yu) 7月3日上午,在湖北經心書(shu) 院“經心 · 浦江學堂”一字級畢業(ye) 典禮上的發言,上圖為(wei) 郭齊勇先生在發言。

郭齊勇 著《四書通識》出版

關(guan) 於(yu) 四書(shu) 內(nei) 容以及四書(shu) 形成的緣由,為(wei) 什麽(me) 朱熹以後四書(shu) 能享受如此尊榮,甚至於(yu) 地位不亞(ya) 於(yu) 五經,這些問題非深入其中、精研有得者,不足以解答。郭齊勇先生是當代著名的儒學研究專(zhuan) 家。本書(shu) 是他多年來講解和研究四書(shu) 的結晶,為(wei) 讀者提供了一個(ge) 了解四書(shu) 的合適門徑。

【郭齊勇】以儒家智慧應對現代危機

第八屆全國書(shu) 院高峰論壇已於(yu) 日前圓滿落幕,海內(nei) 外百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會(hui) ,共同探討了如何在完成文化生命之傳(chuan) 承的同時,讓書(shu) 院“活”起來,並精神性地繼承,創新性地活化,安立書(shu) 院的現代性,擴大與(yu) 發揮書(shu) 院的教化作用。

郭齊勇 著《吾道文叢·返本開新》出版暨序言

本書(shu) 為(wei) 著名學者傳(chuan) 記叢(cong) 書(shu) 《吾道文叢(cong) 》的最新品種。叢(cong) 書(shu) 收錄成中英、錢理群、馮(feng) 天瑜、汪榮祖、郭齊勇、趙汀陽等多位學術名家的學術自傳(chuan) ,內(nei) 容是學人自述學術生涯和學理思考,兼憶學林往事。通過學者的自傳(chuan) 印證相關(guan) 學理的來龍去脈,同時折射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中國国际1946伟德的發展流變。

郭齊勇 著《蕭萐父與早期啟蒙說: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源頭活水》出版暨序言

本書(shu) 為(wei)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前院長、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齊勇教授感懷恩師蕭萐父之作。

【郭齊勇】懷念蒙培元先生

在中國哲學史學界,蒙先生是較早研究中國哲學的生態哲學與(yu) 心性哲學的專(zhuan) 家之一,在這些領域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在生態哲學方麵,蒙先生從(cong) 儒家、道家、玄學、理學中吸收營養(yang) ,重新詮釋“天人合一”、“生”、“仁”學,闡釋“仁”的差異性與(yu) 普遍性、生態哲學中的宗教問題、科學理性與(yu) 情感理性的問題、特殊主義(yi) 與(yu) 普遍主義(yi) 的問題、克服工業(ye) 文化與(yu) ···

郭齊勇教授《國學三書》出版

武漢大學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名譽主任郭齊勇先生於(yu) 今年春在海南出版社出版了《國學三書(shu) 》,分別是《國音與(yu) 國韻》《國士與(yu) 國風》《國學與(yu) 國魂》。

【郭齊勇】亦師亦友半生緣——懷念馮天瑜先生

馮(feng) 先生走了,我很寂寞。

【郭齊勇】《南朝儒學思想研究》書評

在諸斷代儒學史的研究中,南朝儒學研究是一個(ge) 薄弱環節。作為(wei) 長達幾百年的魏晉南北朝儒學的一個(ge) 重要環節,南朝儒學在總結兩(liang) 漢儒學和魏晉玄學、開辟宋明儒學的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有鑒於(yu) 此,樂(le) 勝奎的學術專(zhuan) 著《南朝儒學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會(hui) 在儒學思想史研究領域發揮一定的作用。

【專訪】郭齊勇:“為政以德”何以成為中國治世智慧?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涵著豐(feng) 富的政治智慧。早在春秋時期,孔子便提出“為(wei)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zhong) 星共之”。作為(wei) 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則和核心理念,“為(wei) 政以德”深刻影響了曆代執政者的治國理政實踐。

【郭齊勇】懷念徐武軍先生

徐複觀先生(1903-1982)是第二代現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yu) 唐君毅、牟宗三先生並立,鼎足為(wei) 三。複觀先生是湖北省浠水縣人,中晚年寓居港台,但很掛念鄉(xiang) 邦。徐複觀先生的哲嗣、長子——武軍(jun) 先生於(yu) 今年(2022年)6月28日下午在台中辭世,享年86歲。

【專訪】郭齊勇:“認真、有責任心”的《中國哲學通史》

中國哲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對它進行反思的時候了。哲學仍然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之學,即是說,哲學既在大雅之堂上,又在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間。我們(men) 既要防止哲學的庸俗化,又不能杜絕哲學的通俗化。我們(men) 希望國民的哲學素養(yang) 有所提升,當然首先還需要打破人們(men) 對“哲學”的教條式的理解,打破一些框框。

【郭齊勇】天人合一的內涵與時代價值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建立在對人與(yu) 天地萬(wan) 物一體(ti) 同源的體(ti) 悟之上,其中蘊含著人與(yu) 自然萬(wan) 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體(ti) 意識,倡導人們(men) 對自然萬(wan) 物持有仁愛之心,將天地萬(wan) 物視作同自己緊密相連的存在,從(cong) 而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係起來,這為(wei) 構建中國特色生態哲學提供了重要價(jia) 值論參考。

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郭齊勇談家風家訓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wan) 家。在中華民族的賡續傳(chuan) 承中,“家風”凝結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在首個(ge) “全國家庭教育宣傳(chuan) 周”期間,中國孔子網刊發係列文章,弘揚優(you) 良家風,堅定文化自信。

【郭齊勇】近50年中國哲學史研究湧現的新議題和新貢獻

1982年衡陽召開“王船山學術思想討論會(hui) ”,郭齊勇和學長、同學隨著導師蕭萐父前往,亦隨師拜訪張岱年、石峻、任繼愈、馮(feng) 契等老先生、老前輩,並結識了他們(men) 的弟子;1980年代初,湯一介創辦了中國文化書(shu) 院,請來梁漱溟等前輩講課,郭齊勇作為(wei) 第一班學員聆聽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