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昕的家族家風

欄目:家風家訓
發布時間:2016-11-02 18:38:47
標簽:

錢大昕的家族家風

作者:王維家   

來源:學習(xi) 時報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九月三十一日丙戌

          耶穌2016年10月31日

 

 

錢大昕是清代乾嘉時期的著名學者,德行高尚,一生汲汲於(yu) 學術,在經學、史學、音韻學、訓詁學、金石學、詩文創作等方麵無不成就卓著,被公推為(wei) “一代儒宗”。錢大昕能在為(wei) 學為(wei) 人上達到此種境界,固然是其自身努力所致,同時也是與(yu) 他受到的良好家教家風熏染分不開的。這種家風,在他所寫(xie) 的《記先大父逸事》這篇文章中有著極為(wei) 鮮活生動的體(ti) 現。

 

其祖逸事澤被後人

 

先大父是錢大昕對去世的祖父錢王炯的尊稱。錢大昕在這篇隨筆中,以簡練寫(xie) 實的筆觸深情追憶了祖父生前的四件“逸事”:第一件,處事不欺天罔上;第二件,做人力戒自滿、不妄求利與(yu) 福;第三件,讀書(shu) 須有創見;第四件,老猶讀書(shu) 不輟。這四件逸事看似不起眼,卻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了祖父德行高尚、嗜書(shu) 如命的品性,而其身體(ti) 力行、言傳(chuan) 身教所形成的良好家風對錢氏家族向善向學的人生追求起到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先看第一件事。祖父69歲時適逢朝廷下詔,對年滿70歲的老人賜給糧食和布匹。為(wei) 求得賞賜,鄉(xiang) 裏很多人弄虛作假,“增年以邀上賜”,有人勸他也虛報年齡,被他“正色”拒絕,“欺天而罔上,吾不為(wei) 也”!這件事給了錢大昕深刻的影響。在祖父看來,弄虛作假行為(wei) 涉及人的品德,是關(guan) 乎“德行”的大問題,做人先立德,做事不違德,這是基本的古訓,必須自覺遵循。祖父對弄虛作假的正色拒絕在幼小的錢大昕心裏留下了深刻印記,特別是當他聽說有些秀才為(wei) 得到朝廷對年滿80歲者“特賜舉(ju) 人”的照顧時,竟然膽敢虛報“一紀”(12年)年齡以撈取好處,這種有虧(kui) “德行”的行為(wei) 強烈地刺激了他,也成為(wei) 他寫(xie) 作此文並將之置於(yu) 四件“逸事”首位的一個(ge) 重要緣由。溯往查今,在年齡上弄虛作假者代不乏人,錢王炯的這一舉(ju) 動,不僅(jin) 是錢氏家族“做人先立德”良好家風的生動體(ti) 現,對於(yu) 當今社會(hui) 來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意義(yi) 。

 

再看第二件事,錢王炯列舉(ju) 《管子》《淮南子》等書(shu) 中的名言警句,“釜鼓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唯不求利者為(wei) 無害,唯不求福者為(wei) 無禍”。前者告誡家族人“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要求族人謙虛恭讓,謹言慎行,力戒驕傲自滿,言行無忌;後者告誡家族人要安分守己、安貧樂(le) 道,如果一味妄求富貴利祿,反而可能招致禍災。錢大昕通過展示祖父的寥寥數語,深刻反映了祖父的做人準則,這些準則一樣是錢氏家族家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揆諸史實,正是有這樣良好家風的熏染、激勵與(yu) 規範,錢氏家族世代向儒,奉公守法,很少有違法亂(luan) 紀的不肖子弟出現。錢大昕本人,學富五車,淹貫文史,終其一生,始終秉持“實事求是”“無徵不信”的精神,平允謙和、薄責於(yu) 人的學德,不妄求、不妄語,一代大儒的處世風範、人生軌跡值得我們(men) 好好地去體(ti) 味,去思考。

 

第三、四件事都是關(guan) 於(yu) 讀書(shu) 的。錢王炯認為(wei) ,讀書(shu) 不能一味死讀,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不僅(jin)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了這點,才是真讀,也才會(hui) 有收獲。錢大昕在文中列舉(ju) 祖父如何理解古人用韻對偶兩(liang) 個(ge) 典型例子,深刻地表現出祖父活讀書(shu) 、讀活書(shu) 的讀書(shu) 方法與(yu) 實踐,極具啟發性。同時以“年逾八十,讀書(shu) 不輟”八個(ge) 字和“一日不讀書(shu) 便俗”的自白,刻畫了祖父嗜書(shu) 如命、活到老讀到老的動人形象,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家風流傳(chuan) 蔭庇子孫

 

對於(yu) 錢王炯來說,一心向學、立誌讀書(shu) 是他的畢生追求,也是錢氏家族最為(wei) 勵誌的家風,代代相傳(chuan) 。史載“文字外無他嗜好”的錢王炯,“生而穎敏,好讀書(shu) ”,“親(qin) 舊家有藏書(shu) ,輒借讀之,雖盛暑冱寒,未嚐一日少輟”。在祖父的要求下,父親(qin) 錢桂發亦“少承庭訓,以讀書(shu) 立品為(wei) 務”,“不屑屑記聞章句,習(xi) 舉(ju) 子業(ye) ,滌煩去濫,壹以先正為(wei) 師”。到了錢大昕更是如此,他周歲即能認字,3歲能誦堂上匾聯,5歲受經書(shu) ,10歲學為(wei) 八股文,被鄉(xiang) 人目為(wei) “幼慧”“神通”。錢大昕曾在《嚴(yan) 久能娛親(qin) 雅言序》中針對學人學養(yang) 不夠說過這樣一段話:“予謂可以兩(liang) 言決(jue) 之,曰:‘多讀書(shu) 而已矣,善讀書(shu) 而已矣。’胸無萬(wan) 卷書(shu) ,臆決(jue) 唱聲,自誇心得,縱其筆鋒,亦足取快一時。而溝澮之盈,涸可立待。小夫驚而舌撟,識者笑且齒冷,此固難以入作者之林矣。”同父祖一樣,多讀書(shu) 、善讀書(shu) 是他治學的心得,也是他一生的寫(xie) 照。雖然胸羅萬(wan) 卷,也不率爾為(wei) 文,恃才傲物,這又踐行了其家族“戒滿”的祖訓。

 

相比父祖,錢大昕無疑是青出於(yu) 藍而勝於(yu) 藍,著作等身,名滿天下,澤被後世,其實不隻錢大昕,因飽受家風熏溉,錢氏家族名家迭出,享有盛名。請看清代著名學者江藩在其《國朝漢學師承記》中的評價(jia) :“先生(錢大昕)之弟大昭,從(cong) 子塘、坫、東(dong) 垣、繹、侗,子東(dong) 壁、東(dong) 塾,一門群從(cong) 皆治古學,能文章,可謂東(dong) 南之望矣!”曾任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在其《清儒學案》中對錢氏家族也推崇有加:“當惠(棟)、戴(震)學說盛行吳、皖,而潛研(錢大昕)崛起婁東(dong) ,於(yu) 訓詁、音韻、曆算、金石無不淹貫,尤邃於(yu) 史。後儒分其一節皆足名家,乃兼擅眾(zhong) 長,不自矜詡。著述宏富,闇然日章,其德養(yang) 為(wei) 不可及。群從(cong) 子弟互相砥礪,樸學風尚萃於(yu) 一門,可廬(錢大昭)、溉亭(錢塘)尤深造焉。”清代以後,嘉定錢氏家族亦不乏名人顯達,這不能不歸因於(yu) 良好家風潤溉之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家風是一個(ge) 家庭的精神內(nei) 核,也是一個(ge) 社會(hui) 的價(jia) 值縮影,並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men) 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家風建設,形成了許許多多感發人心的優(you) 良家風,錢大昕錢氏家族的家風,無疑是中華民族優(you) 良家風百花園中的絢麗(li) 花朵。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