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晚林】挽劉述先先生

欄目:紀念追思
發布時間:2016-06-07 00:02:07
標簽:
張晚林

作者簡介:張晚林,號抱經堂,男,西元一九六八年生,湖北大冶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曾在湖南科技大學哲學係任教,現任湘潭大學碧泉書(shu) 院·哲學與(yu) 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兼職湖南省孔子學會(hui) 副會(hui) 長。著有有《徐複觀藝術詮釋體(ti) 係研究》《赫日自當中:一個(ge) 儒生的時代悲情》《美的奠基及其精神實踐——基於(yu) 心性工夫之學的研究》《“道德的形上學”的開顯曆程——牟宗三精神哲學研究》《荀子譯注(選本)》等。於(yu) 2009年以自家之力量創辦弘毅知行會(hui) ,宣揚儒學聖教,踐行“知行合一”之精神。





 

挽劉述先先生

 

不經意間,驚悉劉述先先生今晨駕鶴西去,不禁茫然失據,不知如何表達哀悼悲傷(shang) 之情。像我這樣的後學,並無太多機會(hui) 與(yu) 先生討教,隻是從(cong) 他的書(shu) 裏了解了他的學問,特別是他對“內(nei) 在超越說”的推進與(yu) 弘揚,成為(wei) 了我了解儒家學問的基本理路與(yu) 框架,也堅定了我認定儒學為(wei) 宗教、其在學理上的依據與(yu) 存在上的信念。

 

先生不但在學術上紹述先聖,引領後學,而且在現實中注意獎掖青年學者。2008年以來,先生以私人積蓄在武漢大學孔子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研究中心設立兩(liang) 個(ge) 獎項——劉靜窗青年教師獎與(yu) 王蘊聰紀念獎學金,專(zhuan) 門獎勵在現代新儒學研究方麵的青年才俊與(yu) 在讀博士生。這兩(liang) 個(ge) 獎項既是先生對椿萱之緬懷,也是先生對後學的鼓勵。2012年,經過評審委員會(hui) 推薦,最後報請先生認可,第三屆劉靜窗青年教師獎授予了我,令我意外亦惶恐,因為(wei) 我還從(cong) 沒親(qin) 聆過先生的教誨,甚至以前還根本不知道先生設立了這個(ge) 獎項。我隻是在當時的獲獎答謝詞中最後說:“值此之際,向設立這個(ge) 獎項的劉述先教授致以誠摯的謝意,祝福他老人家身體(ti) 健康,萬(wan) 事如意。”授獎儀(yi) 式結束後,胡治洪老師告訴我,先生即將八十華誕,準備出一本紀念文集,讓我寫(xie) 點文字,我允諾會(hui) 寫(xie) 一篇。但回到家裏,翻開先生的相關(guan) 書(shu) 籍,覺得一下子無從(cong) 述其學,又無當麵討教的機緣,無回憶文章可寫(xie) ,就擱下來了。


2013年11月15-18日,第十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hui) 議在深圳大學召開,先生作為(wei) 當代新儒學代表人物蒞臨(lin) 大會(hui) ,並作主題演講《對全球在地化問題的反思的回應》。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先生,感覺他聲音洪亮,思維敏捷且表達流利。但當我在餐廳迎麵見到他時,發現他行動已不便,有時還要老伴攙扶,同仁告訴我患了帕金森綜合症。本來想借此機會(hui) 親(qin) 聆先生教誨的,因這個(ge) 原因,不好打攪,隻得作罷了。直至今日,心願未了,而先生先行矣,留下永遠之遺憾。睹物思人,撫往慨今,挽聯曰:


述先賢,紹聖教,鴻篇巨製徹寰宇

掖後學,振木鐸,厚德輝光滿人間

 


後學:湖南科技大學張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