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局長的選擇:回家鄉(xiang) 的貧困村當支書(shu) 去!
從(cong) 局長到村官——退休官員變身新鄉(xiang) 賢(人物篇之二)
記者:黎昌政 李勁峰
來源:《半月談》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二月初六日乙未
耶穌2016年3月14日
65歲的張友山,從(cong) 湖北黃石市工商局副局長位置上退休後不久,於(yu) 2014年下半年應大冶市金湖街辦黨(dang) 委邀請,回到屬於(yu) 省級貧困村的家鄉(xiang) 田壟村,擔任村支書(shu) 。
湖北黃石市工商局原副局長張友山在大冶市金湖街辦田壟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服務中心接受記者采訪 李勁峰/攝
“村支書(shu) 是我這輩子遇到的挑戰最大、困難最多的崗位。”張友山說,但當家鄉(xiang) 需要他時,自己便義(yi) 不容辭,欲有所作為(wei) 。
近日,半月談記者來到田壟村,傾(qing) 聽這位“村支書(shu) 鄉(xiang) 賢”的心路曆程。
記者:當初為(wei) 何選擇退休後回家鄉(xiang) 當村支書(shu) ?
張友山:田壟村是我的家鄉(xiang) ,近年來卻陷入貧困與(yu) 渙散之中。一方麵,由於(yu) 田地、山林全部分到戶,村集體(ti) 組織長期“零收入”,村裏還有32戶低保貧困戶,屬於(yu) 空殼貧困村;另一方麵,村級基層組織渙散,村支書(shu) 崗位長期空缺,前兩(liang) 任村支書(shu) 都在任上出問題被罷免,其中一人還被判刑。
雖然參加工作後,每年隻有春節和清明回村,對村裏各項事務也不清楚,但我有28年的部隊工作經驗,有割舍不斷的家鄉(xiang) 感情,考慮再三後,我決(jue) 定回村裏做村支書(shu) 。
記者:決(jue) 定回家鄉(xiang) 當村支書(shu) ,有沒有人反對?
張友山:沒人反對肯定是假話。現在我兒(er) 子、兒(er) 媳在北京工作,老伴在北京幫忙帶孫子,他們(men) 都反對我回村裏。家人都覺得我自己每個(ge) 月有四五千元的退休工資,生活不愁,還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不能太操心,何必自找麻煩、自討苦吃。
當時我心裏也沒底,征求過不少戰友、同事的意見。有戰友聽到我要當村支書(shu) ,開玩笑說“當了一輩子官,退休後還當村官,還沒過夠官癮”?和當地同事、領導談心時,不少同事說,從(cong) 工作需要角度,讚成回村裏作貢獻;但從(cong) 私人朋友角度而言,建議最好別回去,吃苦受累還不討好。
思前想後,最後還是回鄉(xiang) 發揮餘(yu) 熱的想法戰勝了猶豫,決(jue) 定接受這份新工作。
記者:新官上任三把火,您是如何開展村支書(shu) 工作的?
張友山:俗話說,“給錢給物,不如建個(ge) 好支部”,我決(jue) 定從(cong) 整頓基層組織入手,改選出一個(ge) 年富力強、有上進心和責任心的村兩(liang) 委;健全工作製度,建立起黨(dang) 員群眾(zhong) 服務中心值班製、民情接訪登記製、黨(dang) 員結對幫扶製等製度,讓村兩(liang) 委運轉步入正軌。
同時,村裏要脫貧,村集體(ti) 不能再零收入。以往村集體(ti) 資產(chan) 是負數,不僅(jin) 沒積累,還背負著數十萬(wan) 元的欠債(zhai) 。因此,我發動全村,多方籌集資金,投資建設兩(liang) 個(ge) 總麵積13畝(mu) 的魚塘,投資入股葡萄園種植,盡可能做實村集體(ti) 經濟。
現在黨(dang) 員群眾(zhong) 服務中心24小時有人值班,村兩(liang) 委每周一都要開例會(hui) ,形成村務日誌,村民有些什麽(me) 訴求、村幹部做了些什麽(me) 事,一目了然。同時,入股的葡萄園每年能給村集體(ti) 帶來兩(liang) 萬(wan) 元收入,魚塘今後承包出去也能帶來一筆收入,讓村裏徹底告別空殼村。
記者:從(cong) 處級幹部到村支書(shu) ,工作角色是如何轉換的?
張友山:角色轉換確實難度很大。比如,過去自己一早去辦公室,茶水衛生都有人辦好了;文件有人送過來,自己簽字安排工作,後麵聽匯報就行;出門單位能安排車輛,完全不需自己操心。
現在一個(ge) 人住村裏,一日三餐洗衣做飯都要自己處理。當村支書(shu) 要到處跑,到上級部門爭(zheng) 取項目與(yu) 政策,找戰友朋友為(wei) 村集體(ti) 開拓資源,到村裏重點項目現場盯著,處理村民反映的各類問題。而出行全靠自己800塊錢買(mai) 的電動車,風裏來雨裏去。
記者:當村支書(shu) ,遇到過哪些挑戰與(yu) 困難?
張友山:上麵千根線,下麵一根針,黨(dang) 建、扶貧、治安、農(nong) 業(ye) 、土地、交通等各個(ge) 領域,都有上級部門找你。田壟村村民2000多人,婆媳關(guan) 係、鄰裏矛盾、低保扶貧、修路建房,各類大事、瑣事、煩事都得找你。加之精神負擔較重,回村之後我瘦了10多斤。雖然自己在村裏還是有些威望,但也會(hui) 遇上喝醉酒的村民到辦公室來拍桌子、發脾氣。這些都需要自己耐心去麵對。
農(nong) 村很多矛盾糾紛,常常是因為(wei) 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而鬥氣,並非觸及多少利益。我總結矛盾化解要講究四個(ge) 方法,一是先順氣,尊重雙方意願;二是公正處理,一碗水端平就事論事;三是突出村民自願,不能強壓而不服氣;四是依法處理,現在群眾(zhong) 法治意識也大幅提升,講法大家都能認。
記者:現在每天的工作、生活狀態是什麽(me) 樣?
張友山:我現在住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服務中心,生活很規律。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洗漱之後快走一小時,回來自己做早餐,隨後讀報做筆記。上班後,每天要給村民手寫(xie) 介紹信、開各類證明。此外每年初向村民承諾辦10件實事,需要經常過問路燈安裝、文化禮堂建設等項目,看現場、出主意。中午自己蒸個(ge) 米飯和雞蛋,晚上做點麵條或到弟弟家吃,生活很好對付。每個(ge) 月必須去黃石一趟,因為(wei) 要用胰島素,一次購買(mai) 一個(ge) 月的用量。
返鄉(xiang) 後雖然少了很多家庭天倫(lun) 之樂(le) ,卻在身心健康方麵收益很多。空閑時打乒乓球、下象棋,更多時間是看書(shu) 、琢磨村裏的事情。動腦子多了,精神也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回家鄉(xiang) 當村支書(shu) ,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份獨特而難得的閱曆,其中酸甜苦辣隻有經曆了才能感受到。
記者:退休幹部當村官、做鄉(xiang) 賢有哪些優(you) 勢?
張友山:從(cong) 我自己的經曆來看,退休幹部返鄉(xiang) 工作可能有四方麵的優(you) 勢:一是雖然離開家鄉(xiang) 40多年,但在村裏有一定知名度,大家都知道我這個(ge) 人,而且在村裏屬於(yu) 長輩,做工作也便利不少。
二是退休幹部有時間精力、有退休工資,不需要通過在村裏工作為(wei) 自己“撈好處”,村民都很放心,因此工作就會(hui) 比較超脫,也能更加投入。
三是能搭建爭(zheng) 取籌集資源的橋梁。村兩(liang) 委工作,要求四處化緣,這方麵熟悉行政流程、同事多朋友熟,無疑能給村裏帶來不少幫助與(yu) 支持。
四是退休幹部有很強的緊迫感,返鄉(xiang) 到村裏工作,說明自己還有體(ti) 現自身價(jia) 值的機會(hui) 。必須趁著身體(ti) 還好的這幾年,隻爭(zheng) 朝夕發揮餘(yu) 熱。
記者:鼓勵更多退休領導幹部返鄉(xiang) ,還需要哪些管理和保障措施?
張友山:一是嚴(yan) 要求,老幹部不能倚老賣老,組織上更不能放鬆對其工作要求,甚至要更加嚴(yan) 格;二是勤指導,農(nong) 村工作與(yu) 機關(guan) 工作有著天壤之別,不少退休幹部可能短時間內(nei) 難以接受,需要組織上在工作中多指導與(yu) 支持;三是多關(guan) 心,退休幹部此前主要生活在城市,返鄉(xiang) 一般都是獨自一人,在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各級政府部門與(yu) 組織應該多關(guan) 心,多打氣,鼓勵退休幹部返鄉(xiang) 後做出新業(ye) 績。
責任編輯:葛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