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0-03-19 08:00:00
標簽:
冼岩

作者簡介:冼岩,男,獨立學者。

吹劍按:去年,我們(men) 推出“2005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以後,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guan) 注和好評,同道們(men) 也希望將此定製,每年都推出一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故此,我們(men) 決(jue) 定在每年歲終,擇選出本年度發生的若幹熱點人文話題,特別邀請同道學友撰文評述,回顧去歲,以望來年。   

今年,我們(men) 擇選了以下二十一個(ge) 話題: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予沉),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冼岩),魯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張波),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陳勇),中韓申遺之爭(zheng) (謝泉峰),國學大師評選(趙晶),孔子標準像(謝泉峰),易中天(謝泉峰),李銀河(石勇),趙麗(li) 華(思芬),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石勇),教師節改期(冼岩),廢除中醫(東(dong) 民),草根曆史(謝泉峰),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簡照霜),學部委員遴選(趙晶),七夕情人節(東(dong) 民),於(yu) 丹說《論語》(謝泉峰),大國崛起(王達三)、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謝泉峰),匯輯曰“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由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聯合發布。   
    
孔曆2559年(西曆2007)年1月1日   
    
目錄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琅大將軍(jun) 》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上海重寫(xie) 曆史教科書(shu)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三:魯訊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四:孟母堂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五:美國總統布什會(hui) 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hui) 成員風波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六:中韓申遺之爭(zheng)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七:國學大師評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八:孔子標準像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九:易中天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李銀河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一:趙麗(li) 華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健詞之十二:女兒(er) 狀告父親(qin) 婚外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四:草根曆史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五:一個(ge) 饅頭引發的血案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六:學部委員遴選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九:於(yu) 丹說《論語》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製西方聖誕節   

 


2006中國人文關(guan) 鍵詞之十三:教師節改期
作者:冼岩
發布:原道網(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ww.zgrj.cn)


孔子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怎麽(me) 評價(jia) 都不過分。佛道儒是中國千年文化主脈,儒家更是此主脈中之主幹。以一人之力而成就數千年文明主幹,沒人能否認孔子的偉(wei) 大貢獻及其思想文化價(jia) 值。孔子形象不但深入全球華人心中,更贏得全世界範圍認可。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教師節、美國加州教師節、馬來西亞(ya) 教師節以及中國台灣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教師節,都定在孔子誕辰日9月28日。正因如此,今年以來,由龐樸、張立文、郭齊勇、蔣慶、陳明發起,得到杜維明、康曉光、汪暉、高全喜等著名學者及不少海內(nei) 外名人在中國大陸聯署的“以孔子誕辰為(wei) 教師節”的倡議,形成浩大聲勢;在今年全國政協會(hui) 上,魏明倫(lun) 、李漢秋等政協委員也提出了教師節改期的提案。對此,教育部有關(guan) 人士回應稱:把9月10日定為(wei) 教師節已有20多年,這個(ge) 日子目前深入人心,不應隨意更改。


筆者讚同教育部的意見。教師節並非全民節日,它對應一個(ge) 特殊群體(ti) ,應尊重此群體(ti) 已習(xi) 慣約定俗成的意願。更重要的是,中國人作為(wei) 千年文明的正宗傳(chuan) 人,對孔子應有不同於(yu) 海外的理解、定位與(yu) 尊重。在中國以外,人們(men) 或許主要對孔子的教育成就印象深刻;但作為(wei) 中國人,感受更深的應是孔子的精神文化價(jia) 值,因為(wei) 它已融於(yu) 我們(men) 的血脈之中。教育隻是孔子畢生成就的一小部分,以教師節推崇孔子,失之於(yu) 器局狹小。數千年以返,中國之所以成為(wei) 中國,孔子與(yu) 莫大焉。“孔子”這一顯赫的名字已與(yu) 中華民族、中國文化密不可分,孔子誕辰應成為(wei) 全體(ti) 中國人的節日。以此觀之,將孔子誕辰定為(wei) “中國文化節”,才恰如其分、得其所哉。


今日中國急須文化與(yu) 道德重建。在物質財富快速增長的背後,國人的精神卻越來越困惑、混亂(luan) 。價(jia) 值重建需要有其由來,遺憾的是,當代中國並不足以為(wei) 這種重建提供資源。無論是文革十年浩劫,還是改革二十多年物欲橫流,都隻是價(jia) 值淪喪(sang) 的淵源,不能成為(wei) 價(jia) 值重建的養(yang) 料。剩下的源頭隻有兩(liang) 個(ge) ,要麽(me) 源於(yu) 古,要麽(me) 源於(yu) 外。


從(cong) 今日中國視角觀之,無論古、西,都各有其精華與(yu) 糟粕。近一個(ge) 半世紀的落後與(yu) 屈辱,使中國人將緣由上溯到老祖宗,乃有五四時代的滅儒反孔、文革時期的“破四舊”,傳(chuan) 統文化的聲譽、地位跌至頂點;與(yu) 此同時,西方300年來的富強彰顯了文明優(you) 越,西方思想文化在改革開放後成為(wei) 當代中國的強勢話語。


但是,如果僅(jin) 僅(jin) 在西方文明的基礎上構建今日中國人的價(jia) 值與(yu) 文化,難免失之偏狹。不收攬中國人自己的文明傳(chuan) 承,價(jia) 值重建始終隻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來也淺短,其去也無力。更何況西方文化轉渡中國後,還存在水土不服的難題。新世紀以來波及全社會(hui) 的“改革反思”,部分即是對照搬西方模式的憂思。在此背景下,乃有一批仁人誌人,懷家國之憂思,痛心疾首,發出了重振國學、複興(xing) 儒家的繼絕之音。


按筆者理解,主張在今日中國複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的人,並非即認為(wei) 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代表了宇宙真理、標誌著人類文明的最高成就;而是認為(wei) :新價(jia) 值、新文化的重建,需要多種元素參與(yu) 其中、實現互補。在當下西強古弱的懸殊背景下,隻有放大傳(chuan) 統文化的聲音,才能保持各精神要素之間的平衡,新價(jia) 值、新文化才能既適於(yu) 中國土壤,又合於(yu) 時代需要。


要放大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聲音,推崇中國文化的偉(wei) 人孔子,是既直截了當又能獲海內(nei) 外廣泛認同的捷徑。當此以儒家為(wei) 主要載體(ti) 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在中國引舟待發之際,將孔子誕辰定為(wei) “中國文化節”,庶幾可不負先賢與(yu) 後人千年之望!

來源:原道網、孔子2000網、中國儒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