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其成作者簡介:張其成,男,西元1958年10月生,安徽徽州歙縣人。出生於(yu)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張一帖”醫學世家,為(wei) 我國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張舜華之長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講席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創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理事。 |
過年,回到安頓心靈的“家”
作者:張其成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原載於(yu) 人民政協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正月初十日己巳
耶穌2016年2月17日
今年我們(men) 全家是在北京過的年,雖然沒有回到故鄉(xiang) ,但因為(wei) 父母年前來到了北京,“家”也就隨之來了。因為(wei) 北京沒有徽州那濃濃的年味,於(yu) 是我們(men) 決(jue) 定按照徽州的習(xi) 俗過年。
張其成資料圖片
在徽州,除夕要先上祖墳祭拜祖先,向祖先匯報一年來家庭發生的大事、喜事,為(wei) 的是告慰祖先,也祈求祖先保佑來年平安。因遠離故鄉(xiang) ,所以隻好麵朝故鄉(xiang) 方向,燃三炷香,擺上肉菜,全家按輩分大小,依次向祖先叩拜,每人三鞠躬,然後才是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由於(yu) 人太多,按規矩第一、二代人在主桌上,第三代小字輩在副桌或者自由坐,大人是不管的。
年夜飯一定是以長輩為(wei) 核心,祝福父母健康長壽是做兒(er) 女必須做的事。對此,我們(men) 談論最多的是讓他們(men) 減少勞累、保養(yang) 身體(ti) 。父親(qin) 是全國首屆30位國醫大師之一,目前健在的隻有12位了,還堅持出門診的僅(jin) 有五六位了。由於(yu) 求診病人太多,上午的門診往往要到一兩(liang) 點才能下班,五六個(ge) 小時的連續工作就是年輕人也是超負荷的。我們(men) 都強烈要求他不要再去出門診了,尤其不要每個(ge) 月再去外地出門診。父親(qin) 沒有多說什麽(me) ,看起來好像聽了我們(men) 的勸,可我知道他以治病救人為(wei) 終身使命的價(jia) 值觀是不會(hui) 改變的。
資料圖片
年夜飯後就是孩子們(men) 最期待的時刻———發壓歲錢。今年發壓歲錢的時間是曆年來最長的。往年都是給第三代發,今年特殊,母親(qin) 不僅(jin) 給孫子輩準備了壓歲錢,而且還給我們(men) 第二代所有子女、兒(er) 媳準備了壓歲錢。老媽的壓歲錢是她自己診病掙的,這一點我們(men) 既意外又欽佩。18年前一場意外使母親(qin) 留下殘疾,但“女張一帖”的堅韌、頑強,國家非遺傳(chuan) 承人的使命和擔當,讓母親(qin) 一邊刻苦訓練、與(yu) 病魔搏鬥,一邊用自己的祖傳(chuan) 醫術為(wei) 人診病處方。她常說:“我這一輩子沒什麽(me) 愛好,唯一的就是給人看病。”豈止是愛好,完全是銘刻在心的信念和信仰。每當聽到病人敘述病情好轉、痊愈,就是母親(qin) 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候。
父母發壓歲錢時,我們(men) 都會(hui) 跪倒在地,磕三個(ge) 頭,衷心感謝父母的養(yang) 育之恩,並祈求他們(men) 健康、長壽。我想,父母看到我們(men) 跪拜,內(nei) 心也一定有很多感慨吧。接著,小字輩拜完爺爺奶奶後,就是拜伯伯、姑姑、叔叔。晚輩祝福長輩健康快樂(le) ,長輩祝福晚輩健康成長,一家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正月初一清晨,聽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不禁吟詩一首:“昨夜鬥北今朝東(dong) ,乾元資始春為(wei) 宗。慈悲濟世成大願,易道傳(chuan) 承無生中。”初一早晨是一定要吃蜜棗、栗子的,寓意早早得利、甜甜蜜蜜,還要吃雞蛋麵,寓意元寶長壽。而且一定要守禁忌的,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也不能掃地、不能甩垃圾、不能洗頭洗澡。“趕忙三十夜,清閑初一朝。”初一到初三老人是不幹活的,全由子女幹活。正月初二全家陪著父母去了圓明園,慢慢遊玩,慢慢品著小吃。無意中我們(men) 兄弟喂父母食物的場景被抓拍下來,照片隨之被發在朋友圈裏,並配上《詩經·蓼莪》上的一句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狀態引來300多人點讚、好評,都在祝福二老,稱羨二老。遠在美國的四弟當即賦詩:“我在異鄉(xiang) 為(wei) 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qin) 。遙知兄弟報德時,求鯉尚有臥冰人。”四弟一家六口人在大年初四從(cong) 美國趕回了北京,與(yu) 全家團圓。孝親(qin) 敬老、和睦家庭,這就是過年的意義(yi) 吧。
“五更鍾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複回。”過年的意義(yi) 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賦予新的含義(yi) 。起源於(yu) 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的過年,原本是祈求來年年成豐(feng) 收。現在人們(men) 以為(wei) “年”是一種凶猛怪獸(shou) ,這是錯誤的,“年”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個(ge) 人背負成熟的禾穀的形象,表示莊稼成熟。“夕”才是傳(chuan) 說中毀壞農(nong) 作物的怪獸(shou) 。“除夕”就是在歲末放鞭炮趕走“夕”、迎接“年”。後來“過年”被賦予闔家團圓、盡孝報恩、辭舊迎新、祝福祈願的意義(yi) 。這一意義(yi) 被固化下來,春節過年成為(wei)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過年必須回家,在外打拚的遊子不管路途多遙遠、旅行多艱辛,都要回到“家”。
“家”是什麽(me) ?家不僅(jin) 是故土,家更是父母。有時雖然不能回到故土,但隻要回到父母懷抱,就是回到了家。父母在哪裏,家就在哪裏。在這個(ge) “家”裏,情感得以釋放,心靈得以慰藉。家是一個(ge) 不需要戴麵具的地方,一年來的酸甜苦辣,所有的委屈、艱辛,可以在家裏盡情地傾(qing) 訴,眼淚可以在家裏盡情地流,有了成績和榮譽可以在家裏盡情地笑。過年回家,回到父母的懷抱、回到讓我們(men) 安身立命的心靈之家。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