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論忠君·西學價(jia) 值觀念·宋儒(2016-01-17)
整理者:張利進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乙未十二月初八日戊戌
耶穌2016年1月17日
#論忠君#
@慕朵生:
【關(guan) 於(yu) 儒家的忠君情結】儒家之忠君,非忠於(yu) 其人,乃忠於(yu) 其職事,蓋君者治之所由出也。儒家主張君君則臣臣,所謂君君,即君能貫通天地人,行王道而施仁政,為(wei) 天下百姓所歸往,非此不足以使儒家臣臣。無論如何,今之儒生們(men) 還是克製下自己的皇帝情結為(wei) 好宜,否則即助紂為(wei) 虐、為(wei) 虎作倀(chang) ,被賣了還幫人數錢。
@餘(yu) 東(dong) 海肆世:
【忠君】儒家忠君,首先必須是君,不是獨夫民賊;其次,忠君之法,儒家自有特色和特定要求。孟子說:“責難於(yu) 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責難於(yu) 君,春秋責備賢者也;陳善閉邪,格君之心、導君於(yu) 善也;吾君不能,認為(wei) 自己的君王不能施仁政行王道,甚者長君之惡乃至逢君之惡。
@慕朵生
【堯舜有天下而不與(yu) 焉解】既不是無為(wei) 而治,也不是逆取順守,更不是君王南麵之術,而是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故以天下觀天下,以天下治天下,以天下為(wei) 天下,所謂公天下是也。公天下者,王天下也。君者群也,王者往也,貫通天地人,天下歸往,王者無外,王者無求,王者無敵,是為(wei) 王道政治和天下秩序。
#西學價(jia) 值觀念#
@曾祥文教受:
【平等】集權獨裁就隱藏在“平等”中。《尚書(shu) 牧誓》指責紂王“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wei) 大夫卿士”,紂王破壞等級製度、從(cong) 底層提拔、達到暴政的目的。曆代專(zhuan) 製暴君,都有個(ge) 理由:給底層平等。
@餘(yu) 東(dong) 海肆世:
【主權】論及湯武,朱熹《孟子集注》引張載語:“此事間不容發。一日之間,天命未絕,則是君臣;當日命絕,則為(wei) 獨夫。然命之絕否,何以知之?人情而已。”涉及政權轉移,人情民意就是天命。又引趙岐語:“征伐之道,當順民心,民心悅,則天意得矣,天意得,然後可以取人之國也。”
【聯合體(ti) 】正義(yi) 事業(ye) 的團隊應該是“君子人的聯合體(ti) ”,或者說“道德自由人的聯合體(ti) ”。道德自由、良知自由是君子的特征,其聯合體(ti) 必是道義(yi) 集團。自由人則未必具有文化內(nei) 存和道德內(nei) 力,其聯合體(ti) 很容易淪為(wei) 利益集團,縱使追求正義(yi) ,難免成事不足;一旦唯利是圖,那就不可收拾。
【民主1】或謂“民主的要素不僅(jin) 僅(jin) 是服從(cong) 多數,更重要的是保護少數。”以此證明民主主義(yi) 的正確。殊不知,保護少數是自由主義(yi) 之下的民主製度的功能,民主自身隻是服從(cong) 多數,未必保護少數。這正是哈耶克反對民主主義(yi) 的一大理由。(詳見《自由秩序原理》)民主必須以自由為(wei) 核心原則,不能單行更不能獨大。
【民主2】民主主義(yi) 與(yu) 自由主義(yi) 格格不入。這在西方學界或已是常識,但在中國,理解者寡,反掉儒家也就反掉了常識。自由主義(yi) 有五大價(jia) 值觀:自由、民主、人權、平等、法治,堪稱西式五常道,其中又以自由最大,居於(yu) 統帥地位。民主是為(wei) 自由及人權平等服務的,本身不能主義(yi) 化。
【民主3】在西方,民主是自由主義(yi) 的製度工具,自由為(wei) 體(ti) ,民主為(wei) 用;自由為(wei) 本,民主為(wei) 末。民主主義(yi) 意味著本末倒置和民主擴大化本位化。民主,意謂民眾(zhong) 做主,民意決(jue) 定,有其適用範疇和邊界,比如不能侵犯自由、侵害人權、逾越法律等,不然,輕則擴大化,重則主義(yi) 化。蘇格拉底之死就是擴大化的結果。
#宋儒#
@餘(yu) 東(dong) 海肆世:
【宋儒1】宋儒深研佛道者多,有的出來了,終歸於(yu) 儒;有的始終沒出來,似儒非儒。程叔子《明道先生行狀》說程顥:“自十五六時聞周茂叔論道,遂厭科舉(ju) 之業(ye) ,慨然有求道之誌,未如其要,泛濫於(yu) 諸家,出入於(yu) 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然後得之。”程顥出入於(yu) 老釋幾十年,出來了。
【宋儒2】呂大臨(lin) 《橫渠先生行狀》說範文正公勸張橫渠讀中庸:“先生讀其書(shu) ,雖愛之,猶未以為(wei) 足也,於(yu) 是又訪諸釋老之書(shu) ,累年盡究其說,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嘉佑初見洛陽程伯淳、正叔昆弟於(yu) 京師,共語道學之要,先生渙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盡棄異學,淳如也。”張載也出來了。
【宋儒3】《朱子語類》廖德明錄癸辰巳所聞雲(yun) :“先生言:二三年前見得此事尚鶻突,為(wei) 他佛說得相似,近年來方打得分曉。”癸巳,朱子四十四歲。其後《答江尚書(shu) 書(shu) 》雲(yun) :“而一二年來,心獨有所自安,雖未能即有諸己,然欲複求之外學,以遂其初心.不可得矣。”朱熹四十多歲才出來,所見漸定,不再迷惑。
【宋儒4】與(yu) 朱熹程顥一樣,東(dong) 海出入佛道兩(liang) 家亦大半輩子,期間還出入西學至少十幾年,四十多歲之後,所見漸定,終歸於(yu) 儒。臨(lin) 門一腳來自於(yu) 熊十力先生。是他的《新唯識論》一書(shu) ,釋去了我在本體(ti) 論方麵的最後一點疑惑。從(cong) 此儒家至尊,再無疑義(yi) ,大本確立,乾坤定矣。
責任編輯:梁金瑞
【上一篇】【民間社團推介之四】無錫初九學舍
【下一篇】【吳鉤】中國一千年前的一次“立憲”嚐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