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總第21輯
陳明 朱漢民主編
東(dong) 方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儒教與(yu) 公民社會(hui)
“儒教與(yu) 公民生活”會(hui) 議(陳明 林端 等)
“儒教與(yu) 公民生活”綜合討論提綱(林 端)
宗教社會(hui) 學、社會(hui) 學理論與(yu) 台灣的華人社會(hui) (林 端)
基督教會(hui) 、民主製度、公民宗教(楊鳳崗)
文明論的華夷觀——中國民族思想的起源(王 柯)
民間信仰與(yu) 文化認同——貴州屯堡“汪公信仰”的人類學考察(曾順崗)
清代以來儒家宗法倫(lun) 理思想對索倫(lun) 鄂溫克氏族組織的影響(王 偉(wei) )
◆思想與(yu) 學術
托克維爾論宗教與(yu) 自由以及作為(wei) 形式的“公民宗教”(王 濤)
《大禹謨》、《皋陶謨》經解——大禹之功與(yu) 皋陶之謨的內(nei) 容、爭(zheng) 論及其延續(白立超)
唐代《春秋》經典的學術轉向及影響(高會(hui) 霞)
重視文本研究 理解著者本意——以屍子考為(wei) 例彰顯考據精神(肖俏波)
湖湘士人的血性與(yu) 事功(朱漢民)
“培養(yang) 中國式的新政治習(xi) 慣”——試論早期梁漱溟社會(hui) 政治思想的三次轉向(張 城)
舜的形象及其政治哲學意涵(王 正)
“教化”意識:《大學》的隱含前提——《大學》為(wei) 何沒有專(zhuan) 門解釋“格物致知”?(鄒曉東(dong) )
《論語》新劄記(李競恒)
◆讀書(shu) 與(yu) 評論
從(cong) 韋伯價(jia) 值理性的行動中看林端(呂愛華)
悼吾友林端:一位宗教社會(hui) 學、法律社會(hui) 學學者、一位當代儒者(陳弘毅)
儒家的社會(hui) 學:一個(ge) 未竟之業(ye) (蔡博方)
中國傳(chuan) 統法律文化的重新解讀與(yu) 韋伯舊論的顛覆——林端《韋伯論中國傳(chuan) 統法律:韋伯比較社會(hui) 學的批判》評介(尤陳俊)
Contested Citizenship in East Asia: Developmental Politics, National Unity, and Globalization 書(shu) 評(蔡博方 林 端)
儒學與(yu) 民主政治——以評述牟宗三的《政道與(yu) 治道》為(wei) 中心(趙宏宇)
從(cong) “軟實力”到“文明之道”與(yu) “文明國家”——約瑟夫·奈“軟實力”說辨正(李清良 朱維毅)
什麽(me) 是公民宗教?——《公民宗教:政治哲學史的對話》導言(羅納德·拜納(著) 曾順崗 戴木茅(譯)
讀《華夏美學》英譯本(梵 羽)
讀李澤厚《華夏美學》(梵 羽)
◆編後記
【上一篇】《原道》第20輯目錄
【下一篇】《原道》第22輯目錄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