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國繁作者簡介:胡國繁(筆名井泉),男,西曆1972年生,中華船山網創始人,船山文化總會(hui) 創辦人,船山書(shu) 院、船山國學研究院籌建人。全國校園文學研究會(hui) 常務理事,中國散文家協會(hui) 會(hui) 員,湖南船山學社理事,湖南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湖南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會(hui) 員,船山文化研究會(hui) 會(hui) 長,衡陽校園文聯主席,《船山文藝》主編,《天下船山》主筆。已出版船山文化及文學專(zhuan) 著數部,如《船山文化經典》、《行止船山》、《品味泉水》、《石上清泉》,在國家、省市級正規紙媒發稿數百篇,有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類文學征文活動中獲一、二等獎。 |
美人坐清湘
作者:井泉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月十五日丙午
耶穌2015年11月26日
王船山就讀過,王祚隆、王文清先後任山長的嶽麓書(shu) 院之一角
學界普遍認為(wei) ,王船山是中國古代唯一因隱居被埋沒的聖賢。這個(ge) 觀點是可取的。但還有一種推測性的異見則不可取:認為(wei) 船山在當時學術成就不高,因此不被注意。筆者認為(wei) 即使從(cong) 與(yu) 船山同時代湖南大學者的推戴中,亦可以想見其人之風貌。現略取史料,以辟謬存真。
王祚隆(1625~1695), 字卜子,號一峰,湖南常寧三角塘鎮人。順治廩生。才思敏捷。以不合於(yu) 時,避居武昌。順治十四年(1657),長沙偏沅巡撫袁廓宇奇其才,聘任嶽麓書(shu) 院山長,任期7年,名噪江南,時賢多與(yu) 結交。湖北巡撫高士俊見之,深加讚譽,歎為(wei) 屈、宋種子於(yu) 今不絕,入都後,又寄書(shu) 勉其“以千秋第一人自待”。有《嶽麓詩草》、《易經解》、《學庸解》、《塵餘(yu) 集》等書(shu) 數十部傳(chuan) 世。其中《易經解》與(yu) 船山作於(yu) 同時期,學界疑其內(nei) 容有與(yu) 船山砥礪而成之部分。
船山隱居常寧西莊源期間,王祚隆衣錦還鄉(xiang) ,得聞船山大名,微服前往拜訪,把臂言歡,一見如故,即興(xing) 之下一首清絕之作橫空而出,這就是《酬王薑齋先生》,今天見於(yu) 常寧縣誌中諸多與(yu) 船山相關(guan) 詩文中,格外搶眼,捧讀之下,令人不忍釋卷:
“美人坐清湘,閑吟複長嘯。十旬五得饑,體(ti) 臒容愈少。冠蓋時叩門,千金不一笑。道逢衣褐遊,風雨憐同調,因之得素心,白日能相照,途長時亦難,出處各自劭。”
這首詩主要描寫(xie) 的是船山當時的生活狀況。起筆即毫不掩飾自己的景仰之情,借來屈原筆下自稱的“美人”稱譽船山,其意不言而喻:曉汲清湘燃楚竹之“美人”,古有屈原,中有陸遊,其時有王薑齋王夫之。“美人”者,高尚士也。“閑吟複長嘯”一句,很容易讓人想起阮籍與(yu) 王維那樣的竹林隱士。然而“閑吟複長嘯”分明不是船山誌之所在,因此,他眼中的世界從(cong) 來都不是一個(ge) 純粹簡單的隱士的世界。“便萬(wan) 點落英,幾灣流水,不是避秦路。”湘江中流的東(dong) 洲桃浪將他的心靈牽往很遠很遠的地方。避秦不是他的本意,驅逐暴秦一樣的“清寇”才是他的畢生誌向。江水猶熱,此心依然,可惜時不待我,詩人一顆春心隻能隨落花流水而去。盡管過著有上餐沒下頓的日子,盡管衣帶漸寬麵容漸臒,因為(wei) 胸懷一顆天地之心,船山人愈窮誌愈堅,乾元之氣絲(si) 毫不減。因此,盡管有達官貴人如湖南巡撫鄭端、衡州知府崔鳴鷟、常寧知縣張芳等接踵叩門,饋以千金相請,船山竟然禮貌性的一笑也不肯施舍!王祚隆之所以成功得見船山,想必一則借助常寧那些師從(cong) 船山門下的讀書(shu) 人之故,再則,盡管“出處”不同,出任過嶽麓書(shu) 院山長的王祚隆,遊走在官場的邊緣,畢竟與(yu) 船山係“同調”之人,故相處時能“素心相照”,別後亦能遙相勸勉。對當朝官員,船山就決(jue) 絕多了:即便鄭巡撫以誠心“漁艇野服遊於(yu) 嶽麓山下”相邀,張知縣以卑辭“先生大名飛播江南、某齷齪湖湘且十年”求教,船山均或托病堅辭或置之不理。後來船山依依不舍離開常寧,想必是因為(wei) 自己的名望驚動了地方官。鄭端、張芳均為(wei) 當朝進士,因此我們(men) 大可以理解他們(men) 不顧忌船山是朝廷通緝犯,仍舊心儀(yi) 並期待與(yu) 之交往的情結。
無獨有偶。王祚隆之後,湖南又有一位姓王的嶽麓書(shu) 院山長,因為(wei) 學成之時,王船山已經作古,於(yu) 是隻好私淑船山,他就是王文清,寧鄉(xiang) 人,船山學派罕有的幾個(ge) 的傳(chuan) 人,也是重量級的船山後學之一。雍正二年進士,官至兵州府教授。其手定《嶽麓書(shu) 院學規》延續至今。《長沙府誌》稱“文章德行,望重鄉(xiang) 國者,鹹為(wei) 足下首屈一指。”學術界稱其“獨治樸學,淹貫群籍,卓然一代鴻儒”。
“興(xing) 亡多事天難定,去住皆愁夢未真。寶劍孤鳴驚背餌, 畫圖遙惜老麒麟。饒吹落日暄丹嶂,西望湘煙淚眼新。”於(yu) 無可如何之中,船山孑然一身,走進了曠古荒涼的石船山穀地,築鄉(xiang) 村書(shu) 院湘西草堂,以此為(wei) 文化圖存的最後絕地,壁立萬(wan) 仞,止爭(zheng) 一線,修煉成南國儒林第一人,峭拔成中華古代文化最後的高峰。
責任編輯:梁金瑞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