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侯小兵作者簡介:侯小兵,獨立評論人,現居杭州。 |
當代儒家成立“孔聖會(hui) ”意欲何為(wei) ?
作者:侯小兵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首發
時間:孔子2566年暨耶穌2015年11月23日
提要:對於(yu) 近些年日漸嚴(yan) 重的外來宗教中所產(chan) 生的邪教問題,經學者研究表明,以儒家文化精神信仰為(wei) 主幹的傳(chuan) 統信仰資源對其有著非常強韌的抵製作用。因此,“孔聖會(hui) ”的成立和發展,當能在複興(xing) 傳(chuan) 統儒家文化精神信仰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外來信仰的本土化,從(cong) 而優(you) 化目前的宗教生態,更能起到消除邪教滋生土壤的“培本”作用。
中華孔聖會(hui) 成立現場宣傳(chuan) 圖板
近日,由當代儒家代表性人物蔣慶、陳明、康曉光、張祥龍、盛洪、秋風等眾(zhong) 多學者和海內(nei) 外幾十家民間儒家社團共同發起的“中華孔聖會(hui) ”在中國深圳正式成立,具有精神領袖地位的蔣慶出任該會(hui) 最高決(jue) 策機構學者委員會(hui) 主席。這些年,傳(chuan) 統文化複興(xing) 勢頭頗勁,這個(ge) 很有儒家聯盟意味的社團組織的成立,自然格外引人注目。那麽(me) ,當代儒家成立“孔聖會(hui) ”究竟意欲何為(wei) ?
看到“孔聖會(hui) ”的名字,很多人恐怕會(hui) 馬上想到康有為(wei) 組織的“孔教會(hui) ”。成立於(yu) 民國元年(1912年)的“孔教會(hui) ”,基於(yu) 康有為(wei) 的“保教”思想。康氏認為(wei) ,孔教為(wei) 中國數千年政教之所係,而民國以來,教化掃地,更有主張廢除孔教者,實是使中國文明墜入斷滅的危機,“自吾中國以來,未危變若今之甚者也”,因此,他要奮起“護教”,“複立孔教會(hui) 以振之”。對康氏的“孔教會(hui) ”,當時支持者可謂寥寥,而反對者則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西式的知識分子以孔子和儒家為(wei) 中國衰弱落後的罪魁,對主張尊孔複古的“孔教會(hui) ”自然充滿敵視;就算是在儒家內(nei) 部,也認為(wei) “孔教會(hui) ”仿耶教而將孔子之教宗教化,乃是背離儒家之宗旨,故亦多對康氏此舉(ju) 持批評態度。
然而,在百年激進思潮逐漸退去的當今,我們(men) 實有重新審視康氏創立“孔教會(hui) ”背後的問題意識的必要。
傳(chuan) 統的合法性顯然是康有為(wei) 考慮的核心問題。康氏非常清楚的意識到,以孔子為(wei) 核心文化符號的儒家是中國數千年來國家合法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朝代可以更替,國家可以變革,但無不以儒家思想為(wei) 立國之本才能確立其合法性。故其在民國成立之年即成立“孔教會(hui) ”,更在其後請立孔教為(wei) 國教,可以說無不是希望將儒家的傳(chuan) 統合法性保留和重新注入新的國家當中去。然而,自民國以後,革命成了國家合法性的唯一來源,康氏此一思想自然被視為(wei) 保守而不合時宜。
其次,儒家的建製化和民眾(zhong) 的生活方式、信仰問題。在傳(chuan) 統社會(hui) 中,儒家的建製化是通過與(yu) 國家、社會(hui) 的結合實現的。在國家層麵,政府通過熟讀儒家經典的官僚集團推行政教;在社會(hui) 層麵,儒家的士紳則通過自身的權威輔助國家進行社會(hui) 治理。建製化的儒家不但與(yu) 國家政教、社會(hui) 治理相表裏,而且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主流的生活方式、信仰資源。然而在科舉(ju) 製度廢除後尤其是民國建立後,儒家與(yu) 國家政權的分離使得建製化的儒家逐漸不複存在,也造成了民眾(zhong) 生活方式和信仰的斷裂與(yu) 混亂(luan) 。正如餘(yu) 英時所說,儒家在近代成為(wei) 了沒有軀體(ti) 的“遊魂”。而康氏的“孔教會(hui) ”,實是為(wei) 儒家的“遊魂”重塑“軀體(ti) ”的努力。
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綿延數千年的超大規模文明共同體(ti) ,雖屢經改朝換代,但仍能延續至今,實賴作為(wei) 民族文化生命的儒家文化傳(chuan) 承不墜。然而自近現代以來,持續的反傳(chuan) 統浪潮將儒家摧毀殆盡,造成了傳(chuan) 統和現代的斷裂,而走馬燈似的各種西方思潮則將國人的意識、信仰世界撕地四分五裂,中國就在這樣的自毀中逐步喪(sang) 失了文明自性。如今,中國早已重回大國行列,可國家和民眾(zhong) 卻在主導二十世紀中國大部分時間的救亡主題消失後陷入了迷茫。國家存在的理由和意義(yi) 何在?民眾(zhong) 的生活方式和意義(yi) 當是如何的?崛起中的中國應當帶給世界什麽(me) ?這些都是含糊不清的。筆者認為(wei) ,這些問題的解答回到康有為(wei) 那裏去或許能得到較為(wei) 清楚的觀照,那就是,我們(men) 要重新把我們(men) 的民族文化生命找回來,在政治、文化、民眾(zhong) 生活方式、信仰方式各個(ge) 方麵重歸儒家。
自此來看今天新成立的“孔聖會(hui) ”,不僅(jin) 僅(jin) 與(yu) “孔教會(hui) ”有一字之差,而且在建製上也有所不同,即強調其性質是“公益性儒家組織”,而非儒教組織,其宗旨以“尊孔崇儒,弘揚傳(chuan) 統,重建信仰,複興(xing) 中華”為(wei) 號召,筆者以為(wei) 其實是接續了康氏的問題意識,在傳(chuan) 統複興(xing) 特別是儒學複興(xing) 的大背景下,其成立的意義(yi) 和作用將是多方麵的。
首先,自然是能更有力地推動儒學的複興(xing) 。近些年,儒學研究和儒家民間組織都發展迅速,而“孔聖會(hui) ”這樣以儒家學者組成的學者委員會(hui) 為(wei) 決(jue) 策機構,整合眾(zhong) 多儒家社團的模式,不但能夠促使儒學的理論研究向儒學實踐轉化,亦能使民間的儒家組織得到儒學專(zhuan) 業(ye) 研究的滋養(yang) ,從(cong) 而在專(zhuan) 業(ye) 研究和民間弘道之間構建起良好的互動,使儒學的複興(xing) 在水平和規模上齊頭並進。
其次,對國家的社會(hui) 治理也可以產(chan) 生良好的推動和補充作用。中共中央十八大以來,國家日益重視社會(hui) 治理水平的提升。從(cong) 曆史上看,儒家人士一直都是社會(hui) 治理的積極參與(yu) 者,正如荀子所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據筆者所知,很多民間儒家組織已在社區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麵和當地政府有了不少合作,並取得了相當良好的效果,“孔聖會(hui) ”的成立,會(hui) 為(wei) 這種在社會(hui) 治理方麵的合作推向更深更廣提供有益的助力。
再次,可以促進外來文化、宗教的本土化,優(you) 化文化、宗教生態,尤其是有效抵製邪教的滋生。改革開放以來,因為(wei) 中國的信仰真空,外來宗教發展迅速,在滿足國人信仰需求的同時,也因為(wei) 和傳(chuan) 統文化、信仰的差異引發了很多問題,外來宗教的本土化成為(wei) 日益引起重視的社會(hui) 問題。而儒家本身即是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主流信仰資源,在融合外來宗教上有豐(feng) 富的曆史經驗和良好的效果;而對於(yu) 近些年日漸嚴(yan) 重的外來宗教中所產(chan) 生的邪教問題,經學者研究表明,以儒家文化精神信仰為(wei) 主幹的傳(chuan) 統信仰資源對其有著非常強韌的抵製作用。因此,“孔聖會(hui) ”的成立和發展,當能在複興(xing) 傳(chuan) 統儒家文化精神信仰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外來信仰的本土化,從(cong) 而優(you) 化目前的宗教生態,更能起到消除邪教滋生土壤的“培本”作用。
中華孔聖會(hui) 成立,在深圳市東(dong) 湖公園孔子文化廣場舉(ju) 辦祭孔大典
作者是杭州學者
背景材料:
澎湃新聞:中華孔聖會(hui) 成立,儒家擬走向宗教化 https://www.biodynamic-foods.com/article/id/6902/
中國網:
伟德线上平台:民間儒家組織“中華孔聖會(hui) ”宣布成立 https://www.biodynamic-foods.com/article/id/6831/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