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馮(feng) 契先生
作者:澎湃新聞社論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廿二日癸未
耶穌2015年11月3日
最近兩(liang) 天,哲學界在華東(dong) 師大隆重紀念哲學家馮(feng) 契誕辰一百周年。
20年前的3月,馮(feng) 契剛剛完成思想體(ti) 係的創造,突然病逝。一個(ge) 月後,牟宗三在台病逝。兩(liang) 起事件,並稱當年兩(liang) 岸重大文化損失。
20年來,在中國大陸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背景下,這種文化損失留給時代的空白,怎麽(me) 估計都不為(wei) 過——巨變時代,多麽(me) 需要哲人高瞻遠矚、微言大義(yi) 。而這個(ge) 時代,恰恰高度稀缺馮(feng) 契這樣的哲人。
1935年,馮(feng) 契(原名馮(feng) 寶麟)以第二名成績考入清華哲學係,他學業(ye) 優(you) 異,深得金嶽霖、馮(feng) 友蘭(lan) 、湯用彤等這些二十世紀赫赫有名學者的賞識。在七八十人的“中國哲學史”課上,講到淋漓盡興(xing) 時,馮(feng) 友蘭(lan) 總是結結巴巴向班上問:“密密密斯忒兒(er) 馮(feng) 馮(feng) 馮(feng) 寶麟,你你有什麽(me) 意見?”
然而在民族危亡之際,馮(feng) 契毅然放下課本奔赴山西前線,後因故返回昆明西南聯大刻苦攻讀。他不僅(jin) 認真研讀從(cong) 古希臘到維也納學派的思想,從(cong) 先秦到五四的各家主要著作也讀得很深。這一時期,有關(guan) 西方哲學的問題,他去問金嶽霖;有關(guan) 中國哲學的問題,他去問馮(feng) 友蘭(lan) 和湯用彤。
馮(feng) 契像蘇格拉底一樣,除了學問精湛,把大量時間投入社會(hui) 。他曾寫(xie) 道:“魯迅在《出關(guan) 》中說,同是一雙鞋子,老子是走流沙的,孔子是上朝廷的。……我以為(wei) ,除了上朝廷和走流沙之外,還有另一條路,那就是到民眾(zhong) 中間去。”
這條道路注定充滿坎坷。危險的地下工作、組織處分、傾(qing) 注心血的教育,在他的生命之中如影隨形,直至“文革”爆發,數百萬(wan) 字的手稿書(shu) 信被抄走,從(cong) 此下落不明。“文革”結束,馮(feng) 契已經61歲。通過近20年努力,數百萬(wan) 字的思想重新複活,當他即將收獲人生盛譽,卻悄然離去。
馮(feng) 契的際遇,可謂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縮影。他們(men) 曾經站在時代潮頭,開風氣之先,庚即跌入萬(wan) 丈深淵,萬(wan) 人唾棄。經此跌宕起伏,馮(feng) 契卻能在精神上巍然挺立,自上世紀80年代初直到病逝,滿懷激情,自由出入於(yu) 史、論,先後寫(xie) 作《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中、下)與(yu) 《中國近代哲學的革命進程》,以及《邏輯思維的辯證法》、《人的自由與(yu) 真善美》和《認識世界與(yu) 認識自己》這些傳(chuan) 世名著。步入老年的馮(feng) 契,嚴(yan) 謹與(yu) 勤奮如此,十分罕見。
在這個(ge) 時代,一個(ge) 知識分子、學者有很多著作不少見。我們(men) 少見的是原創性的著作和思想,而成體(ti) 係的哲學思想,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中國大陸,除了馮(feng) 契,還有幾人?
哲學號稱智慧之學。馮(feng) 契一生的研究圍繞“智慧”而展開,上世紀40年代,他的碩士論文就叫《智慧》,這是他學術生涯的起點。晚年,他把三本哲學論著稱為(wei) “智慧說三篇”,這是其哲學體(ti) 係的最終形態。智慧之為(wei) 時代精神的精華,可作中國哲學、西方哲學與(yu) 馬克思主義(yi) 等多向度解讀,而馮(feng) 契的工作,就是打通近代以來形成的各種思想樊籬,“匯中西之學,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因此,馮(feng) 契的思想,有一種通透、高遠與(yu) 自由的品格。
先天的智力優(you) 勢、嚴(yan) 謹的學術訓練、入世的滿腔熱忱、溫文爾雅的性格,完美統一在馮(feng) 契的“為(wei) 道”與(yu) “為(wei) 學”之中,成就了他“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舉(ju) 凡與(yu) 他有過遠近接觸的人,無不以“先生”呼之,而非“老某”或“某老”,崇敬之情,溢於(yu) 言表。這是人格力量的外化與(yu) 照耀使然。
出世求索,入世濟民,不憂不懼,有持有節。在馮(feng) 契先生誕辰百年之際的隆重紀念,也是我們(men) 在他身上有所寄托:在這個(ge) 物欲紛擾的世界,有這樣一位知識分子、學者、思想家,在照亮我們(men) 前行的路。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