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通變"叢(cong) 書(shu) 總序、簡介與(yu) 征稿公告
來源:作者授權 伟德线上平台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十九日庚戌
耶穌2015年10月1日
中國理性傳(chuan) 統的變易、不易與(yu) 簡易:"古今通變叢(cong) 書(shu) ‘總序
德爾菲的神諭“認識你自己”據說是西方哲學的開端箴言。從(cong) 這裏出發,形成了富於(yu) 節製的自我認識,這種自我認識叫做哲學。能如此自我節製和自我認識的人非常少。所以,在較大的人群中,人們(men) 需要一種來自未來的警告以獲得自我節製,這叫做宗教。然後,在麵向未來的警告逐漸失效之後,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我確證的高峰體(ti) 驗,這種體(ti) 驗叫做“現代”。
這種自我確證貌似自我認識,所以,“現代”被認為(wei) 是克服了宗教強加的恐懼,回到了“人類自身”和“哲學”。在這個(ge) 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的“屬人時代”和“哲學時代”,為(wei) 了人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不時提醒一下現代人的虛矯和他麵臨(lin) 的危險。然而,沒有人能預知未來。所以,對於(yu) 曆史的關(guan) 照成為(wei) 這種提醒的理性方式,也是理解現實和思考未來的可能途徑。於(yu) 是,中國理性傳(chuan) 統開始具有全球性的時代意義(yi) 。
中國理性傳(chuan) 統孕育在經史之間。“經”起初也不過是一種“曆史文獻”。但是,通過孔子的麵向未來的編修行動,“史”成為(wei) 承載“道”的文獻,這便是“經”。經是“經過”,也是“經常”,是在“變易”中尋找動態的“不易”,在過去中理解現在、想象未來、認識自我。自我不是現在的確信,也不是過去的“既定本質”和未來的“可能存在”,而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互漾生發。自我是“變易”和“不易”所以能吊詭共存的“簡易”。
“究天人之際”是天道變易不息的要求,“通古今之變”是根基持存不易的要求,“成一家之言”是自我認識簡易有節的要求。一種自我認識和言說,隻要它是“一種”,就必然是有限的,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同時,隻要它能成為(wei) “一種”而不是“雜多的集合”,它就是“吹萬(wan) 不同”的聲音中能與(yu) 其他聲音形成對話的聲音。“古今通變”叢(cong) 書(shu) 不一定能成為(wei) 這樣的“一種聲音”,但至少,它希望能以一種開放和養(yang) 護的態度,讓對話逐漸成為(wei) 可能。
乙未年夏於(yu) 古典書(shu) 院精舍
柯小剛
【叢(cong) 書(shu) 簡介及征稿公告】
“古今通變”叢(cong) 書(shu) 是同興(xing) 古典文化書(shu) 院的公益文化項目,以促進古典學術發展。同興(xing) 古典文化書(shu) 院是在上海市楊浦區民政局注冊(ce) 成立的民辦非企業(ye) 機構(代碼322171224),致力於(yu)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公益傳(chuan) 播、師資培養(yang) 、經典傳(chuan) 承、中西古典學術研究與(yu) 出版等公益文化事業(ye) ,由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柯小剛教授發起並任院長。
書(shu) 院目前在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的指導和同濟大學圖書(shu) 館聞學堂的協助下辦有社會(hui) 通識教育性質的公益書(shu) 院“同濟複興(xing) 古典書(shu) 院”,首期麵向社會(hui) 和大學師生招有學員100餘(yu) 名、候補學員200餘(yu) 名,續招國學師資公益培訓班學員50餘(yu) 名,開展公益免費教學。書(shu) 院曾獲《人民日報》選刊學員申請書(shu) 多篇;同濟大學報和大學網站曾予以頭條報道;上海儒學、伟德线上平台等新媒體(ti) 曾予報道。
書(shu) 院目前設有《詩經》、《尚書(shu) 》、《禮記》、《周易》、《春秋》、《史記》、《四書(shu) 》、《莊子》、《壇經》、古典文學、西學古典、中醫、書(shu) 畫等十餘(yu) 門課程,以《十三經注疏》為(wei) 基本必讀書(shu) 目,延請同濟大學、複旦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及其他高校教授、學者授課。
與(yu) 公益教學相配合,書(shu) 院開展非盈利、純學術性質的古典研究,每年主辦一次暑期會(hui) 講,設立“古今通變叢(cong) 書(shu) ”,每年出版中西古典研究著作(含古籍整理)三至八本(每年不必等量,以稿件質量為(wei) 準,寧缺毋濫)。
叢(cong) 書(shu) 開放,麵向學術界和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博士生征稿。投稿郵箱:academia@vip.163.com,來稿請在郵件標題注明“某某(實名)投稿古今通變叢(cong) 書(shu) ”。歡迎中西經典解釋著作、古籍點校整理稿、古典西學譯稿、古典書(shu) 畫史論及古典中醫著作與(yu) 古籍點校書(shu) 稿等。首批書(shu) 目已有張文江先生整理的潘雨廷先生遺著、孫慎行著作點校整理、曹元弼易學著作點校整理、詩經經學研究專(zhuan) 輯、古典書(shu) 論畫論研究著作等多種。
感謝興(xing) 業(ye) 全球基金讚助書(shu) 院,為(wei) 書(shu) 院公益教學和非盈利的純學術出版提供了一定資助。由於(yu) 經費短缺,書(shu) 院開辦了“古典書(shu) 院公益發展微店”,希望略有小補,請關(guan) 心公益文化和古典學術研究的朋友支持(掃描或長按下圖二維碼關(guan) 注微店):
為(wei) 籌集公益教學和出版經費,書(shu) 院院長柯小剛教授開通了“無竟寓書(shu) 畫公益微拍堂”,拍賣原創書(shu) 畫作品,全額捐獻書(shu) 院,用於(yu) 公益課程、講座、學術會(hui) 議和出版等,也請關(guan) 心公益文化和古典學術研究的朋友支持(掃描長按下圖二維碼關(guan) 注微拍堂):
“古典書(shu) 院公益發展微店”和“無竟寓書(shu) 畫公益微拍堂”賬目公開,接受公眾(zhong) 監督和有關(guan) 部門監管。敬請關(guan) 注支持,謝謝!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杜吹劍】全球漢語熱昭示了什麽(me)
【下一篇】【陳來】孔子文化獎 我盼望已久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