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乙未仲秋祭孔大典在文廟舉辦

欄目:2016年度全球祭孔
發布時間:2015-09-29 00:14:33
標簽:

 

山東(dong) 臨(lin) 沂乙未仲秋祭孔大典在文廟舉(ju) 辦

來源:《臨(lin) 沂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十四日乙巳

           耶穌2015年9月28日


 

9月26日,臨(lin) 沂祭孔大典在孔廟舉(ju) 行。這次祭孔大典是為(wei) 紀念孔子誕辰2566年,進一步推進傳(chuan) 統文化在臨(lin) 沂的學習(xi) 和弘揚而舉(ju) 行,四百餘(yu) 人到場參加祭典活動。這也是近年來,臨(lin) 沂舉(ju) 辦的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現場

 

上午9點,伴隨著鼓聲、禮樂(le) 聲,祭孔大典正式開始,七位主祭身著漢服,與(yu) 配祭人員一起緩緩走進孔廟,與(yu) 市民共同祭奠2566年前給中國思想帶來深遠影響的先賢——孔子。

 

祭孔大典又稱為(wei) 釋奠儀(yi) 式。參禮者需要整冠肅立,向至聖先師孔子行三鞠躬禮,在通讚(主持人)主持下,依次進行迎神、敬香、獻酒、讀祝等環節。敬獻“三牢”,進饌奠帛、敬香、獻酒,整個(ge) 儀(yi) 式進行了一個(ge) 多小時。釋奠禮沿襲了中國周代雅樂(le) 的規範,保持了傳(chuan) 統的古風儀(yi) 式。

 

祭孔典禮,是華夏民族為(wei) 了尊崇與(yu) 懷念至聖先師孔子及曆代儒家先賢,重視教育文化傳(chuan) 承而一直舉(ju) 行的盛大典禮儀(yi) 式。祭祀儀(yi) 式體(ti) 現了中國傳(chuan) 統的禮樂(le) 文明,是溝通今人與(yu) 先賢精神的良好途徑,讓市民能更好地體(ti) 驗、傳(chuan) 承華夏文化。

 

釋奠禮結束後,孔廟內(nei) 進行“學子致敬”環節,參與(yu) 團隊依次走向高台,展示所學以致敬先師。來自全市十多支團隊伍表演了古箏、誦讀等節目,向聖賢表示尊敬。據介紹,整場祭祀結束後,還舉(ju) 辦傳(chuan) 統文化交流午宴,分享祭品,交流傳(chuan) 統文化。

 

四大亮點解讀臨(lin) 沂孔廟乙未祭孔大典

 

禮製:恢弘齋莊再現漢家威儀(yi)

 

 


祭孔大典上的獻官

 

上午9點,乙未仲秋祭孔大典以傳(chuan) 統文廟“釋奠禮”拉開帷幕,七位主祭身著祭服,在參禮人員的跪拜之下依次行如下禮儀(yi) :排班辟戶,擊鼓就位,迎神,初獻,亞(ya) 獻,終獻,飲福受胙,徹饌,送神,望瘞,禮成。恢弘禮製,盡顯華夏禮儀(yi) 莊嚴(yan) 景穆。

 

漢服:錦衣繡裳重塑衣冠上國

 

 


祭孔大典上身穿漢服的8名執事。

 

此次祭孔大典上,所有參祭者均著正統大明祭服:主祭獻官依大明集禮身著蘭(lan) 黑色祭服,讀祝官身著朱子深衣,從(cong) 祭者男直裾、女曲裾,觀禮者則穿有道袍、齊胸襦裙、褙子等多種樣式的漢服。除了正統漢服,以國學為(wei) 教育核心的子雲(yun) 學館將改良唐裝設為(wei) 館服,廣受觀禮者所歡迎。無論是正統漢服還是改良新裝,祭孔大典上的錦衣繡裳為(wei) 我們(men) 重現了衣冠上國的繁盛威儀(yi) 。

 

吟誦:大音琅琅唱響先師鐸聲

 

 


小朋友們(men) 集體(ti) 背誦論語。

 

上午10點,大典進行“學子致敬”環節,來自臨(lin) 沂本地十餘(yu) 所學堂(含學校)的學子依次走向高台行禮、吟誦,展示所學以致敬先師。伴隨著古琴社現場演奏的《昭平之章》,學子們(men) 吟誦著《大學》、《論語》、《詩經》等國學經典的名篇章段。“《螽斯》背起來好聽,像唱歌一樣,所以我很喜歡”,來自臨(lin) 沂一小二年級2班的褚米瑞告訴記者她喜歡背誦“好聽”的國學經典。“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為(wei) 政以德,譬如北辰……”大成殿上的稚童們(men) 抑揚頓挫、唱念合一,字清句脆地吟誦著先師的智慧。書(shu) 聲琅琅,古經典籍躍然唇齒;雅調繞梁,清婉詩韻飄香殿堂。

 

交流:切磋砥礪激揚琅琊後學

 

 


典禮結束,傳(chuan) 統文化愛好者用古琴演奏。

 

整場祭祀以分胙禮告終,所有參祭人員參加傳(chuan) 統文化交流午宴,分享祭品,交流傳(chuan) 統文化。祭孔典禮是華夏民族為(wei) 了尊崇與(yu) 懷念孔子及曆代儒家先賢而舉(ju) 行的盛大典禮儀(yi) 式,體(ti) 現了漢民族對教育文化傳(chuan) 承的極大重視。祭祀儀(yi) 式則是對中國傳(chuan) 統禮樂(le) 文明的傳(chuan) 承,是溝通今人與(yu) 先賢精神的良好途徑。詩曰:鍾鼓喈喈通闕裏。青衿肅肅列庭堂。千年禮樂(le) 歸東(dong) 魯,萬(wan) 古衣冠拜素王!在這個(ge) 國學式微而即將複興(xing) 的時代,作為(wei) 華夏子孫的我們(men) 不妨穿上傳(chuan) 統禮服、俯首致敬聖賢,共同感悟先賢智慧的精神福祉、體(ti) 會(hui) 華夏禮儀(yi) 的莊嚴(yan) 景穆、傳(chuan) 承華夏文明的信義(yi) ,並祈願神州大地鹹寧和順、禮樂(le) 重興(xing) 。(潘鳳娟)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