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謙】祭拜黃帝要達成共識

欄目:諫議策論
發布時間:2015-09-07 09:27:42
標簽:

  

 

 

祭拜黃帝要達成共識

作者:李伯謙

來源:《光明日報》(2015年09月07日16版)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七月廿五日丙戌

           耶穌2015年9月7日

 

 

 

李學勤先生用了8個(ge) 字來講黃帝故裏拜祖大典上升到國家層麵主辦,我想用4個(ge) 字:“曆史必然”。我認為(wei) ,把黃帝故裏拜祖大典上升為(wei) 國家主辦是曆史必然,有這麽(me) 幾個(ge) 原因:

 

第一,從(cong) 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看,曆史上每發生一個(ge) 重大轉折時期,都會(hui) 出現一個(ge) 偉(wei) 大人物。黃帝生活的時代是距今4500年前後或者4300年前後,這個(ge) 時代正是中國從(cong) 基本平等的原始社會(hui) 向等級社會(hui) 轉變時期,這個(ge) 時期出現了一個(ge) 偉(wei) 大人物就是黃帝;王國階段的代表人物是堯、舜、禹;帝國階段的代表人物是秦始皇;推翻封建王朝的代表人物是孫中山,新中國是毛澤東(dong) 。每一個(ge) 重大曆史轉折時期都會(hui) 出現一個(ge) 代表人物,這是曆史的必然。黃帝為(wei) 什麽(me) 會(hui) 成為(wei) 那個(ge) 時期的代表人物,並且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正如司馬遷所寫(xie) ,第一是黃帝打敗了炎帝、誅殺了蚩尤,統一了中原地區的核心地帶;第二是黃帝時期有了一係列的發明創造,涉及衣、食、住、行等各個(ge) 方麵;第三是發展了農(nong) 業(ye) ;第四是發明了文字,改變了過去的結繩記事;第五是以中原地區為(wei) 基礎,建立了較大的古國。正是因為(wei) 這些功績涉及方方麵麵,從(cong) 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初具雛形的國家製度等,所以他才成為(wei) 一代偉(wei) 人。

 

第二,從(cong)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來看,以中原地區為(wei) 主的華夏文明一直到現在延續不斷的主要原因是重視血緣關(guan) 係、重視祖先崇拜。朝代換來換去,但是黃帝作為(wei) 我們(men) 的人文共祖一直流傳(chuan) 下來,中間沒有什麽(me) 大的變化,對黃帝的敬重和崇拜沒有斷,中華民族曆來重視祖先崇拜。

 

第三,我們(men) 是一個(ge) 多民族國家,多民族國家是從(cong) 古代每一個(ge) 階段不斷融合,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發展壯大的,中華民族就是這麽(me) 來的。甚至原來不是屬於(yu) 華夏族的人,到後來也祭拜黃帝。比如匈奴,過去還和華夏族打仗,後來也祭拜黃帝,說自己是黃帝之後。再比如鮮卑族,也說自己是黃帝之後。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因為(wei) 我們(men) 是多民族國家,文化的力量超過了其他的力量,盡管最初可能不是一個(ge) 民族,但是看重的是文化。最典型的是到了清代,其帝王廟共供奉曆代188位帝王,黃帝在裏頭,少數民族的皇帝也在拜軒轅黃帝。這可不得了!本來我們(men) 都不是一個(ge) 民族啊!但是,中華民族就是這麽(me) 形成的,民族之間已經沒有界線了,文化的合力、凝聚力越來越強。所以,黃帝成了中華大家庭的“人文共祖”,我要強調“人文”,是“共祖”,不能特別強調黃帝是漢族的黃帝,因為(wei) 曆史在發展,最初可能就是一個(ge) 族的黃帝,慢慢其他族也很信奉他,也很尊敬他,從(cong) 文化層麵來講黃帝曆史地成為(wei) 中華所有民族的“人文共祖”,他從(cong) 華夏文化、漢文化等文化概念中跳了出來,成了中華各民族的共祖。帝王廟最早拜的都是黃帝,之後祭拜黃帝曆代不衰,一直流傳(chuan) 下來,它確實是曆史發展的必然。曆史發展到今天,國家拜祭黃帝也是必然的。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一個(ge) 統一的標誌性符號不行,因為(wei) 其他的東(dong) 西說多了記不住,符號容易記,符號一看就記清楚了。所以無論從(cong) 曆史來看、從(cong) 現實來看,還是從(cong) 將來發展來看,我們(men) 都需要有一個(ge) 民族符號推出來,那就是黃帝。

 

如何處理和祭拜炎帝、祭拜其他先人的關(guan) 係問題是另一個(ge) 層麵的問題。我想,我們(men) 首先要在拜黃帝方麵能夠達成共識,這非常重要,我非常支持、非常同意把黃帝故裏拜祖大典上升到國家層麵舉(ju) 辦,而且我覺得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北京大學教授、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李伯謙)

 

責任編輯:葛燦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