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議把孔子誕辰紀念日定為中國聖誕日
本報訊(記者薑妍) 昨日是孔子誕辰2557周年紀念日,人民大學第三屆“孔子文化月”也在京拉開帷幕。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財貴和人大哲學院副院長彭永捷一起發出倡議,建議將9月28日定為中國的“聖誕日”。
“建議每人讀《論語》100遍”
本次文化月的主題為“明德貴和,讀經新民”,人大副校長馮俊對這一主題的理解是:“明了、弘揚、彰顯美好品德”。他說自去年起掀起的國學熱是近十年來文化界最熱烈的話題,他相信不久的將來,傳統文化將從花果飄零變成枝繁葉茂。
台中教育大學教授王財貴宣布將籌建“全球論語讀者俱樂部”,提出了“全球讀經,論語100”的概念。他認為,現在的讀書人很多,但並不一定得到了讀書的益處,因此他建議把《論語》讀100遍。方法則是隻讀原文不管懂不懂,隨著次數的增加,每個人會有自己不同的深度理解。
“聖誕日應為聖人孔子誕辰”
王財貴和彭永捷還同時提出應該將9月28日,孔子誕辰日這一天定為中國的聖誕日,建議大家在這一天互相祝賀。他們都認為,12月25日實際上是耶誕日(耶穌的誕辰日),而聖誕日應為聖人孔子的誕辰日,“聖”在中國有特殊意義。
為了配合此次文化月活動,同心出版社與人大孔子研究院還共同推出了《國學365》一書,該書分為《禮儀365》和《國學365》兩冊。該書選自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中的一些警世名言,內容包括原文、出處、注釋、英文翻譯,並配以富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精美插圖。同心出版社副總編王薇認為,國學和禮儀是兩門必修課,二者同修方能內強素質外塑形象。
在本次文化月中,將陸續舉辦“經典教育係列講座”、“傳統文化推廣者論壇”、“孔子文化展暨傳統文化推廣展”、“國學大家高校行音樂會”等係列活動,從禮教、樂教、書教等多方麵來推廣經典教育和孔學知識,所有活動均對社會開放。
-不同觀點
“別把孔子當聖人崇拜”
對於建立中國聖誕節和讀《論語》100遍的觀點,文學評論家張檸提出了質疑。他認為,首先孔子是一個人,別把一個人當成聖人去崇拜。
此外,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春節,春節本身就帶有祭祖的含義,有悠久曆史傳承,不是拍拍腦門就出來的。至於讀100遍《論語》,張檸認為,愛讀的人就讀,但是沒有必要每個人都去讀。“社會分化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不是每個人都要去讀100遍《論語》的,那孟子讀不讀?老子讀不讀?《道德經》還短一些呢。”張檸說道。
來源: 新京報(北京) 200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