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微博每日精選】社會的基本素養是由女人決定的(2015-8-25)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5-08-25 18:16:20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伟德线上平台特設的一個(ge) 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社會(hui) 的基本素養(yang) 是由女人決(jue) 定的(2015-8-25)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伟德线上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七月十二日癸酉

             耶穌2015年8月25日

 


#儒家每日快評#


@何光順:

【社會(hui) 的基本素養(yang) 是由女人決(jue) 定的】我始終覺得一個(ge) 社會(hui) 的基本素養(yang) 是由女人決(jue) 定的。當女人的素養(yang) 高,社會(hui) 的素養(yang) 就高。家庭教育是社會(hui) 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中,母親(qin) 永遠占主角。如果母親(qin) 都把自己的兒(er) 子教育好了,就不用擔心這人世界很多壞男人了。現在部分女性抱著仇恨心態,把男性教育看著是男人自己的事情,殊不知歸根到底還是來自女人。

 

@何光順:

【家庭教育】現在小孩子非常難教,因為(wei) 現在家庭往往不穩定,這樣如果家庭不健全,沒有父母親(qin) 管,比如父母離異,或自私自利,小孩很快就被社會(hui) 的黃賭毒染上了。老師真的不能幫上學生多少忙,那些正麵教材中經常有說某某學生受到老師巨大鼓勵,那其實隻是個(ge) 案,然後拿出來宣傳(chuan) ,真正決(jue) 定性的還是家庭了。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三世):

【男女】男的可敬,女的可愛,這樣的家庭和國家,想不和諧、幸福和興(xing) 旺都不可能;男的可鄙,女的可厭,這樣的家庭和國家,怎麽(me) 可能和諧、幸福和興(xing) 旺呢?沒有人格的人,沒有國格的國,不配得到尊重也難以得到尊重。人不人,容易被侮;家不家,容易被毀;國不國,容易被伐。

 

@鍵田農(nong) 夫:

【自由戀愛】今日之禮法,以自由戀愛為(wei) 根本,不知其不可恃也。男女各於(yu) 千中擇一,如意概率不過百萬(wan) 之一。而男女婚配,必為(wei) 常態,恃此則必根本薄弱,如平沙起樓也。今日之曠男怨女,多由佳偶難求故也,雖為(wei) 自誤,亦由婚姻觀念之謬也。愛情之得失,猶成功之有無,行方俟命而已,若必強求,則將誤入歧途矣。

 

#中庸#


@陳以忘:

【中庸】中庸隻是個(ge) 恰好,無過不及之差。恰好與(yu) 否是相對於(yu) 某個(ge) 標準而言,而標準是係之於(yu) 內(nei) 還是外?全然以自我為(wei) 準,則成個(ge) 人主義(yi) ,唯利是圖;全然以他人外物為(wei) 準,則成無有主見和缺乏獨立人格的鄉(xiang) 願。中庸之為(wei) 道也,有別於(yu) 是二極端,人我兼利,然又有個(ge) 自邇及遠的順序,自己德行深厚,自然能俾萬(wan) 物皆各遂其性。


@L數往知來者:

【中庸】舜語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危,可謂古中國先人對人類秉性精準把握,中庸是自然法則,抑製人性之危的不二法門,曆代帝王聖人的政治遺產(chan) 。堯以之授舜,舜再之禹;甲微憑籍於(yu) 河伯;傳(chuan) 貽子孫至成湯,此所謂三降之德,周文又以之囑周武。古代中國人的存活理念,源於(yu) 自然造化功!

 

#其他精彩微博#

 

@鍵田農(nong) 夫:

【文質】質者,常無之妙也,內(nei) 聖之道也;文者,常有之徼也,外王之方也。孟荀質文殊致,各有所得焉。蓋仁義(yi) 禮智之端,乃良知良能,非由外爍者也;仁義(yi) 禮智之貌,乃斯文教化,非可無師自通者也。聖人行不言之教而美其衣服,雅其禮樂(le) ,訓其辭章,班其官爵,而文明以不墜也。以此觀之,孟得道統而荀得文明也。


吳飛(@經禮堂):

【宗教的“圈子”】看蔣先生的安頓女性,提到女性內(nei) 求,所以終極問題之類和佛教有緣。竊以為(wei) :不應類似說,佛教耶教吸引人,主要是因為(wei) 他們(men) 能給人一個(ge) 圈子,且是一個(ge) 崇尚道德,相互信任相互善待相互鼓勵的圈子,用儒家的話說,就是能群。那麼現在儒家能群嗎?會(hui) 給匹夫匹婦一個(ge) 良善的圈子嗎?不能。那麼說教就是空話。

 

吳飛(@經禮堂):

【宗教的“圈子”】但非常遺憾的,宗教雖然給人一個(ge) 圈子,給人一種道德感,但時日稍長,就會(hui) 暴露本來麵目,就會(hui) 把人往脫離家庭朋友的路上引,就會(hui) 把人往迷信的思維方式上引。這時候就會(hui) 出現三條軌跡,一類人豁出去信了,一類人覺得空洞閃了,一類人意識到教團有問題自修了。迷信了的隻能不斷加強信仰來戰勝空虛,越發偏執。 

 

#東(dong) 海每日微言#

 

餘(yu) 東(dong) 海(@餘(yu) 東(dong) 海三世):

【領導人】以民為(wei) 主和為(wei) 民做主不矛盾。在民、國、政府和領導這個(ge) 政治序列中,應該以民為(wei) 主;在各種具體(ti) 事務尤其是涉及人民利益的時候,又應該理直氣壯地為(wei) 民做主。傾(qing) 聽民聲、尊重民意不是唯民是從(cong) 。對於(yu) 民眾(zhong) 和民意,“執其兩(liang) 端用其中”可也,“擇其善者而從(cong) 之”可也。

 

【擊蒙】或以為(wei) “儒家隻有孔孟二人”,對後世漢儒宋儒新儒家統統否定。這是虛尊孔孟而實貶儒家。孔子集儒家之大成,前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聖王,後啟漢唐宋元明清和民國之君子,承前啟後,前後一脈。與(yu) 先秦的聖賢集團相比,後世儒家群體(ti) 品質有所遜色,但有三同:原典相同,原則相同,精神相同。

 

【儒理】真理多走了一步就是謬誤。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這是恕道,放之四海而皆準,但不能反推出:己所欲,施於(yu) 人。己之所欲,是否可以和應該施於(yu) 人,具體(ti) 情況具體(ti) 分析,不能一概而論,蓋所欲因人而異,某些己之所欲的東(dong) 西,未必是他人所欲,不宜強加於(yu) 人。

 

【真仁】真正的惻隱仁愛之心,是把真理真相告訴人們(men) ,包括道德真理、因果真理、生命真相、曆史真相和各種政治社會(hui) 事件真相,讓人們(men) 知所警惕,引以為(wei) 戒,從(cong) 根本上上預防、減輕和消除苦難。良藥往往苦口,真理往往刺耳。大醫不會(hui) 為(wei) 了取悅病人之口而開方,儒者不會(hui) 為(wei) 了取悅世俗之耳而發言。

 

【儒法】很多人一聽說刑法或重典,便以為(wei) 是法家。其實儒家自有刑法,有時候也相當嚴(yan) 峻。兩(liang) 家刑法不同有三:一儒家以民為(wei) 本,立法為(wei) 民;法家以君為(wei) 本,立法為(wei) 君;二儒家道德掛帥,德主刑輔,重德慎刑;法家法律掛帥,輔以術勢。三儒家罰不及嗣,不許株連無辜;法家惡性株連,動輒滅族。

 

【德治】德教導善,導向理想人格,防範於(yu) 未然;司法遏惡,提供最低底線,懲罰於(yu) 已然。德教和司法相輔相成。德法並重,是為(wei) 德治,是為(wei) 禮製。孔子說“不教而誅謂之虐”,教即德教,文化道德教育;誅屬司法,責罰刑戮都是誅。一個(ge) 社會(hui) 的道德水準與(yu) 文明度和諧度幸福度成正比,與(yu) 司法成本成反比。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