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主編《讀經:啟蒙還是蒙昧——來自民間的聲音》出版

欄目:少兒讀經
發布時間:2006-01-01 08:00:00
標簽:
胡曉明

作者簡介:胡曉明,男,西元一九五五年生,四川成都人,華東(dong) 師範大學文學博士。華東(dong) 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基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cong) 事中國文學思想研究及近代詩學和學術史的研究。著有《中國詩學之精神》《萬(wan) 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靈根與(yu) 情種:先秦文學思想研究》《詩與(yu) 文化心靈》等。

 
 
 
書名:讀經:啟蒙還是蒙昧——來自民間的聲音
主編: 胡曉明
出 版 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01-01
定價:23.00
 
 
內容簡介
 
讀經既不是“蒙昧”,也不一定“啟蒙”,讀經是現代教育重要的補充。本書收錄有關這一話題的爭論六十餘篇,按照內容編排成“緣起”、“思潮背景”、“校園思想操練”、“民間教育實踐”等幾編,比較全麵地反映了各方觀點。書中有多篇文章值得一讀,包括龍應台《白話文需要古典漢語的熏陶》和《沒有文言文,你就會對這個世界目盲》、楊東平《讀經之辨:回到常識和現實》、許紀霖《讀經的困境》、袁偉時《評讀經:中國人何須為儒家文化殉葬》等。本書將教育孩子怎樣正確的“讀”經,因而讓孩子較早打下這種語言的底子,“無疑是道德生活的童子功,精神成人的培本固元。
 
編輯推薦
 
讀經既不是“蒙昧”,也不一定“啟蒙”,讀經是現代教育重要的補充。本書收錄有關這一話題的爭論六十餘篇,按照內容編排成“緣起”、“思潮背景”、“校園思想操練”、“民間教育實踐”等幾編,比較全麵地反映了各方觀點。書中有多篇文章值得一讀,包括龍應台《白話文需要古典漢語的熏陶》和《沒有文言文,你就會對這個世界目盲》、楊東平《讀經之辨:回到常識和現實》、許紀霖《讀經的困境》、袁偉時《評讀經:中國人何須為儒家文化殉葬》等。本書將教育孩子怎樣正確的“讀”經,因而讓孩子較早打下這種語言的底子,“無疑是道德生活的童子功,精神成人的培本固元。
 
目錄
王元化/代序一:麵對複雜的文化危機
胡曉明/代序二:讀經的新意義
 
緣起與對話
 
蔣慶/《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誦本》自序
蔣慶/《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誦本》前言
讀經運動:重尋古典智慧——王財貴博士訪談錄
讀經、儒教與中國文化的複興——蔣慶訪談錄
專訪《甲申文化宣言》參與者龐樸:當以中學為體
 
爭鳴
 
薛湧/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義
秋風/現代化外衣下的蒙昧主義
薛湧/什麽是蒙昧?——再談讀經兼答秋風
秋風/為什麽不能讀經
朱國華/背誦、經典與文化保守主義
劉海波/蒙昧的教育理念與傳統觀
許紀霖/讀經的困境
皮介行/走向文化主體之昂揚壯大——也談讀經運動
蔣慶/讀經與中國文化的複興(節選)
袁偉時/評讀經:中國人何須為儒家文化殉葬
王曉華/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讀經——對蔣慶讀經理念的批評
吳小龍/談讀經和“讀經運動”
王怡/“讀經”背後的保守主義和原教旨
王怡/“讀經”和文化保守
楊際開/論當今的“讀經”運動
陳四益/“讀經啟蒙”
王達三/中國正在步入“讀經時代”——陳四益《讀經啟蒙》讀後
林江仙/也談所謂“兒童讀經”
沈睿/兒童經典誦讀與培養鸚鵡
楊東平/讀經之辯:回到常識和現實
韓星/我看“讀經”(節選)
 
思潮背景
 
秋風/新儒學之辯
秋風/國學、儒教與憲政轉型
陳壁生/2004:文化保守主義的抬頭
朱學勤/2004傳統文化思潮起波瀾
李澤厚/談2004傳統文化複興思潮
專訪“讀經運動”發起人蔣慶:在儒學裏重塑道德
儒學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郭齊勇訪談
甘 陽/三種傳統的融會與中華文明複興
豐鴻平杜斐然/當代青年如何看傳統?
“文化自覺”與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甘陽專訪
 
學理縱深
 
蕭瀚/科舉憲政製論略——為恢複一個偉大傳統的嚐試
周楓/有感於自由主義者擁護讀經運動
劉軍寧/開放的傳統:從保守主義的視角看
尤小立/“讀經”討論的思想史研究
蔣慶/以中國解釋中國——回歸中國儒學自身的解j
胡曉明/轉型時代的人文危機——在上海世紀出版集I
 
民間教育實踐
 
王財貴/潛能開發與兒童讀經
黃中穀/試論如何開展經典誦讀教育
郭齊家/少兒讀經與文化傳承——在香港鳳凰衛視“
堂”的講演
龍應台/白話文需要古典漢語的熏陶
龍應台/沒有文言文,你就會對這個世界目盲
做一個地道的中國人——儒教文化研修活動正式啟動
 
校園思想操練
 
趙忠海/讀,還是不讀?這是個問題
王琛/“讀經”講理
鄧嬋君/政治哲學與讀經運動:為什麽是蔣慶?
任斌/讀什麽和怎麽讀
王磊/新形勢與新需求
 
曆史回聲
 
嚴複/讀經當積極提倡
魯迅/十四年的“讀經”
傅斯年/論學校讀經
胡適/讀經平議
熊十力/經為常道不可不讀
徐複觀/當前讀經問題之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