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建設公民社會需要人文修養

欄目:演講訪談
發布時間:2015-04-13 18:24:36
標簽:
餘英時

作者簡介:餘(yu) 英時,男,西元一九三〇年生於(yu) 天津,二零二一年卒於(yu) 美國,安徽潛山人。燕京大學肄業(ye) ,一九五二年香港新亞(ya) 書(shu) 院第一屆畢業(ye) 生,師從(cong) 錢穆先生。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師從(cong) 楊聯升先生,一九六二年獲曆史學博士學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曆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ya) 書(shu) 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曆史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並曾於(yu) 1991年至1992年任美國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二〇〇六年獲美國國會(hui) 圖書(shu) 館克魯格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終身成就獎。著作有《論戴震與(yu) 章學誠》《曆史與(yu) 思想》《士與(yu) 中國文化》《紅樓夢的兩(liang) 個(ge) 世界》《中國近世宗教倫(lun) 理與(yu) 商人精神》《曆史人物與(yu) 文化危機》等。

 

 

建設公民社會(hui) 需要人文修養(yang)

作者:餘(yu) 英時

來源:搜狐媒體(ti) 平台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二月廿二日丙辰

           耶穌2015年4月10日

 

 

 

編注:本文為(wei) 作者在2014年9月20日在台灣中央研究院的講話

 

各位朋友,我很高興(xing) 在這裏談話,上次在這裏是六年前的事情,因為(wei) 身體(ti) 的關(guan) 係,一直沒到台灣來,現在重遊故地,是很高興(xing) 的事情。

 

談話的目的就是引起大家的興(xing) 趣,我談人文修養(yang) 是很有意思的,這是大家談,它的範圍很廣,今天是大家一起來討論看法,在民主社會(hui) ,看法越多越好,沒有一個(ge) 人的看法可以絕對正確。

 

我覺得人文修養(yang) 在現代社會(hui) 裏麵非常重要,前幾天我在《紐約時報》的社論的對麵,在專(zhuan) 欄那裏,有個(ge) 記者就講美國需要人文修養(yang) ,重要的是我們(men) 要聽聽哲學家的話,他們(men) 是對這個(ge) 世界有關(guan) 懷的,當代社會(hui) 基本被科學和技術統治,人文的關(guan) 懷很少了。他認為(wei) 三個(ge) 人我們(men) 都應該讀他們(men) 的書(shu) ,一個(ge) 是羅爾斯的《正義(yi) 論》,一個(ge) 是英國的艾薩布爾林,他的言論有助於(yu) 我們(men) 對世界新的認識,還有一個(ge) 教授是研究環境方麵的。

 

在美國社會(hui) 人文教育通過通識和人文教育得以實施,這對我們(men) 而言,更需要修養(yang) 。

 

修養(yang) 在中國一向是重要的,從(cong) 漢朝開始,怎麽(me) 教育太子成為(wei) 一個(ge) 專(zhuan) 製的君主,從(cong) 小就要進行人文教育,讓他長大後怎麽(me) 統治這個(ge) 帝國,專(zhuan) 製皇帝不是大權掌握,想幹啥就幹啥,而是要平衡這個(ge) 社會(hui) ,這是非常重要的修養(yang) ,但是我們(men) 現在不能接受了,這是因為(wei) 進入民主社會(hui) ,我們(men) 改變了少數的統治,已經不適用了,我們(men) 現在無論是活動家還是平民都要新的修養(yang) 。

 

在《美國的民主》中寫(xie) 到,一個(ge) 皇帝的修養(yang) 沒有民主領袖的修養(yang) 要求多,如果他旨在抓住權力,則可能走向操縱選票,我們(men) 現在就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埃及,從(cong) 傳(chuan) 統社會(hui) 轉到民主社會(hui) ,這過程卻出現了伊斯蘭(lan) 教的極端主義(yi) ,甚至出現了軍(jun) 人的統治,光強調一人一票還不足以實現真正的民主,這裏有個(ge) 修養(yang) 的問題。

 

在明朝的黃宗羲寫(xie) 的《明夷待訪錄》中,他要辦理一個(ge) 學校機構,不僅(jin) 是服務皇帝,而且麵向所有平民,要有詩書(shu) 學習(xi) ,要有寬大的視野和文化,不僅(jin) 是麵向官僚,他已經有讓老百姓參政的意識,大家都可以在這個(ge) 學校裏說話。

 

我們(men) 不教授皇帝說是就是是,說非就是非,皇帝的是非也必須拿到學校裏,讓大家發表意見,好好討論。雖然中國沒有民主文化,但是黃宗羲這裏已經有著這種萌芽意識。

 

民主社會(hui) 首先有言論、集會(hui) 、思想和表達的自由,這些自由就是公民的抗爭(zheng) ,公民對政府有不同意的地方,要出來抗爭(zheng) ,怎麽(me) 抗爭(zheng) 是可以討論的事情。

 

沒有修養(yang) ,采用暴力,就是違背民主的初衷的。這種表達權利的方式,需要有修養(yang) 的,這就是人文修養(yang) 的重要性。

 

五四時代,我們(men) 提出了民主和科學,這兩(liang) 個(ge) 東(dong) 西都是從(cong) 西方來的,當代在中國甚至世界,這是西方傳(chuan) 播的最重要的價(jia) 值,這不是我的武斷說話。十幾年前英國皮特瓦特生的《二十世紀思想史》,訪問了各國的思想界代表,包括五四時期的那些思想,共同的就是肯定民主和科學。一個(ge) 共同觀點是民主社會(hui) 是開放的社會(hui) ,需要修正就要修正,科學也是這樣的,否則就沒有進步了。

 

科學和民主之間有一種互相關(guan) 係,有科學態度的人也會(hui) 是很有民主修養(yang) 的人。不過今天我要改變一下看法,今天科技已經不需要提倡,因為(wei) 人人都有科技意識。

 

今天我想借這個(ge) 機會(hui) ,強調一下民主的修養(yang) 。

 

民主社會(hui) 的人文字彬彬,大家有禮貌,但是非還是需要辨別的。我們(men) 選什麽(me) 書(shu) 也可討論,像芝加哥大學的十大經典。我們(men) 有了這些準備,我們(men) 走向民主的時候,我們(men) 就不會(hui) 卷入暴力。前段時間太陽花運動,我很感動,學生進入立法院,在離開的時候,打掃的幹幹淨淨,這是很了不起的。

 

傳(chuan) 統中國,改朝換代都是通過武力後盾,所謂的禪讓也是這樣的,以前不是看誰更代表正義(yi) ,而是看誰更有武力,現在台灣的民主化打破了這種朝代循環的現象。

 

中國文化裏麵有很多因素,雖然不是現代人權和民主的概念,但是至少有這樣的概念,把西方概念翻譯過來最早的時王韜,他在美國看到三權分立等,就覺得非常先進,受過傳(chuan) 統影響的嚴(yan) 複等人也開始關(guan) 心轉型問題,他們(men) 當時都是儒家領袖,無論是章太炎還是康有為(wei) ,他們(men) 也是欣賞周朝時君民共治的精神。

 

他們(men) 在接觸到西方的東(dong) 西,是我們(men) 沒有的,正是我們(men) 需要的。我們(men) 主張國粹,但觀念要擴大,我們(men) 要接受外國來的東(dong) 西,比如佛教。特別是禪宗是中國的國粹,是當之無愧的。怎麽(me) 麵對中國和西方的接觸,我們(men) 可以好好討論。

 

我們(men) 要取得民主的修養(yang) 。政權的取得不光是量的問題,不僅(jin) 是多少選票,也是質的問題,如果選票被操縱,沒有人文修養(yang) ,往往隻是根據朋友的關(guan) 係來拉票,不考慮怎麽(me) 改進社會(hui) ,這樣的民主同樣不理想。

 

我們(men) 進行民主修養(yang) ,選票就不會(hui) 容易被操縱,我們(men) 不能滿足於(yu) 現狀投票、多黨(dang) 和競選,甚至有為(wei) 所欲為(wei) 的自由了,這都是非常危險的問題。

 

我不是要鼓動大家,而是說有不滿,可以進行抗爭(zheng) ,但需要和平方式,實在不行還可以通過選舉(ju) 投票給反對派的人,這是我強調人文修養(yang) 的主要原因。我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發表自己的意見,讓我得到教益,謝謝。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