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吹劍作者簡介:任重,曾用網名“讀書(shu) 吹劍”,筆名杜吹劍,伟德线上平台創辦人暨主編。 |
為(wei) 什麽(me) 說天壇祭天表演“非禮”
——在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禮學中心成立儀(yi) 式上的發言
作者:杜吹劍
時間:西曆2015年3月14日
(照片說明:西曆2015年春節期間,天壇公園管理部門在天壇祈年殿舉(ju) 辦祭天表演)
首先,要對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禮學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賀。禮學中心的成立,永捷兄、士濤兄、笑非兄、天晗兄為(wei) 此做了很大努力,很不容易,很有意義(yi) 。來之前,我以為(wei) 隻是個(ge) 小型的活動,沒想到成立儀(yi) 式這麽(me) 隆重,來了這麽(me) 多的嘉賓,作為(wei) 孔子研究院的研究員,非常高興(xing) ,感觸很大。
為(wei) 什麽(me) 說感觸很大呢?我和剛才發言的肖群忠教授感受是一樣的。昨天,我參加一位老先生的追悼會(hui) ,有弟子建議,盡管其他人都是行鞠躬禮,但作為(wei) 先生的學生弟子,應該行跪拜禮,這個(ge) 建議,當然得到學生們(men) 的讚同。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跪拜,應該說是手足無措,場麵混亂(luan) 。這種情況和現象,想必大家跟我一樣,遇到過很多,尤其是參加婚喪(sang) 嫁娶等活動時,傳(chuan) 統禮儀(yi) 已經麵目全非,而所謂的“現代禮儀(yi) ”,也是不倫(lun) 不類,幾乎慘不忍睹。
喪(sang) 葬禮是中國傳(chuan) 統大禮,體(ti) 現的是儒家所倡導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價(jia) 值理念。以“天人合一”為(wei) 思想指導,在喪(sang) 葬禮中遵循“天人相通”的原則,將人世間喪(sang) 葬禮儀(yi) 的生成、變遷同天地四時、陰陽五行的運轉結合起來,使喪(sang) 葬禮儀(yi) 由“世俗性”向“神聖性”的轉化,並以此來實現“人生永恒”的宗教功能。同樣,傳(chuan) 統婚禮也具有神聖性。婚姻是為(wei) 了組成家庭,所以具有更深遠的意義(yi) ,這就是“綿延後嗣”。通過子嗣繁衍,實現生命的綿延不朽,意味著自己以及祖先乃至種族的生命得以延續,實現了祖先生命永存不朽的可能,便是孝道。
按照《朱子家禮》,傳(chuan) 統婚禮包括議婚、納彩、納幣、親(qin) 迎、主人禮賓、婦見舅姑、(新婦)廟見、婿見婦之父母等環節,每個(ge) 環節都依禮而行。對現代人而言,雖不必完全照搬這些環節和形式,但其背後的義(yi) 理卻不宜完全忘記。傳(chuan) 統婚禮是並非簡單兩(liang) 個(ge) 人的結合,而是合兩(liang) 姓之好的一個(ge) 過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承有宗族延續之重。而且,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的家國天下有機聯係結構來講,夫婦之道乃是人倫(lun) 的起點,有夫婦乃有父子,而父子之道又可謂衍生或涵蓋了兄弟之道、君臣之道、朋友之道,人間大倫(lun) 皆始於(yu) 此。《中庸》裏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可謂深得其旨。由於(yu) 婚禮具有的這種始初意義(yi) ,所以傳(chuan) 統婚禮尚質不尚文,儀(yi) 式喜慶但十分莊重。
但是,現在很多婚禮已經變成男女個(ge) 人情感關(guan) 係的展示。如蔣慶先生指出,現代中國婚禮大多在酒店舉(ju) 行,酒店作為(wei) 嘈雜的盈利場所,並無法為(wei) 莊重的婚禮提供一個(ge) 符合其道義(yi) 考量和教育意義(yi) 的恰當空間。尤其需要指出的一個(ge) 現象是,現在中國城市裏的婚禮,大多是基督教式的,但卻也隻有基督教之皮毛,而無其本質。其實很多年輕人也許並不了解穿白婚紗的意義(yi) ,隻是在正統禮儀(yi) 長期缺位、而以禮化俗的努力又遠遠不足的情況下,崇洋媚外或者說僅(jin) 僅(jin) 是從(cong) 眾(zhong) 跟風的心理使然。而且,在中國傳(chuan) 統禮儀(yi) 中,白色是喪(sang) 事孝服的顏色,喜事的服裝應該是相對喜慶的顏色,喜事穿白色,顯得頗不吉利。記得秋風兄有一次在微博上把這個(ge) 問題指出來,還引發了一場爭(zheng) 議。
今天的中國,可以說已經“禮崩樂(le) 壞”了,從(cong) 個(ge) 人到社會(hui) ,再到整個(ge) 國家層麵,都處於(yu) 不知禮、無禮儀(yi) 的狀態。我親(qin) 身經曆、印象很深也刺激很大的一件事,就是有人當著我和我父母的麵直接問我:“這是你爸、你媽嗎?”我知道也了解,他並非故意,而是確實不知道應該稱呼“令尊令堂”,或者說“伯父伯母”、“叔叔阿姨”,因為(wei) 他從(cong) 小就是這樣說,沒有人教過他,他覺得很自然,順口而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可能有時候也會(hui) 這樣。因為(wei) ,如果說你在現實生活中稱呼“令尊令堂”,別人會(hui) 覺得你文縐縐、酸溜溜的,會(hui) 用異樣的眼光審視你乃至嘲笑你。無禮成為(wei) 常態,尊禮反而成了另類,悲夫!
在國家層麵,我們(men) 傳(chuan) 統的祭天、祭孔、祭祖這“三祭”禮,不但沒有很好的恢複,而且還在不斷糟蹋,不斷鬧出大笑話。除了剛才肖群忠教授說的曲阜祭孔極不“合禮”外,每年春節期間在天壇搞的祭天表演,更顯得好笑之極。為(wei) 什麽(me) 說好笑?因為(wei) 主辦者找了一些演員來假扮皇帝來祭天。聯想到傳(chuan) 統祭天的主體(ti) 、政治意義(yi) 及其背後的道義(yi) 考慮,現在這種表演秀式祭天是不是很荒謬和不可理喻?想象一下歐美人假扮國王到大教堂禮拜耶和華、阿拉伯人假扮國王到清真寺禮拜真主、印度人假扮國王到神廟禮拜梵天,會(hui) 是怎樣一種場景?難怪有人說,這哪裏是祭天,分明是瀆天嘛。
“天”在中國傳(chuan) 統的“道—德—命”政治思想結構和社會(hui) 心理結構中享有的地位是原初性的,在士人百姓安身立命的信念體(ti) 係和日常生活場域裏占據的地位是崇高的、神聖的,“祭天”因此曾是中國傳(chuan) 統政治生活中最為(wei) 莊嚴(yan) 的禮儀(yi) ,但隨著現代化進程裏的人的物化趨勢和向上仰望的能力的喪(sang) 失,斯文墜地竟至於(yu) 此。我去年就曾在微博上就此事對天壇公園管理者進行了善意提醒,闡明天地在中國傳(chuan) 統思想和實際曆史上、生活經驗中的重要性以及祭天禮背後的義(yi) 理考慮,指出此類祭祀表演秀,無絲(si) 毫莊重恭敬可言,可謂對“天”的大不敬,是極端失禮、無禮、非禮。可惜,人家對我的意見置若罔聞,今年仍繼續找了些戲子假扮皇帝搞祭天儀(yi) 式表演,一如既往地展示自己的無知無畏 。
在此我建議,政府應該研究恢複在天壇的祭天典禮,除了繼續強調感恩天地之德的內(nei) 容,同時還可加入呼籲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祈求世界和平的內(nei) 容。國家每遇大災難導致民眾(zhong) 重大傷(shang) 亡,政府最高領導人應該舉(ju) 辦哀吊儀(yi) 式,並反省自檢,諸如大災大難之後的慰靈儀(yi) 式,最好在天壇舉(ju) 行,向上天表示敬畏之心,向民眾(zhong) 昭示萬(wan) 物一體(ti) 之義(yi) ,並宣示保護生態環境。兩(liang) 岸分治以來,大陸最高領導人還沒有到孔廟、黃帝陵和天壇參加過祭孔、祭黃帝、祭天之禮,較對岸的“再中國化”步伐,尚有差距,希望能加快步伐,兩(liang) 岸齊頭並進,創攜手再造中華之佳話。
【上一篇】【範必萱】太和聖音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