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覽台灣孔廟建築的曆史多樣貌(下)
作者:陳國元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表
時間:甲午年九月廿八
西曆2014年10月21日
五. 二戰後中華文化在台複興(xing) 時期
1949 年起, 國民政府遷往台灣, 想借著原本在日本時代已經建設完整的基礎上來儲(chu) 備反攻大陸的能量,帶來許多在中國各省軍(jun) 民及文官,經過 10年多,蔣氏政權逐漸了解不可能馬上回歸大陸, 在安撫在台兩(liang) 百萬(wan) 的大陸民軍(jun) 文官同時,在台灣掀起了地景建築的大改造, 適逢中國批鬥舊中國文化的「文化大革命」也恰巧展開, 台灣順勢成為(wei) 宣揚與(yu) 保留中國文化正統性的場域,結合原本帶來的中國文化內(nei) 涵, 台灣原本邊疆閩南樣貌建築開始走向北方明清故國時的宏偉(wei) 與(yu) 經典, 有人稱這段時期1960-1980年代為(wei) 「中國文化複興(xing) 風格」,孔家後代也隨國民政府來台, 在大陸批孔,台灣尊孔的反差中,台灣又進入另一個(ge) 孔廟的興(xing) 建浪潮, 有些改建,但大多是新建規模比擬大陸曆史宮城等級,規模建築尺度都比過去放大,孔廟大成殿都是麵開七間等級, 有別於(yu) 之前的三到五間。
另外, 因為(wei) 台灣的教育體(ti) 製已經不同於(yu) 明清的書(shu) 院縣學, 孔廟古製裏的左學右廟已經不適用, 隻剩孔廟的廟宇空間的祭祀典儀(yi) 式功能。
嘉義(yi) 孔廟
嘉義(yi) 雖是當年台灣入清朝帝國時其中「一府二縣」裏重要的縣治-諸羅縣, 但在整個(ge) 曆史發展, 因偏依在台南, 使得公共投資也較台南少, 在漢化的經典建築也不遠及台南及更北邊的彰化。
現貌的嘉義(yi) 孔廟重建於(yu) 1961 年中華文化複興(xing) 運動開端, 利用部分中山公園原嘉義(yi) 神社旁的土地蓋個(ge) 小型孔廟, 並與(yu) 嘉義(yi) 忠烈祠一並建造, 因1960年代重建時選用建築格局位階較低,材質風格較為(wei) 平素的方案, 整個(ge) 孔廟僅(jin) 有一座大成殿 (圖58) 及泮月池, 屋頂隻是單簷廡殿式 沒有設置明倫(lun) 堂、崇聖祠或萬(wan) 仞宮牆等孔子廟常見的建築元素。
圖 58: 嘉義(yi) 孔廟大成殿
嘉義(yi) 孔廟的命運也如同它的縣治地位附庸於(yu) 台南與(yu) 彰化間, 它的縣學(學校功能)地位多於(yu) 祭孔, 曾經有四代:
(1) 第一代: 1686年設於(yu) 諸羅縣內(nei) , 為(wei) 縣學體(ti) 製;
(2) 第二代: 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 由由當時諸羅知縣孫元衡興(xing) 建於(yu) 諸羅城西門外, 1723年時,皇帝下旨在廟內(nei) 附建忠義(yi) 孝悌祠,孔子廟就不再隻祭拜孔子;
(3) 第三代: 1810s年(清乾隆年間),孔子廟曾遭台風摧毀,改建於(yu) 現在省立嘉義(yi) 醫院內(nei) , 但經過林爽文事件,孔子廟再遭到破壞,直到嘉慶年間又重建;
(4) 第四代: 於(yu) 1960s(民國五十年時),嘉義(yi) 縣政府才又籌足經費,於(yu) 今中山公園的東(dong) 南角現址重建鋼筋混凝土造的孔子, 為(wei) 目前的簡易模樣。
台中市孔子廟
台中孔廟是二戰後蔣氏政權來台中華文化複興(xing) 運動下最經典的孔廟建築, 台中孔廟配置取材山東(dong) 曲阜孔廟, 是經過孔子後裔-孔德成( 隨蔣氏政權南遷台灣) 指導而建, 也經過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在巡視曾指示「今後各縣市欲建孔廟, 應以台中孔廟做為(wei) 典範」。台中孔廟所以是台灣所有孔廟中唯一由孔子後代所參與(yu) 規劃的代表。
原本台中在 1889年建省城時期, 在小北門旁(現今台中州廳) 建孔廟, 因1900初因日本台灣總督府仿京都興(xing) 建新的台中城中區官署而拆除。1967 年選定原台中神社做為(wei) 新的孔廟與(yu) 忠烈祠用地, 1974年由台灣省政府公共工程局規劃設計監造動工, 1976年台中孔廟完工,為(wei) 了與(yu) 相鄰仿清代宮殿式建築的台中市忠烈祠做區分,其大成殿最後決(jue) 定采用宋代宮殿式建築 (圖59 與(yu) 60 比較宋朝《營造法式》裏的宋代殿堂立麵與(yu) 屋頂曲線) ,平麵配置係參照曲阜孔廟規模縮小。
圖 59: 台中孔廟仿宋代的重簷廡殿的大成殿建築 (照片: 網絡)
圖 60: 具屋頂曲線的宋朝《營造法式》大木作殿堂立麵的典型
戰後興(xing) 建的台中孔廟與(yu) 忠烈祠一起,在台中市中心形成宮殿之海,猶如中台灣的縮版紫禁城的壯闊(圖 61) ,台中孔廟入口也設在旁側(ce) , 但有別於(yu) 閩南式孔廟的禮門義(yi) 路, 而是取名觀德門 (圖 62), 是引用曲阜孔廟建築名詞與(yu) 元素。
圖 61: 台中孔廟與(yu) 台中忠烈祠的北方樣貌宮殿之海
圖 62: 入口-觀德門
台中孔廟的欞星門隻有牌坊結構,仿造自山東(dong) 曲阜孔廟的宋元時代牌樓,跟台灣較早的閩南風格孔廟屋身可遮風避雨的欞星門不同 (如圖63 與(yu) 圖64 之曲阜版本 比較) ,從(cong) 照壁 (圖 65),欞星門, 泮池一直到廟堂的大成門前的院落林道,占總全廟中軸線深度一半,沒有重要的建築,以突顯禮製建築的莊重氣氛與(yu) 軸在線參拜動線的視覺重心,這部分的深度巧妙配置也跟曲阜孔廟接近 。
圖 63: 台中孔廟欞星門一直到大成門廟宇建築前為(wei) 院落林道
圖 64: 比較山東(dong) 曲阜孔廟欞星門樣式(網絡)
圖 65: 台中孔廟照壁, 麵對欞星門, 左右有兩(liang) 道仿石牌坊
高雄左營孔廟
高雄孔廟可追溯自左營舊城孔廟(公元1684年), 當時為(wei) 清朝在台灣所建九座孔廟中的第一座, 當時並以漳泉二州文廟為(wei) 藍本, 但經過300年曆史變遷, 僅(jin) 剩快要傾(qing) 圮的大成殿半間, 原本1960年代要擴建修複, 礙於(yu) 舊城土地難求, 無法實現,直到1974 年中華文化在台的複興(xing) 潮流順勢, 在舊孔廟的東(dong) 北方,也就是蓮池潭的北岸、半屏山的南方取得風景區土地, 重新興(xing) 建孔廟, 透過蓮池潭部分填土所形成,也因此孔廟能和蓮池潭配合的那麽(me) 好,能營造出那種地靈人傑的氣息。
高雄市新建之孔子廟, 參照山東(dong) 曲阜孔廟配置,而縮小其規模(圖 66)。將文昌祠、明倫(lun) 堂、書(shu) 院、黌門等附屬建築,部分建於(yu) 水上,且設回廊,雕石欄杆之橋梁供遊客玩賞潭景, 主要院落采用傳(chuan) 統形製,繞以回廊。
圖 66: 高雄孔廟平麵( 高雄市曆史博物館)
於(yu) 1977 年竣工的大成殿 (圖 67),仿北京明清故宮太和殿的規製 (圖 68), 重簷廡殿屋頂, 麵開七間, 建築規模當時全台孔廟之最,若比較明清時期重修過的山東(dong) 曲阜孔廟大成殿, 依皇宮規格, 歇山重簷金黃琉璃瓦屋頂, 麵開九間堂 (圖 69), 高雄孔廟想重塑在台最高規格的企圖。不過可惜的是舊孔廟的一些古物未運至新廟陳列。
圖 67: 高雄孔廟大成殿麵開七間, 全台最大 (Wiki)
圖 68: 北京太和殿 (北京字典官網)
圖 69: 明清時期重修過的山東(dong) 曲阜孔廟大成殿, 也呈現出明清皇宮(網絡)
高雄旗山孔廟
建於(yu) 1984年的高雄旗山孔廟, 原是高雄縣縣立孔廟, 基地建在原本是日本時代高雄旗山神社的半山腰上, 俯瞰整座旗山舊城, 如同這時期許多由神社改建為(wei) 中國北方宮殿樣貌的宏偉(wei) 孔廟與(yu) 忠烈祠, 除了反批大陸當時批孔不重古道的意圖, 另一方麵也因台灣過去長達半世紀為(wei) 日本國土, 表征日本文化的地標隨處可見 逃難來台的兩(liang) 百萬(wan) 軍(jun) 民在異鄉(xiang) 生活離異感強烈 , 在1972年因為(wei) 台日斷交, 更加速國民政府對日本時代遺留的建築加以鏟除,並頒訂「日本神社應即徹底清除」,原來的土地大多用來興(xing) 建象征大陸原鄉(xiang) 的明清風格建築,旗山孔廟也就因此在這市區裏受惠於(yu) 原有神社良好的參拜路徑與(yu) 莊嚴(yan) 。
高雄旗山孔廟大成殿仿沈陽(盛京)清故宮風格, 歇山重簷七開間, 皇宮般的氣勢規模與(yu) 內(nei) 部成設華麗(li) , 不亞(ya) 於(yu) 10年所造的高雄左營孔廟大成殿。
圖 70: 高雄旗山孔廟大成殿
日月潭文武廟
日月潭文武廟是孔廟的特例, 是一座結合文廟(後殿祭拜孔子)與(yu) 武廟(前殿主祀關(guan) 聖帝君) 的儒道合一的私設孔廟空間, 原本是1932年日月潭興(xing) 建時其中一閩南風格道教廟宇(圖 71),在 1969 年潭水水位上升而遷建,但因改建施工時受附近在行館休息的蔣中正注意,特別關(guan) 心進度與(yu) 經費, 授意當時省政府注資,改建為(wei) 北方宮殿樣貌,也因這一點跟蔣中正的特殊淵源, 形成後來觀光客必訪的另外原因。
圖 71: 昔日日月潭文武廟, 照片文武廟官網
大成殿位於(yu) 後殿部分, 歇山重簷, 並腑看整片日月潭風光(圖 72) , 為(wei) 全台唯一山湖交界與(yu) 宮殿之海相互輝映的孔廟。
圖 72: 日月潭文武廟的後殿-大成殿, 照片文武廟官網
桃園孔廟
座落在市區虎頭山上,原本桃園神社旁, 1988 年落成的桃園孔廟, 應該是台灣及世界上最年輕一座官設孔子廟, 也是依北方宮殿樣貌打造的廟堂空間的尾聲,也因古跡保存意識抬頭, 對於(yu) 原本日本時期與(yu) 清代建築風格保存的聲浪, 讓一旁原本同時要改建的日本神社原貌保留, 也終止清一色中國古典因襲規製建築對建築師們(men) 的緊箍咒。
由於(yu) 當時大量興(xing) 建孔廟與(yu) 忠烈祠, 後期樣貌差別不大, 清一色北方明清宮殿大黃琉璃瓦屋頂, 這桃園市孔廟的大成殿 (圖 73), 大成門 (圖 74)規模不大,也不太容易判讀其建築獨特性, 但因特殊建築風格時代的分水嶺 (圖 75) 與(yu) 時代主流意識變遷,讓桃園孔廟劃下了台灣島內(nei) 新建官設孔廟的休止符。
圖 73: 桃園孔廟大成殿
圖 74: 桃園孔廟大成門
圖 75: 桃園孔廟欞星門牌樓
結語
短短四百年, 孔廟與(yu) 儒教文化隨著幾度漢文化與(yu) 政治南遷, 飄洋過海, 生根台灣, 不同時期帶著當時的建築體(ti) 製與(yu) 特色, 也透過20世紀初半世紀因日本時期與(yu) 西洋接軌後所產(chan) 生的教育建築技術質變, 台灣才能短時間造就如此豐(feng) 富的孔廟建築, 在飽覽各地孔廟優(you) 雅建築與(yu) 空間, 感受孔廟過去如何型塑過去教育場域及廟堂空間對孔子的尊崇的空間設計筆法並融入了儒教道教合一的台灣信仰, 不難看出台灣人對於(yu) 孔子文化也進入了生活結合的非物質文化層次, 有機會(hui) 走訪台灣的孔廟, 也可多多發現各地孔廟有哪些特質, 不僅(jin) 在台灣島內(nei) 或整個(ge) 全球華文生活圈裏, 本文所介紹的孔廟都具有特殊的代表性。
責任編輯:姚遠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