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勇作者簡介:石勇,男,獨立學者 |
反腐下一步:局勢和路徑
作者:石勇
來源:南風窗
時間:甲午年七月十八日
西曆2014年08月13日
這次反腐和以前不太一樣的是,它指向的是整個(ge) 政治結構的重整,因為(wei) 一個(ge) 被腐敗侵蝕的政治結構無法承擔“中國夢”的曆史重任。
周永康因嚴(yan) 重違紀被立案審查形成了2012年十八大之後的一個(ge) 反腐高潮。民眾(zhong) 對中央反腐的信心空前高漲。接下來,反腐,以及中國的局勢又如何變化?觀望者在琢磨,迷惑者在期待答案。
有這樣幾條軌跡:
“拿下”周永康是反腐中相當艱難的一步,突破到了腐敗的利益結構的深層,腐敗力量被恐懼感攫住,必然殊死抵抗。《人民論壇》就發文提出要防“大老虎”們(men) 的聯手反撲。種種跡象顯示,反腐形勢已到“兩(liang) 軍(jun) 對壘”的時刻;
這次反腐和以前不太一樣的是,它指向的是整個(ge) 政治結構的重整,因為(wei) 一個(ge) 被腐敗侵蝕的政治結構無法承擔“中國夢”的曆史重任。所以接下來,反腐在同時打“大老虎”和“蒼蠅”上,會(hui) 繼續在廣度和深度上掘進;
同樣和以前不太一樣的是,反腐本身就是改革的重要一環。改革不能停,反腐當然也不會(hui) 停;改革有多難,反腐就必須有多堅決(jue) 。
如果我們(men) 還記得執政高層的“頂層設計”,那麽(me) ,接下去局勢會(hui) 怎樣,路徑是清晰的。
硬骨頭還在後頭
在一片猜測中,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了一篇深度分析文章《周永康後中國要打好“三大戰役”》,把“拿下”周永康類比於(yu) 解放戰爭(zheng) 時期的“遼沈戰役”。文章分析說,接下來,還要打兩(liang) 場戰役:高效市場經濟與(yu) 優(you) 化分配的“平津戰役”、和平崛起與(yu) 生存空間的“淮海戰役”。
在相對寬鬆的輿論語境下,這篇深度分析堪稱精彩,最大限度地呈現了政治分析的魅力,必須“讚”一個(ge) 。
如同我們(men) 可以想到的,它並不從(cong) 反腐的角度看反腐,而是把反腐這一戰略性舉(ju) 措放到執政高層的政治抱負,放到中國接下來要解決(jue) 的大問題上來看待。
當然,僅(jin) 僅(jin) 從(cong) 反腐的層麵上觀察,如果說“拿下”周永康及其腐敗利益結構是“遼沈戰役”,那麽(me) ,斬斷各種權貴資本的腐敗利益鏈就是“平津戰役”。這場戰役非常關(guan) 鍵,不僅(jin) 在於(yu) 這個(ge) 腐敗利益鏈形成已經多年,異常堅固,成為(wei) 阻礙中國改革的最強大力量,而且,它正是當下中國各種政治、社會(hui) 、經濟問題的深刻根源。這場戰役到現在為(wei) 止,還隻是一個(ge) 開始,其中的變數和上述文章所說的“需要和解”,可能性都存在。但執政高層的決(jue) 心不容懷疑。
“淮海戰役”就是對引發民眾(zhong) 不滿、被腐敗侵蝕的政治結構的一次浴火重生式的重構。它包括兩(liang) 點內(nei) 容:一、在不改變權力結構的情況下,把“老虎”和“蒼蠅”盡可能地清除出他們(men) 所占據的各種位置,換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這類似於(yu) 反腐中的“治標”;二、用各種製度監督、約束這一政治結構中的人,使政治結構具備“防腐”效能,並能最大限度地進行政治整合,去實現黨(dang) 和國家的宏偉(wei) 目標。這一戰役同樣相當艱巨,需要非凡的勇氣、智慧和魄力,而且,也需要全民參與(yu) 。但為(wei) 了實現“中國夢”,為(wei) 了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硬骨頭還在後頭。
抱負
讓我們(men)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年多以前在參觀國家博物館時的這番重要講話: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wei) 大的‘中國夢’,現在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這一目標”—他強調說,“我堅信,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中共成立100周年是2021年,現在,這個(ge) 時間隻有7年;建國100周年是2049年,離現在也隻有35年。
在朝2021年和2049年走去時,我們(men) 身後的背景是什麽(me) 呢?不應該是一個(ge) 低效的權力體(ti) 係、腐敗“亡黨(dang) 亡國”的威脅、貧富差距對社會(hui) 的撕裂、既有經濟結構的不可持續、整個(ge) 社會(hui) 理念的跌落和道德的瓦解……而所有這些東(dong) 西,有時候互為(wei) 因果,相互惡化。所以,每向前邁出一步,豈止艱辛而已。
就是說,執政高層在“曆史的接力棒”中,既要消除政治、社會(hui) 、經濟風險,解決(jue) 可能導致中國社會(hui) 滑向“崩潰”的上述問題,又要開創性地重構一個(ge) 政治體(ti) 係、社會(hui) 結構和經濟結構。“守成”絕非執政高層的“性格”。
所以,如果反腐不比以往具有更多更強的功能,如果它不是中國夢的一種戰略,用7年的時間,要實現全麵小康社會(hui) ,勝算不會(hui) 有多大。在過去的一些歲月裏,改革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而遷延時日,致使存在的問題越發嚴(yan) 重,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
同樣,到2049年,中國要成為(wei)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沒有“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也不行,而要做到這一點,同樣需要運用反腐、改革等去強力推進。
比如在現在,在房地產(chan) 這個(ge) 中國經濟的毒瘤(補充一句,它同時也是政治的毒瘤、社會(hui) 的毒瘤,影響到民眾(zhong) 的政治認同和解構著社會(hui) )在市場規律中“下行”時,地方政府的“救市”比誰都積極,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還要拿財政來補貼。而這就是鼓勵房地產(chan) 商漲價(jia) 、繼續加速度地累積社會(hui) 和經濟風險的信號。地方政府等於(yu) 成了最大的房地產(chan) 商,這和讓市場經濟起“決(jue) 定性作用”南轅北轍。這樣的權力、利益結構,不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而是一種障礙。
執政高層從(cong) 一開始就是帶著曆史的責任感和抱負進行布局、掘進。看到這一點相當重要。對於(yu) 浸淫於(yu) 貪腐和不作為(wei) 氛圍已久的那些官員來說,往日的好時光已經到頭了,也必須到頭了。
下一步
到目前為(wei) 止,反腐已經打破了一些原來被認為(wei) 通行的“潛規則”。周永康的“落馬”證明,“不論什麽(me) 人,不論其職務多高,隻要觸犯了黨(dang) 紀國法,都要受到嚴(yan) 肅追究和嚴(yan) 厲懲處”,“決(jue) 不是一句空話”。這正是這次反腐所要起到的一個(ge) 效果:用實際行動重新界定或修改某些不公開或不以成文形式出現的遊戲規則。一切服從(cong) 於(yu) 法律,服從(cong) 於(yu) 黨(dang) 、國家、人民的利益。
不僅(jin) 如此,反腐還要打破兩(liang) 種邏輯。
一種是“集體(ti) 行動的邏輯”。當一個(ge) 集團足夠大,並且能夠為(wei) 其成員提供“集體(ti) 物品”時,會(hui) 有很多人基於(yu) 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不是去為(wei) 集團的生存發展做貢獻(因為(wei) 這似乎得不償(chang) 失),而是傾(qing) 向於(yu) “搭便車”(不作為(wei) ),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去做損害集團生存發展的事情(腐敗)。這一“集體(ti) 行動的邏輯”多年來已經坐大。打破這一邏輯正是反腐的一個(ge) 目標。
另一種邏輯是權力結構對中央意誌的掣肘。在中國傳(chuan) 統的權力結構中,很多官員總習(xi) 慣於(yu) 把自己認為(wei) 是最高權力的“代理人”,因此最大限度地要攫取“代理人利益”,不斷地消解製度、政策的正麵效應和最高權力的權威。而現在,某些地方政府並不認真執行中央的政令,這些現象無疑也是存在的,而且不少。李克強總理在前段時間,就曾在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上嚴(yan) 厲強調“抓落實”。他針對政令得不到落實的現象說:“說的難聽點兒(er) ,這不就是屍位素餐嗎?這樣的庸政、懶政同樣是腐敗,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極大不負責!”不打破這盤根錯節的權力結構在自己的小算盤下對中央政令的掣肘,改革如何落地生根,帶給中華民族福祉?
基於(yu) 以上的分析,對於(yu) 反腐、改革的下一步,我們(men) 可以作出判斷:
反腐仍然會(hui) 強力推進。如果還有“大老虎”存在的話,“打大老虎”不會(hui) 結束,畢竟,反腐力量和腐敗力量的較量,仍處於(yu) “短兵相接”的形勢下,應警惕腐敗力量暗地裏的動作。當然,也不排除在形勢變化中,腐敗力量已不對政治權威構成挑戰,這個(ge) 時候,改革會(hui) 更加凸顯。
“打蒼蠅”也會(hui) 同時進行。但“主戰場”仍然是打“大老虎”。當以“大老虎”為(wei) 利益結構核心的腐敗力量對改革已構不成多大的阻礙,而“蒼蠅”們(men) 的阻礙凸顯,反腐會(hui) 作為(wei) 改革落實、推進的“前鋒”把目光聚焦於(yu) 這個(ge) 戰場。它同時是對整個(ge) 政治結構的一次重構。以為(wei) 中央的“八項規定”、“反四風”等隻是一種過場的人,誤判了局勢。
把權力關(guan) 進籠子,仍然主要靠當下“自上而下”的製度和權力設置。尤其是紀委,紀委會(hui) 進一步發揮監督、懲治作用。
概而言之,當下仍然是反腐的“治標”階段。這一階段,雖然民眾(zhong) 的參與(yu) 渠道仍然有限,但支持中央的反腐、改革仍然是民眾(zhong) 的共同政治意誌。
責任編輯:葛燦燦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