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陽作者簡介:甘陽,男,浙江杭州人,西元一九五二年生。先後任職於(yu)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香港大學亞(ya) 洲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及哲學係,現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及新雅書(shu) 院講席教授。著有《政治哲人施特勞斯》《將錯就錯》《古今中西之爭(zheng) 》《通三統》《文明·國家·大學》等;主編叢(cong) 書(shu) “文化:中國與(yu) 世界”、“西學源流”、“經典與(yu) 解釋”、“文化:中國與(yu) 世界新論”、“古典與(yu) 文明”等。 |
康有為(wei) 與(yu) 保守主義(yi) 問題
作者:甘陽
來源:21世紀網
時間:2014年08月16日
晚近這幾年學界對康有為(wei) 的興(xing) 趣似乎明顯在增長,已有一些專(zhuan) 著出版,同時我也看到了一些即將出版的成稿。
大家都知道,對康有為(wei) 的評價(jia) ,無論在中國內(nei) 地還是在港台甚至海外,實際上曆來基本口徑都比較一致。大體(ti) 來說,就是比較肯定、甚至推崇康有為(wei) 的前期,肯定他前期的變法思想和變法實踐,但同時基本上是否定康有為(wei) 以後作為(wei) 保皇黨(dang) 的思想和實踐。我個(ge) 人相信,今天或者今後康有為(wei) 的研究,可能會(hui) 有一個(ge) 比較大的變化,如果我了解不錯的話,近年比較不錯的康有為(wei) 研究正好反過來,即對戊戌變法之後的保守派康有為(wei) 有更多同情的了解,甚至比較多的肯定。反過來說,今後可能會(hui) 對他前期有更多的批判的考慮。我想這可能是目前康有為(wei) 研究與(yu) 以往比較不同的一個(ge) 地方。最近幾年看到的論著基本都比較集中在對後期康有為(wei) 作同情的闡釋和理解。
我想,這大概是在中國當前的情況下,重新再思考當年保皇派對革命問題的反省,這種再思考也可以看成是對保守主義(yi) 的再思考。康有為(wei) 大概是唯一一個(ge) 前後一以貫之反對革命的人。他之所以要保皇帝,保君主,基本上是希望中國避免法國大革命的道路,走上英國、日本式的非革命的改良道路。在這點上,似乎晚清隻有他一個(ge) 人前後一貫,不遺餘(yu) 力,其他人包括梁啟超都從(cong) 來反反複複。對於(yu) 法國大革命的路線可能會(hui) 造成的嚴(yan) 重後果,康有為(wei) 比任何人都認識得更清楚。從(cong) 他前期給光緒帝的上書(shu) 談各國政治到後期他那些海外遊記的比較政治思考,他對世界各國政治史的認識,對政治變革的認識,可能比今天很多人還要深刻。
當然,當時保皇黨(dang) 與(yu) 革命黨(dang) 的爭(zheng) 論是以政治的方式展開的,孫中山以後的中國,二十世紀的中國,基本上是一個(ge) 革命的中國。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康有為(wei) 的政治保守主義(yi) 以後必然被全盤否定。我們(men) 現在是在革命一百多年的曆史基礎上,重新思考這段曆史。但我想在這裏提醒,我們(men) 不要陷入一個(ge) 悖論和怪圈,即僅(jin) 僅(jin) 以康有為(wei) 的保守主義(yi) 來反對和否定二十世紀的中國革命,這未免太幼稚,不是政治成熟的表現。我個(ge) 人比較關(guan) 心的是,如何在一個(ge) 後革命的社會(hui) 重新培養(yang) 一個(ge) 健康的保守主義(yi) 心態和態度,培養(yang) 一種以保守主義(yi) 的、漸進改良的態度看待目前問題和社會(hui) 變革的方式。這當然隻是我個(ge) 人的一個(ge) 看法。我比較忌諱的是,以一種似乎是同情後期康有為(wei) 的保守主義(yi) 姿態,實際上卻仍然是在延續一百多年來的激進主義(yi) 革命心態。我認為(wei) ,曆史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重要的是,在已經發生的情況下,在百年革命以後,如何以一種比較穩健的態度,來建立一種健康的保守主義(yi) 。
從(cong) 這樣一種保守主義(yi) 立場出發,可能下一步更重要的問題,仍然是會(hui) 涉及到對前期康有為(wei) 的評價(jia) ,特別是《孔子改製考》。我個(ge) 人認為(wei) ,從(cong) 中國思想史上說,兩(liang) 三千年以來恐怕沒有一本書(shu) 像《孔子改製考》那樣,破壞性如此之大。不太誇張地說,《孔子改製考》基本上象征性地顛覆和終結了中國思想文化學術的傳(chuan) 統。我們(men) 今天恐怕很難理解,當時《孔子改製考》對很多士人意味著洪水猛獸(shou) 。這一點,對於(yu) 我們(men) 今日重新思考儒家傳(chuan) 統非常重要。
我以為(wei) ,康有為(wei) 的一個(ge) 麻煩或許就在於(yu) ,康有為(wei) 雖然尊孔,但似乎往往是在尊孔的名義(yi) 下,掏空了儒家文教傳(chuan) 統一切具體(ti) 的東(dong) 西,似乎往往走向一種“抽象肯定、具體(ti) 否定”的態度。他晚年提倡孔教、國教,但可以說孔教和國教的思想早在《孔子改製考》中已經有其端倪,因為(wei) “素王論”本身必然會(hui) 導致這個(ge) 走向。我個(ge) 人覺得,我們(men) 對《孔子改製考》為(wei) 代表的前期康有為(wei) 對孔子和儒家的詮釋,包括對晚清公羊學的基本傾(qing) 向和趨勢,都應有更多批判性思考和討論,而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從(cong) 肯定變法而肯定晚清公羊學一直到康有為(wei) 的“末世儒學”。例如晚清公羊學中“三世說”幾乎變得非常隨心所欲,你想什麽(me) 時候“三世”就“三世”,實際上無非是主張你想怎麽(me) 樣變法就怎麽(me) 樣變法,幾乎有這樣的傾(qing) 向。我比較希望有更深刻的研究來批判地討論這類“末世儒學”。
簡單說,我的基本看法是,康有為(wei) 雖然在政治上是保守主義(yi) 的,但在思想文化問題上卻是極端激進主義(yi) 的,而且這種思想激進主義(yi) 似乎貫穿從(cong) 早年康有為(wei) 到晚年康有為(wei) 的整個(ge) 一生。因此,從(cong) 我的保守主義(yi) 立場看,整個(ge) 晚清公羊學到康有為(wei) 的“末世儒學”都是非常可疑的,這種“末世儒學”似乎更多是對儒家傳(chuan) 統的偏離和背叛,是否能成為(wei) 健康保守主義(yi) 的思想資源很值得慎重考慮。
我覺得,這背後隱含的一個(ge) 大問題,就是晚清公羊學以及康有為(wei) 的《孔子改製考》或多或少有一種政治萬(wan) 能的傾(qing) 向,總是過分地讓學術和思想服從(cong) 於(yu) 實際政治的需要。也就是,不是維護思想、學術的相對獨立性,獨立於(yu) 具體(ti) 的政治流變,而是以政治大變為(wei) 前提,來規範国际1946伟德的走向,這是一個(ge) 非常大的問題,對我們(men) 今天仍然會(hui) 是一個(ge) 教訓。我個(ge) 人仍然認為(wei) ,儒家真正的精神,是非常緩慢地通過教育的努力而逐漸正人心,齊風俗,而不是期待很快的政治改革的具體(ti) 效果。這是“大政治”與(yu) “小政治”的分野。這大概也是我個(ge) 人這些年隻做教育這一件事的基本想法。
(此為(wei) 作者在“康有為(wei) 與(yu) 製度化儒學論壇”開幕式上的發言,有刪節。)(責任編輯 姚遠)
【上一篇】【舊報今讀】丁龍:一個(ge) 中國仆人的美國傳(chuan) 奇
【下一篇】【儒家郵報】第228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