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報】推行殯葬改革應有更多彈性和人性

欄目:殯葬改革
發布時間:2014-06-11 21:55:54
標簽:


評安徽殯葬改革:推行殯葬改革應有更多彈性和人性 

作者:張貴峰

來源:西安晚報

時間:2014年05月29日

 

近日,安徽安慶實施殯葬改革,要求從(cong) 6月1日起,全市城鄉(xiang) 居民死亡後按規定火化。政策公布後,有6位老人自殺身亡。雖然當地政府強調,“老人自殺”與(yu) 殯葬改革沒有直接因果關(guan) 係。但記者調查發現:殯葬改革政策的“一刀切”,令許多備有棺木數十年的老人心裏無法接受;基層強行收繳棺木,直接刺激老人。(5月28日《新京報》) 

基於(yu) “移風易俗”、“節約土地”等社會(hui) 需要,推行以“土葬改火葬”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殯葬改革,從(cong) 長遠大方向上來看,當然並沒有什麽(me) 問題。但是,從(cong) 媒體(ti) 報道的當地多起以此為(wei) 背景的“老人自殺”事件來看,安慶市推行實施這一殯葬改革的過程和方式方法,無疑又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明顯問題。

一方麵,推行殯葬改革的過程顯得十分倉(cang) 促匆忙、“操之過急”,從(cong) “今年3月中旬,安慶市開始擬定這一政策”,到要求“6月1日起一律火化”,其間不過短短兩(liang) 個(ge) 多月時間;另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在如此短暫匆忙的時間之內(nei) ,當地政府推行這一殯葬改革的方式方法,也顯得非常簡單、生硬、粗暴,缺乏起碼應有的政策彈性、人性化操作。比如,不僅(jin) 事前“未組織任何宣傳(chuan) 工作”,事後也未進行必要的耐心解釋、說服工作;不僅(jin) 在政策設計上實行簡單的“一刀切”,而且在政策執行上,奉行“強行收繳棺木”這樣既蠻橫又涉嫌違法的操作方式。

實際上,在推行殯葬改革的過程中,如何既能不斷逐步推進“土葬改火葬”改革,又能通過賦予改革政策應有的彈性和人性,充分兼顧傳(chuan) 統的喪(sang) 葬習(xi) 俗觀念、減少改革阻力,有效避免“老人自殺”悲劇的發生,從(cong) 以往許多其他領域的改革來看,我們(men) 其實並不缺乏可資借鑒的改革經驗。如在許多社保、人事改革領域,均普遍實行的“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做法,在筆者看來,就完全可以在殯葬改革過程中加以借鑒。如在一定的時間年齡條件下,針對那些有深厚“睡棺材”傳(chuan) 統觀念的高齡老人像80歲以上的老人,實行“老人老辦法”,為(wei) 他們(men) 設置一個(ge) 改革過渡期,在過渡期內(nei) 允許他們(men) 繼續土葬。

據悉,“對於(yu) 是否可以按年齡劃分土葬”,當地政府“也考慮過,但在討論中被否決(jue) ”,因為(wei) “以年齡劃分,有虛歲和實歲之分,年齡容易被人找關(guan) 係作假”。這樣的否決(jue) 理由顯然十分牽強,不過是一種“怕麻煩”的懶政借口。每個(ge) 老人在公安部門那裏均有登記在冊(ce) 的戶籍年齡信息,“虛歲和實歲”怎麽(me) 會(hui) 是障礙,又怎能輕易“作假”?

而除了“老人老辦法”之外,要想順利推進殯葬改革、積極引導鼓勵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強迫農(nong) 村老人接受“土葬改火葬”,殯葬改革政策可以采取的配套彈性人性化措施,其實還可以有許多。比如,免除農(nong) 村高齡老人的實行火葬的相關(guan) 費用,由政府“埋單”。事實上,早在2010年民政部就表示“從(cong) 今年起,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廣免除基本喪(sang) 葬費用政策,逐步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費基本殯葬服務”。再如,在推廣火葬的農(nong) 村地區,健全完善相關(guan) 殯葬基礎設施的建設配套,確保那些選擇火葬的老人,在身後也能像土葬那樣被“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樣一來,勢必不僅(jin) 有利於(yu) 解除逝者對火葬後顧之憂,更有利於(yu) 有效安頓生者“慎終追遠”的文化信仰,最終促進整個(ge) 社會(hui) 的“民德歸厚”。


責任編輯:李泗榕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