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侯小兵作者簡介:侯小兵,獨立評論人,現居杭州。 |
彌合社會(hui) 斷裂,應重建信仰符號
作者:侯小兵(大陸儒學研究者)
來源:僑(qiao) 報(美國)
時間:2014年3月2日
中國大陸思想界頗有影響的共識網近日發布了70多位知名學者聯名的《關(guan) 於(yu) 孔廟使用和保護問題的建議書(shu) 》,向政府和全社會(hui) 呼籲優(you) 化孔廟的文化功能。在日漸升溫的向傳(chuan) 統回歸的社會(hui) 背景下,顯示了民間希望恢複孔子這個(ge) 核心文化符號,以進一步推動文化複興(xing) 的努力。
在傳(chuan) 統社會(hui) 中,孔子被尊為(wei) 至聖先師,代表著中國文化最高的道德人格,所謂“道德尊崇,斯民是宗”;而其作為(wei) 先師的儒家文化則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成為(wei) 中國文化的主幹。但近代中國在救亡圖存的壓力下,激進地將中國的落後與(yu) 危機歸咎於(yu) 傳(chuan) 統,導致儒家文化被持續批判,而孔子作為(wei) 核心的文化符號也被消解。
時至今日,當中國重新成為(wei) 世界舉(ju) 足輕重的大國後,人們(men) 卻失望地發現:中國創造了經濟奇跡,卻造成了一個(ge) 人欲橫流、道德墮落的社會(hui) ;我們(men) 向世界輸出無數的商品,卻無力對人類的文明有所貢獻。曾經的“禮儀(yi) 之邦”被粗俗和野蠻取代,民眾(zhong) 的身心陷於(yu) 惶惶不安中而無法安頓。拋卻傳(chuan) 統的現代化並沒有帶給中國人憧憬的美好前景,相反,因為(wei) 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斷裂造成了政治和社會(hui) 的全麵失範。
人們(men) 漸漸意識到,要彌合這種斷裂,並在此基礎上重建良好的政治和社會(hui) 秩序,離不開傳(chuan) 統的重新發現和轉化。近些年官方和民間向傳(chuan) 統回歸所做的種種嚐試,無論自覺與(yu) 否,都可說是此種社會(hui) 內(nei) 在需求的表現。而傳(chuan) 統的重建,首要在於(yu) 恢複孔子這個(ge) 中國文化的核心符號。因其所代表的文化價(jia) 值,乃是中國文化的根祗。
近些年,民間對複興(xing) 傳(chuan) 統的熱情持續上升,並取得了相當的成就,為(wei) 文化複興(xing) 奠定了良好的社會(hui) 基礎;相比之下,中國官方對此的反應則相對滯後,而雙方的互動也甚為(wei) 不足。因此,我們(men) 認為(wei) 政府應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自覺,並加強對與(yu) 民間互動的重視。就學者們(men) 此次發布的建議書(shu) 來說,政府若能作出積極的回應並在實施中積極吸納民間參與(yu) ,則不但將有利於(yu) 孔廟文化功能的優(you) 化,亦或可在官方和民間之間建立一個(ge) 良好的互動範例,從(cong) 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複興(xing) 。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