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誌翀《人為天生:康有為三世說研究》出版
欄目:新書快遞
發布時間:2024-11-01 10:02:17

書(shu) 名:《人為(wei) 天生:康有為(wei) 三世說研究》
作者:宮誌翀 著
叢(cong) 書(shu) :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cong) 書(shu)
出版社:生活·讀書(shu) ·新知三聯書(shu) 店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內(nei) 容簡介】
在近代思想史上,康有為(wei) 是個(ge) 飽受爭(zheng) 議的人物,他既是“傳(chuan) 統的叛逆者”,又頗具保守主義(yi) 氣質。也因此,如何展現其思想的複雜性成了康有為(wei) 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書(shu) 圍繞康有為(wei) 的思想核心三世說展開,將康氏放到整個(ge) 經學傳(chuan) 統中進行理解,揭示康有為(wei) 如何在繼承經學傳(chuan) 統的同時,又極大突破了傳(chuan) 統經學,從(cong) 而自成一套大同理想建構。
作者認為(wei) ,三世說建立在“孔子改製”和“人為(wei) 天生”這兩(liang) 種理論上,二者皆是經學史上湮沒已久的古老學說,因著康有為(wei) 對經學的執守而被重新發掘,並被推進為(wei) 更激烈的形態。“孔子改製”說奠定了三世說的形式與(yu) 性質,也給三世說蒙上了曆史哲學的色彩。而書(shu) 中重點發掘的“人為(wei) 天生”,則充實了三世說的內(nei) 涵,特別是大同理想的建構;在“人為(wei) 天生”維度下作為(wei) 更好存在方式的“大同法”,與(yu) 適用於(yu) 據亂(luan) 世的“小康法”,構成了三世說內(nei) 部極具深意的張力。而《大同書(shu) 》初稿完成後,在世運突進的刺激下,康有為(wei) 針對三世說樂(le) 觀激進的曆史進化主義(yi) ,進行了一係列理論調整,通過麵對現實、懸置大同理想,消解了三世說的曆史進化麵向,使三世說複歸為(wei) 一套政治哲學分析框架。
全書(shu) 展示了近代中國的文明變局和經學傳(chuan) 統的思想資源,在康有為(wei) 這裏產(chan) 生的碰撞。康有為(wei) 不再是傳(chuan) 統顛覆者,而是一位站在古今之變的關(guan) 口,守護文明傳(chuan) 統並重構文明價(jia) 值的“經師”,通過把傳(chuan) 統提煉為(wei) 一種知識和價(jia) 值的體(ti) 係,使之有思想的力量消化和應對現代世界帶來的衝(chong) 擊、應對中國當時的文明危機。
【推薦語】
康有為(wei) 的生命曆程與(yu) 爭(zheng) 議相伴,圍繞他思想的爭(zheng) 議,一直延續到當下。對於(yu) 康有為(wei) 研究,已有諸多劃時代作品,亦有近年來包括曆史、哲學、文學等多背景的學者參與(yu) 所產(chan) 生的與(yu) 時代構成某種共振的作品,在這樣的背景下,宮誌翀的新著體(ti) 現出他切入康有為(wei) 問題的獨特視角,即文明與(yu) 國家。當文明和國家相遇之時,國家的終極價(jia) 值就會(hui) 讓位於(yu) 一個(ge) 更完美的世界圖景,這被冠之以“大同”的世界,既是經學體(ti) 係的內(nei) 在產(chan) 物,也是經學自我消解的價(jia) 值矛盾的體(ti) 現。書(shu) 中不論是對於(yu) “人為(wei) 天生”等概念的討論,還是對三世說困境的體(ti) 察,均展現出作者對於(yu) 康有為(wei) 思想的突破性認知。
——幹春鬆
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康有為(wei) 研究一直處在近現代思想研究的中心,每個(ge) 時間段都有代表性作品。而在近十多年來,由於(yu) 經學重新被重視,使康有為(wei) 研究得以在一種內(nei) 在的視角中再次開展,並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宮誌翀此書(shu) ,把康有為(wei) 放到整個(ge) 經學傳(chuan) 統中進行理解,正是在新時期進行康有為(wei) 研究的典型之作,也顯然更貼近康有為(wei) 思想的真實麵貌。該書(shu) 發掘了此前康有為(wei) 研究從(cong) 未被充分重視的問題——“人為(wei) 天生”。“人為(wei) 天生”作為(wei) 一個(ge) 論證性理論,貫穿於(yu) 康氏三世說理論。通過對“人為(wei) 天生”的討論,宮誌翀把康有為(wei) 對“平等”“獨立”等問題的理解,推到了根本之處,也把康有為(wei) 思想放到了一個(ge) 可以與(yu) 諸多古今大哲對話的維度上。
——陳壁生
【作者簡介】
宮誌翀,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青年學者,中華孔子學會(hui) 經學研究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研究領域為(wei) 儒家政治哲學、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經學。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中國哲學史》等刊發表論文10餘(yu) 篇,整理有曹元弼《孝經鄭氏注箋釋》《孝經學》。
【目錄】
導 論 閱讀康有為(wei)
上部 三世說的性質:以“孔子改製”為(wei) 中心
第1章 “改製教主”:孔子的新形象
一 孔子形象的傳(chuan) 統勾勒
二 天命退隱、聖王湮沒:從(cong) “諸子改製”講起
三 文明:重構“改製”的主題
四 教主:重構“王”的意義(yi)
小結 文明教主、經學革命與(yu) 三世說
第2章 重塑六經的性質與(yu) 地位:以康有為(wei) 《春秋》學為(wei) 例
引言 文明變局與(yu) 經學的危機
一 “《春秋》在義(yi) ,不在事與(yu) 文”
二 “身行乎據亂(luan) ,而心寫(xie) 乎太平”
小結 三世說:經學作為(wei) 政治哲學
第3章 “文明進化”:曆史哲學色彩的形成
引言
一 “改製”、“進化”與(yu) 經史關(guan) 係的重構
二 三世說的曆史解釋功能
小結 三世說的“退化”可能
中部 三世說的內(nei) 容:以“人為(wei) 天生”為(wei) 中心
導 論 “人為(wei) 天生”:康有為(wei) 大同思想的根基
引言
一 “人為(wei) 天生”說的形成
二 “人為(wei) 天生”的性質轉變
三 傳(chuan) 統“人為(wei) 天生”說提供了什麽(me) ?
四 古今之變:天人關(guan) 係與(yu) 文明秩序
第1章 平等與(yu) 政治的消解:以“君臣”為(wei) 中心
一 平等:古今的連續與(yu) 裂變
二 經學傳(chuan) 統中的尊卑與(yu) 平等
三 大同建構:普遍的平等與(yu) “君臣”的消解
小結
第2章 獨立自由與(yu) 共同生活的消解:以“夫婦”為(wei) 中心
一 獨立自由:從(cong) 康有為(wei) 、嚴(yan) 複的倡導與(yu) 憂慮說起
二 經學傳(chuan) 統中的共同生活與(yu) 獨立自由
三 大同建構:絕對的獨立與(yu) “夫婦”的消解
小結
第3章 “天下為(wei) 公”與(yu) 家庭的消解:以“父子”為(wei) 中心
一 家與(yu) 私:近代以來批判傳(chuan) 統的一條主線
二 經學傳(chuan) 統中的仁與(yu) 孝、公與(yu) 私
三 大同建構:新的“天下為(wei) 公”與(yu) “父子”的解紐
小結
第4章 文明進化與(yu) 人性的成全
一 性情與(yu) 王教:從(cong) 董仲舒的人性論出發
二 孟、荀人性論的分判與(yu) 整合
三 從(cong) 性惡到性善:文明進化對人性的成全
小結
下部 三世說的困難:目標、道路與(yu) 尺度
第1章 脆弱的大同
一 人本院的意義(yi) 與(yu) 任務
二 胎教與(yu) 人性
三 生育:大同的頭等困難
小結 從(cong) “天生主義(yi) ”之夢返回
第2章 道阻且長:通往大同之路
一 《大同書(shu) 》的“實踐”意圖
二 遊移的路線圖
三 大同離我們(men) 有多遠?
小結 褪去曆史哲學的色彩
第3章 難以把握的進化尺度
一 從(cong) “溫故知新”說起
二 三世進化的尺度困難
三 民初“共和亂(luan) 局”下三世說的調整
小結 永恒的“升平世”:一種理解的可能
結語 從(cong) 康有為(wei) 重新認識經學及其現代處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