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正讀書】關於傳統文化和讀經的九條反思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24-10-13 00:30:30
標簽:

【養(yang) 正讀書(shu) 】關(guan) 於(yu) 傳(chuan) 統文化和讀經的九條反思

作者:養(yang) 正讀書(shu)

來源:“養(yang) 正讀書(shu) ”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九月初六日乙巳

          耶穌2024年10月8日

 

 

 

在國家和整個(ge) 社會(hui) 大力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的當下,在讀經被眾(zhong) 多有識之士當作必修課的覺醒中,讓人感覺欣慰,前途似乎越來越光明,然而在現象背後,我似乎也隱隱感覺到一些問題,分享出來供大家思考。

 

一、大學眾(zhong) 多,專(zhuan) 業(ye) 豐(feng) 富,經學科卻鮮有

 

國家雖然在大力弘揚傳(chuan) 統文化,代表儒家文化,乃至傳(chuan) 統文化核心的十三經、經學在大學中卻少有設立專(zhuan) 門學科,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117所。全國高校,有14個(ge) 大的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工學、農(nong) 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軍(jun) 事學、交叉學科),700多個(ge) 大學專(zhuan) 業(ye) 。這麽(me) 多大學、這麽(me) 多專(zhuan) 業(ye) ,然而卻沒有經學的一席之地。

 

二、不少人在讀經,十三經很多人竟然都沒有讀過一遍。

 

在我們(men) 的十三經打卡群中,大多數老師之前讀的是四書(shu) 五經,在沒有接觸十三經之前,甚至不知道十三經是哪十三部經典。這其中有些老師都讀了四五年經典了,然而對十三經的整體(ti) 了解卻嚴(yan) 重匱乏。可想而知,中國人當中沒有讀過經典的人恐怕就更不知道十三經是哪十三部經典了。

 

三、一些人在反複讀經典,甚至能背誦了,但經典注疏卻幾乎沒讀過。

 

這就意味著一部分讀經者,停留在背誦階段,而對經典的理解和把握基本是空白,更不用談去發揮和利用。

 

四、傳(chuan) 統文化學習(xi) 者熱衷於(yu) 聽講座,而忽略了讀重要注疏。

 

或許聽講座來的比較快,容易聽懂。讀書(shu) 呢,則耗費時間,有些地方自己也不容易理解。如果讀注解呢,麵臨(lin) 生字、理解及文言文基礎的問題,導致了一部分人畏懼,不願去讀。但講座大多附加了講座者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是否正確,很多人不具備判斷力。有的甚至將儒釋道,天南地北的內(nei) 容都糅雜在一起,其純已盡失,其內(nei) 容可能偏離經典。

 

五、講解經典者熱衷於(yu) 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故事,而忽略了繼承和複講重要注疏

 

現在我們(men) 聽到不少傳(chuan) 統文化講師,你會(hui) 發現他們(men) 熱衷於(yu) 談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但對於(yu) 曆代注疏原本的講解,條分縷析分享精講原著、注疏者卻寥寥無己。導致一個(ge) 現象,膚淺、創新,批判、誇誇其談者隨處可見,而深入原著、尊承經典、發揮經典的講師太少。試想一下,沒有深入學習(xi) 經典,不繼承曆代優(you) 秀的成果,我們(men) 講的越多,可能廢話越多,誤導別人越多。在這個(ge) 自媒體(ti) 橫行的時代,人人都想出圈,人人都希望通過吸引人的言語和觀點來博取流量。這種心態往往失去了做學問、做工夫的嚴(yan) 謹、師承以及慎言。這樣講課的內(nei) 容,試問敢學嗎,難道不怕掉溝裏嗎?我們(men) 從(cong) 中又能學到多少真正的幹貨呢?

 

六、對經典之間缺乏貫通

 

儒家經典四書(shu) 五經、十三經有不少的內(nei) 容是相互關(guan) 聯,相互印證的,這些內(nei) 容往往隻有聯係到一起,才能容易理解通透,看到本質。比如仁,比如孝,比如禮等。

 

七、經典和我之間缺乏聯結

 

在讀經中解經中,如果我們(men) 不能夠切實的鏈接到自己,經是經,我是我。讀歸讀,生活依然如故,那我們(men) 從(cong) 經典中得益就很少了。

 

八、缺乏踐行和日用堅持的工夫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在讀了《論語》中孔子好學篇,我們(men) 能否踐行像孔子一樣好學。讀了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我們(men) 能否也學會(hui) 經常反省自己。讀了《大學》中“壹是皆以修身為(wei) 本。”我們(men) 能否把修身這件事重視起來。這些都需要在學習(xi) 經典中去實踐,長期堅持,培養(yang) 紮實的工夫。不然,我們(men) 可能會(hui) 耗費很大精力,把經典讀的滾瓜爛熟,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感覺讀了幾年自己沒啥變化,智慧和認知一點沒提升,生活還是在原地打轉,各種不良習(xi) 慣照舊,那我們(men) 讀經典的意義(yi) 又何在呢?

 

九、讀經的功利心太強

 

一些私塾、一些宣講團在宣講讀經時,摻雜了大量的誘惑以及濃濃的功利心。譬如沒有福報的人是沒有機會(hui) 讀經的。讀經不在於(yu) 你是否有福報,隻要能覺醒了,認識到了,人人都可以走上讀經之路。又譬如宣講“讀大學,善做事;讀中庸,會(hui) 做官;讀老子,有智謀;讀論語,善經商”等等類似言論。這些言論,實則充斥誤導和利欲熏心的誘惑。為(wei) 了讓人讀經,把今天人們(men) 關(guan) 注的焦點融入其中。看似在弘揚經典,實則當人們(men) 抱著功利心讀經時,一旦他們(men) 讀了一兩(liang) 年沒有產(chan) 生你所說的好處,從(cong) 此他們(men) 便對經典喪(sang) 失了信心。甚至認為(wei) 經典是騙人的,過時的,反而可能轉身詆毀經典,這些行為(wei) 都是要不得的。

 

讀經不過是為(wei) 了自己而已;不過是為(wei) 了修身成人,破迷開悟,洞徹大道而已。何故要畫蛇添足,為(wei) 了讓人們(men) 讀經,給人憑空添加那麽(me) 多功利心和世俗執念呢。添的添加劑越多,就越不健康,越失去其本真。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