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東(dong) 盟儒學高峰論壇”會(hui) 議綜述
來源:“曾子與(yu) 儒學”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八月廿四日癸巳
耶穌2024年9月26日
2024年9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越南社會(hui) 科學翰林院、山東(dong) 大學曾子研究所、曾智明“曾子學術基金”聯合主辦,中國曾子研究院、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曾子研究會(hui) 協辦,Vingroup創新基金會(hui) 資助,越南社會(hui) 科學翰林院哲學所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東(dong) 盟儒學高峰論壇”在越南河內(nei) 成功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wei) “儒家家庭文化與(yu) 當代家庭價(jia) 值體(ti) 係”,來自中國、越南、韓國、馬來西亞(ya) 、泰國等國家的五十餘(yu) 位海內(nei) 外知名學者與(yu) 嘉賓參加了本屆論壇。
論壇聯合主席曾振宇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在東(dong) 南亞(ya) 地區,儒家文化的影響源遠流長,不僅(jin) 塑造了該地區獨特的社會(hui) 倫(lun) 理結構,還促進了國家之間的文化共鳴與(yu) 相互理解。通過舉(ju) 辦學術會(hui) 議等交流活動,各國能夠加深對於(yu) 彼此曆史與(yu) 傳(chuan) 統的認識,並進一步深化彼此之間的友誼。今天我們(men) 在有著濃厚儒家文化氛圍的越南召開儒學論壇,並將主題定為(wei) “儒家家庭文化與(yu) 當代家庭價(jia) 值體(ti) 係”,就是希望通過本屆會(hui) 議重新理解儒家“家富天下富,家寧天下安”的家庭文化與(yu) 價(jia) 值關(guan) 懷,共同弘揚儒學的現代價(jia) 值。
越南社會(hui) 科學翰林院哲學所所長阮才東(dong) 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會(hui) 議致力於(yu) 開拓儒學研究的新視角,我們(men) 期望通過加強學術交流來促進儒學這一古老智慧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傳(chuan) 播與(yu) 複興(xing) 。今天,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各國的學者代表齊聚一堂,共同開啟儒學交流與(yu) 對話的新篇章,這無疑將為(wei) 儒學的現代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wei) 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與(yu) 互鑒提供寶貴的平台。
開幕式後,論壇進入專(zhuan) 題會(hui) 講環節,與(yu) 會(hui) 學者圍繞著“儒家孝文化及其影響”“儒家家庭倫(lun) 理與(yu) 價(jia) 值體(ti) 係”以及其他相關(guan) 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與(yu) 交流。
一、儒家孝文化及其影響
孝道自古以來便是儒家的一種核心關(guan) 切,它在當代儒學的展開中同樣獲得了極大的關(guan) 注。深圳大學景海峰教授在題為(wei) 《儒家孝觀念的超越性意義(yi) ——以<孟子>所述為(wei) 中心》的報告中指出,孟子是從(cong) “親(qin) 親(qin) ”原則來理解人的生命所出、存在價(jia) 值的根源等問題的,這種親(qin) 親(qin) 情感盡管帶有經驗的體(ti) 證性,但並非局限在生命個(ge) 體(ti) 的經驗世界裏,而是被提升到了一種與(yu) 天地共在的境地。在這個(ge) 意義(yi) 上,孝絕非一般的道德行為(wei) ,而是包含了很強的超越性和神聖性,是對人的存在的根源性之思,這就為(wei) 基於(yu) 人倫(lun) 理解的道德情感和孝道奠定了一個(ge) 形而上的基礎。
清華大學丁四新教授在《戰國末季的忠孝觀——以<呂氏春秋>為(wei) 中心》的報告中指出,在戰國中後期,忠孝二觀念以及與(yu) 之相應的君統與(yu) 宗統之間產(chan) 生了嚴(yan) 重的衝(chong) 突,丁教授分析了這一矛盾,並從(cong) 《呂氏春秋》的文本中探討了當時人們(men) 對於(yu) 統一忠孝、協調君統與(yu) 宗統所做的努力。
山東(dong) 大學曾振宇教授在《以愛釋孝:曾子對孔子孝道的賡續與(yu) 發明》的報告中指出,孔子首次將“敬”論證為(wei) 人類孝德孝行的道德基礎,“敬”從(cong) 此由敬天禮神轉向了敬人敬事。曾子繼而以愛釋敬、以愛釋孝,從(cong) 而闡明了愛乃是儒家孝道的普遍本質,可以說,曾子孝論的貢獻就在於(yu) 將孔子“仁者愛人”的理念落實到了孝德與(yu) 孝行之中。
越南社會(hui) 科學翰林院阮才東(dong) 副教授通過《儒家的“孝”與(yu) 20世紀初越南天主教神父對“孝”的詮釋》一文指出,無論是以儒家思想為(wei) 代表的東(dong) 亞(ya) 文化,還是以基督教為(wei) 代表的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an) 係,但基督教偏重夫妻之間、男女之間的關(guan) 係,而儒家卻偏重父母與(yu) 子女之間的關(guan) 係,這便使儒家孝道成為(wei) 家庭倫(lun) 理中最重要的道德規範,並被逐漸地擴展到了政治領域中。
二、儒家家庭倫(lun) 理與(yu) 價(jia) 值體(ti) 係
儒家家庭倫(lun) 理在現代社會(hui) 中麵臨(lin) 著衝(chong) 擊與(yu) 挑戰,然而伴隨著挑戰而來的則是新的發展契機,與(yu) 會(hui) 學者分析了儒家家文化在現代價(jia) 值體(ti) 係中進行轉化的可能路向。越南社會(hui) 學協會(hui) 阮友明教授在《越南家庭:被保留的傳(chuan) 統價(jia) 值及其變化》中指出,在工業(ye) 化、現代化的影響下,越南家庭中的傳(chuan) 統價(jia) 值與(yu) 準則體(ti) 係相比傳(chuan) 統模式發生了許多變化,除了重視婚姻、重視育兒(er) 與(yu) 尚齒尚德等傳(chuan) 統價(jia) 值之外,越南現代的家庭文化越來越重視個(ge) 人自由以及家庭成員之間民主與(yu) 平等的關(guan) 係,這些變化表明了儒家傳(chuan) 統價(jia) 值準則在現代價(jia) 值體(ti) 係中的新發展。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劉悅笛教授在《源於(yu) 家庭親(qin) 情的儒家生活藝術——論<大學>的“家庭情理結構”》中指出,隨著家庭結構的變遷,對於(yu) 儒家倫(lun) 理的認識,與(yu) 其從(cong) 倫(lun) 理規範的“尊尊”視角來彰顯家庭價(jia) 值,不如以家庭親(qin) 情為(wei) “親(qin) 親(qin) ”源泉從(cong) 而塑造出一種生活的藝術。儒家的家庭生活是一種源於(yu) 親(qin) 情的生活藝術,這種生活藝術無疑是“以情為(wei) 本”但卻“合情合理”的生活方式,這其實也是儒家可以提供給世界的家庭大智慧。
曲阜師範大學王鈞林教授在《論古典儒學對於(yu) 家文化的奠基作用》一文中先是闡述了堯舜“天下為(wei) 家”時代的家文化,進而分析了以孔子為(wei) 代表的古典儒學對於(yu) 此前家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並總結了古典儒學在建設家文化中的經驗與(yu) 智慧。
深圳大學王興(xing) 國教授以《大學》的“齊家”觀念為(wei) 中心,以“家”“國”關(guan) 係為(wei) 主線,結合中國曆史的演變情況,分析了由“齊家”與(yu) “家天下”的糾纏而在儒學理論中所引發的“齊家”與(yu) “王道”之間的矛盾及其在“新外王”條件下的消解與(yu) 新的意義(yi) 。他在《“齊家”今論——以<大學>為(wei) 中心》中,重新審視了《大學》所建立的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wei) 基礎的道德-政治-文教模式,並著重探討了“天下”“大同”等觀念在曆史和當今世界文明發展中的正當性與(yu) 合理性。
韓國國立公州大學李致億(yi) 教授在《韓國傳(chuan) 統“宗家”文化的現在及未來》中指出,“宗家”是韓國比較獨特的一種家庭文化,亦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韓國的宗家不僅(jin) 以姓氏中心,還以“不遷位”的人物為(wei) 中心,不過傳(chuan) 統的宗家文化正在飛速發展的工業(ye) 化時代中急劇地衰落下去,李教授分析了這一現狀,並探討了現代社會(hui) 中宗家文化的存在意義(yi) 與(yu) 保存方案。
三、其他相關(guan) 議題討論
除了對於(yu) 孝道和家庭的關(guan) 注之外,與(yu) 會(hui) 學者還從(cong) 其他角度對儒家家文化進行了探討。馬來西亞(ya) 道理書(shu) 院王琛發教授在《明清以降華人“公司”聚落開拓南海的儒學傳(chuan) 承、組織形態與(yu) 社會(hui) 建構》中指出,明末以來,南海先民多有設立集體(ti) “公司”作為(wei) 治理組織的傳(chuan) 統,這種“公司”能夠自覺地承載傳(chuan) 統文化的理念,回顧“公司”現有遺存文獻與(yu) 文化遺產(chan) ,有利於(yu) 追溯、理解、繼承、檢討先民參與(yu) 南海生存共同體(ti) 的曆史過程。
台灣清華大學遊騰達副教授在《越南儒者阮德達的家庭觀與(yu) 修養(yang) 論之探析》中指出,越南儒者阮德達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儒家的觀點中,適度地融入道家的精神,並對其進行高妙地會(hui) 通與(yu) 調和,以阮德達為(wei) 代表的越南儒者在思想中的這種融通彰顯了越南儒學的多元性與(yu) 開創性。
台灣中央研究院劉柏宏助理研究員在《回歸原典:越南〈家禮略編〉對〈禮記集說大全〉之運用與(yu) 意義(yi) 探討》的匯報中,以漢喃研究院所藏署的“陳氏家藏”《家禮略編》為(wei) 對象,探討了此書(shu) 援引《禮記集說大全》的背景、方式以及它在禮學發展中的意義(yi) 。
此外,山東(dong) 大學法帥副教授對孔子的家文化及其現代價(jia) 值進行了闡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的許怡齡副教授對韓越《家禮》的著作類型進行了比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王淑琴副研究員對先秦儒家的“悌”觀念作了全麵的論析。
會(hui) 議閉幕式由曲阜師範大學王鈞林教授主持。王教授指出,此次論壇在越南社會(hui) 科學翰林院成功舉(ju) 行,通過這樣的學術活動,不僅(jin) 能夠加深我們(men) 對於(yu) 傳(chuan) 統文化的理解,也為(wei)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yu) 合作提供了一個(ge) 平台。遊騰達副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會(hui) 議交流熱烈、成果豐(feng) 碩,這些都為(wei) 儒學在東(dong) 南亞(ya) 乃至全世界範圍內(nei) 的進一步傳(chuan) 播打開了新的窗口。最後,阮才東(dong) 所長向所有參會(hui) 者表達了誠摯的謝意,並與(yu) 論壇聯合主席曾振宇教授共同宣布大會(hui) 圓滿落幕。
“中國-東(dong) 盟儒學高峰論壇”是由山東(dong) 大學曾振宇教授倡議並發起的國際性儒學論壇。自2019年創辦以來,該論壇一直致力於(yu) 促進中國與(yu) 東(dong) 盟成員國之間的學術交流與(yu) 文化合作,旨在通過持續的學術交流活動和豐(feng) 富的文化互動模式,助力“一帶一路”在東(dong) 盟地區的展開,推動儒家思想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傳(chuan) 播與(yu) 發展,以期為(wei) 構建開放、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智慧與(yu) 力量。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