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石林】不知不覺,盡屬墨法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24-09-25 22:20:52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不知不覺,盡屬墨法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許石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八月廿三日壬辰

          耶穌2024年9月25日

 

【一】萬(wan) 歲

 

王士禎《池北偶談》——

 

古亦有人主自呼萬(wan) 歲者。《新序》:梁君出獵,見白雁群,公眾(zhong) 痤下車拂矢,雲(yun) 雲(yun) 。梁君援其手上車,入廟門,呼萬(wan) 歲,曰:“幸哉!他人獵得禽獸(shou) ,吾獵得善言。”

 

《後漢書(shu) -韓稜傳(chuan) 》:竇憲為(wei) 大將軍(jun) ,威震天下,尚書(shu) 以下議欲拜之,伏稱萬(wan) 歲。稜正色曰:“禮,無人臣稱萬(wan) 歲之製。”乃止。

 

然《馬伏波傳(chuan) 》:吏士皆伏稱萬(wan) 歲。又《吳良傳(chuan) 注》,《東(dong) 觀記》曰:門下掾王望,諂稱天壽功德,掾吏皆稱萬(wan) 歲。

 

按:梁君因得臣下勸諫之言,以為(wei) 善美,高興(xing) 得直呼萬(wan) 歲。吏士感激馬伏波功德,呼萬(wan) 歲。概此兩(liang) 處呼萬(wan) 歲,於(yu) 今人見功德巨大動輒呼萬(wan) 歲類似。非實指,乃抒情而已。

 

韓稜阻止稱竇憲為(wei) 萬(wan) 歲,沮諂正禮,也是以禮義(yi) 救竇憲,不讓其忘乎所以,以免僭越肇禍。

 

王望等懷偷私之心,諂媚上司,稱呼萬(wan) 歲,實際上是給上司挖坑,被吳良阻止,功同韓稜。

 

【二】黃老

 

G生問:何以理解漢初行黃老之術?

 

答雲(yun) ——

 

其時人民方經秦政之苛嚴(yan) 暴虐,又連年戰亂(luan) ,民不聊生,天下凋敝,於(yu) 是朝廷收束權力,宥人小過,諒以前情,使社會(hui) 環境寬鬆,以便休養(yang) 生息。

 

其實就是漢代初期的改革,不是讓朝廷更加明察秋毫、錙銖必較。而是相反,開辟更多的模糊區域,任人生意。

 

自古朝廷要想明察秋毫、錙銖必較,太容易了,不算高明。而開辟寬廣的模糊區域,涵養(yang) 利民,仁育生意,卻太難了!

 

【三】至聖

 

與(yu) L生言——

 

凡人學法家思維、話術,極易上手入門,不須太用功用心即可爛熟於(yu) 心、運用於(yu) 口手。

 

由此可知,法家之術,本屬下乘,與(yu) 庸愚卑近,故易知且行也,亦易由此敗亡毀滅。讀書(shu) 至墨法之言,不知不覺極易為(wei) 其所攝,至深信不疑,繼而行之有效。但正因如此,其壞仁害道深且遠矣。

 

相反,儒家之學,執中持平,秉道愛仁,何其難也!墨法之徒譏其偽(wei) ,佛老之士笑其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故孔子為(wei) 萬(wan) 古至聖。

 

【四】風俗

 

觀今日民間,於(yu) 喪(sang) 祭之事,普遍不遵風俗、荒廢禮儀(yi) ,以某前日回鄉(xiang) 奔喪(sang) 所經見為(wei) 例,舍本逐末,幾成鄉(xiang) 人共識,且以為(wei) 時尚。譬如置辦祭席,俗稱抬飯,皆以能為(wei) 主家生人事後食用為(wei) 通達實惠,而多不知祭貢之食,本意在逝者即鬼神先人之饗,祭畢由人撤饌分胙,此為(wei) 末也。今人意在祭逝者,則買(mai) “看飯”,祭畢則棄;意在生者,則米油啤酒方便麵,不一而足,以為(wei) 於(yu) 事主有實惠。

 

某始置辦九品祭席,鹹以為(wei) 守舊拘腐,多有勸諫者。及至以整塊牛肉豬頭全雞全魚及鮮果集滿九品,方知既庶幾合乎老禮舊俗,即考諸實惠,亦不在話下。

 

可見,鄉(xiang) 親(qin) 心中,已不知不覺全屬墨法之言,堅信不疑且輕易譏諷乃至幹預儒家禮俗。可見卑近之言,易入凡人之心。亦可知凡人不學,必屬墨法,心儀(yi) 其意,口道其言。即鄉(xiang) 人不遵舊俗,亦如是也。

 

2024年9月25日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