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瀚豪】斯人矣已,見字如麵 ——徒步鵝湖之會 day4

欄目:青春儒學
發布時間:2024-08-15 23:21:29
標簽:

斯人矣已,見字如麵

——徒步鵝湖之會(hui) day4

作者:陳瀚豪

來源:“建陽石庵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七月初二日辛醜(chou)

          耶穌2024年8月5日

 

劄記 重走朱子路·鵝湖之會(hui)

 

今天路線,武夷景區:道南理窟→響聲岩→武夷精舍→桃源洞道觀→九曲漫遊道→東(dong) 萊先生講學處→九曲碼頭乘竹筏順流而下→高蘇阪椿輝大酒店。

 

又一次帶著孩子披荊斬棘,來到武夷山人跡罕至的六曲響聲岩前。800多年前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春,剛與(yu) 朱子完成《近思錄》編撰不久的呂祖謙,為(wei) 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思想分歧,於(yu) 是出麵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與(yu) 朱熹,在金溪與(yu) 建陽的中間位置——江西鉛山的鵝湖寺會(hui) 麵。於(yu) 是,呂祖謙與(yu) 朱子及一眾(zhong) 弟子,離開建陽寒泉精舍,一路向分水關(guan) 北上。沿途遊覽武夷山九風光,在六曲溪南的響聲岩上,留下一方記錄當時遊曆的真實題刻:“何叔京、朱仲晦、連嵩卿、蔡季通、徐文臣、呂伯恭、潘叔昌、範伯崇、張元善,淳熙乙未五月廿一日。”

 

這成了我們(men) 重走朱子路,再赴鵝湖會(hui) 路上極具紀念意義(yi) 的一方摩崖石刻。當時一眾(zhong) 士人學子遊曆時的思想心理,我們(men) 已無從(cong) 確認,但作為(wei) 後人的我們(men) 看了依舊心潮澎湃。

 

這裏,自朱子留下第一方“逝者如斯”摩崖石刻後,前來追慕夫子,瞻仰遺跡,致敬先賢者,如甘泉夫子等,代不乏人,單留下題刻即近20方,整個(ge) 崖壁若一塊跨越800餘(yu) 年的留言板。我等輩後生,攜一批批師友,效前人故事,亦駐足凝視,令人向往。若是亦由我們(men) 留下文字以為(wei) 念,會(hui) 寫(xie) 何文字呢?靜默懷想,仰止千年。“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yu) 情”。斯人矣已,見字如麵。這些題刻如同穿越時空的傳(chuan) 聲筒,讓我們(men) 如麵先賢於(yu) 左右,如聞曆史幽穀深處傳(chuan) 來的教化之音,豈能不令人欣喜動容?

 

先覺待後覺,千古人心如此。後生慕先生,百代斯文不墜。今借由先賢之題刻,與(yu) 之相會(hui) ,同遊者,誰堪與(yu) 之心意相通而並為(wei) 不朽。懷古撫今,幽思慨歎,令人流連。由來古道少人行,況這路坎坷?很遺憾,大多遊客無緣停駐於(yu) 石刻前,更被世俗之見所誤。陳省“空穀傳(chuan) 聲”,豈徒遊人呐喊後自己的回聲?千古而下,誰是聽懂這先賢留於(yu) 天地山川間回響的知音?正是:

 

空穀傳(chuan) 聲須靜聽,

響聲岩下有古音。

願君同做問津者,

莫是匆匆過客心。

 

離開響聲岩,抵達九曲溪畔、隱屏峰下的朱熹園,是1183年朱熹創建的武夷精舍舊址,此地對理學而言有特殊重要的意義(yi) 。朱熹在此講學8年,寫(xie) 成一係列著作,特別是在寒泉精舍基礎上,修訂完成並付諸刊刻《四書(shu) 章句集注》,標誌著朱子文化集大成的理學體(ti) 係的成熟。與(yu) 孩子們(men) 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世人的誤導與(yu) 偏見,所謂批判地繼承傳(chuan) 統文化,得首先要全麵且準確地了解傳(chuan) 統文化,才能辨別其中的精華與(yu) 糟粕,進而談揚棄創新。朱熹自己也主張:“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說,殊害事”,應該“虛心靜看”,“不執己見”,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本意與(yu) 邏輯之後,再作打算,而非直接不明就裏,妄下結論。

 

午餐到桃源洞道觀吃齋飯,誦《道德經》一部。再徒步到九曲新村碼頭。期間特意前往摩崖石刻“東(dong) 萊先生講學處”,這也是我第一次如願登臨(lin) ,心有激動。東(dong) 萊先生是我母親(qin) 先祖,見字如麵,自行三跪拜禮。

 

武夷山營員家長俊熙媽媽特意送了三個(ge) 大西瓜到碼頭與(yu) 我們(men) 接應,大家吃得直呼過癮。至於(yu) 乘竹排,自是此行最愜意時刻。歌聲不絕,笑語不斷,有些隊吟詩唱和,殊為(wei) 美好。

 

平川

2024.8.4

 

今天四點起床,吃完早飯便前往武夷山國家公園,這裏是世界雙世遺,也是理學淵藪之地。

 

從(cong) 南源嶺村到武夷山南入口隻有一兩(liang) 公裏,半小時就可到達。

 

 

 

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大門口合影

 

我們(men) 從(cong) 南入口坐車到天遊峰景區門口,再沿著九曲溪往西走,目的地是六曲響聲岩。

 

 

 

我們(men) 沿九曲溪而走

 

我們(men) 先到了五曲,這裏有馬負書(shu) 題刻的“道南理窟”摩崖石刻。這方摩崖石刻是馬負書(shu) 對武夷山理學聖地的肯定,他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將“道南理窟”四字刻在武夷山,最後其子馬應璧幫他實現了這個(ge) 遺願。來到這裏,不僅(jin) 僅(jin) 是路過,所以要對這方摩崖石刻進行講解,更是要讓大家知道武夷山和建陽的曆史背景,以及朱子的貢獻,為(wei) 接下來的六曲響聲岩以及武夷精舍有著更多的理解。

 

 

 

我們(men) 在五曲“道南理窟”摩崖石刻

 

之後走了一段較為(wei) 險峻的路,我們(men) 終於(yu) 來到了六曲響聲岩,朱子在此留下了四方摩崖石刻,在朱子往後又有二三十處題刻,有很多都是紀念朱子,或是與(yu) 朱子息息相關(guan) 的。在這裏,最為(wei) 出名的摩崖石刻是陳省的“空穀傳(chuan) 聲”,這其實並不是簡單的表麵意思,是朱子與(yu) 古代先賢留下的聲音一直回蕩在我們(men) 的心中。在這裏,讓大家更好走進朱子,也通過朱子當年去往鵝湖書(shu) 院時的摩崖石刻來更好融入本次鵝湖之路的旅程。

 

 

 

險峻的路途

 

去完響聲岩,我們(men) 就到了朱子人生中的第三所書(shu) 院,武夷精舍。如今的武夷精舍已不是原樣,但是我們(men) 身在其中,仍然能感受到朱子當年在此講學的風貌,我們(men) 也從(cong) 中感受到後人對於(yu) 朱子的崇敬。

 

 

 

我們(men) 在響聲岩合影

 

接下來就是尋寶活動,各隊去指定的線路中尋找摩崖石刻。過程中,有艱辛,但是大家一致團結和開心才是最重要的。最後恭喜理心隊獲得第一,尋理隊獲得第二,求索隊獲得第三。

 

 




我們(men) 在尋寶啦

 

中午我們(men) 在桃源洞道觀吃午飯和休息,很感謝道觀給予我們(men) 夥(huo) 食和場地。

 

中午休息完立馬出發,前往九曲坐今天的精華之旅,坐竹筏。途中,經過了“東(dong) 萊先生講學處”摩崖石刻,雖然我們(men) 不知東(dong) 萊先生會(hui) 不會(hui) 在此講學,但這也算是曆史的一個(ge) 見證,我願相信東(dong) 萊先生在武夷山有講學。

 

 

 

在“東(dong) 萊先生講學處”合影

 

最後苦盡甘來,我們(men) 在竹筏上有說有笑,聊聊武夷山、朱子,有的同學還在寫(xie) 詩,欣賞美景,真是美好啊。

 

最後離開武夷山,武夷山,下次我們(men) 再會(hui) !

 

 

 

我們(men) 坐竹筏遊玩武夷山九曲溪啦

 

營員總結

 

蘇泓鑫

 

早上爬山路感覺比較累,尋寶得第三名很可惜.應該更好的。下午乘竹筏,通過與(yu) 船工交流,知道大王峰的來曆。途中與(yu) 好心阿姨隔船相贈西瓜。晚上大餐吃魚和螺,非常美味。覺得張昱菲很厲害,不尋寶卻關(guan) 注美食。

 

 

 

陳瀚豪

 

今天給大家講了六曲響聲岩和“道南理窟”摩崖石刻,其他地方因為(wei) 一些原因未能去。尋寶,我們(men) 隊敗得挺慘的。有不少不足的,大家應該作自我總結。

 

 

 

張家豪

 

今天實在太累,中午時有點情緒,比較熱,所以不怎麽(me) 配合。主要原因還是過往運動太少。中午休息好後,下午體(ti) 力恢複,坐竹筏時比較開心,尤其是通過艄公了解到大王峰來曆。比較不好的是,拖累大家時間,給大家道個(ge) 歉。

 

 

 

胡謝圓

 

今天感覺比前兩(liang) 天要輕鬆多了,雖然爬山,但坐了大巴和竹筏,很快樂(le) 。但是看著這些竹筏工,衣服都打濕完了,乘客很開心,但竹筏工很辛苦。

 

 

 

張昱菲

 

爬上時感覺還行,下山時感覺全身難受。下午,大山老師拉著我們(men) 四人小黃隊,大山很辛苦。大山老師還為(wei) 我們(men) 找來支撐棍,得以堅持走到乘竹筏的位置,感謝大山老師。今天未能參與(yu) 尋寶,很遺憾。

 

 

 

黃柏潤

 

謝圓很關(guan) 心我們(men) 隊的團結,積極尋寶。瀚豪很投入我們(men) 尋寶活動。家豪和昱菲雖然很累,但也在積極突破自己。翻山越嶺到摩崖石刻,古人到此也不易,我們(men) 應該學習(xi) 古人,並每日反省。

 

 

 

曾子雋

 

自己身體(ti) 不舒服,四肢無力,也很糾結,考慮團隊會(hui) 人少,但是沒力氣,隻好選擇去桃花源調整,聽說團隊拿了第一挺高興(xing) ,看到了大家的努力,自信,替大家驕傲;對人說話有點衝(chong) 明天會(hui) 調整;下午坐竹筏潑水氛圍特別好,自己狀態也越來越好,保持。

 

 

 

黃柏燁

 

尋寶拿了第一與(yu) 分工有關(guan) 係;大家意見不一致時怕時間不夠,選擇及時歸隊;建議未來可以在路口派一個(ge) 人去,然後確定了再一起去拍照;買(mai) 飲料感受周老師關(guan) 心大家水不夠喝;下午隊內(nei) 和諧歡快,繼續保持,自己狀態挺好。

 

 

 

林弘懿

 

今天對於(yu) 買(mai) 飲料很難受,覺得影響不好,不厚道,後來把飲料扔了,很慚愧。

 

 

 

賴世煌

 

對於(yu) 飲料,認為(wei) 有兩(liang) 種做法:可以轉給他人,了解了規矩是一起定的,做了屬於(yu) 破戒,確實不太好,集體(ti) 打老師們(men) 的臉,痛並快樂(le) 著,認為(wei) 專(zhuan) 注一件事比較好,對於(yu) 尋寶拿了第一認為(wei) 屬於(yu) 分工合理的結果。

 

 

 

郭靖達

 

狀態不好,頭暈,恐高,堅持了下來;一半人情況下拿了第一很替大家高興(xing) ;買(mai) 飲料認為(wei) 周老師沒錯,每個(ge) 人自己要自律,已經發生,未來注意。

 

 

 

徐羽桐

 

沒能和大部隊一起去響水岩感到可惜;看到大家在尋寶人少心裏有慚愧心,希望未來能和大部隊一起參與(yu) 活動;下午潑水活動很好,可以多玩兒(er) 一會(hui) 兒(er) ;作為(wei) 紀律委員沒能盡責覺得有問題。

 

 

 

王振涵今天大家表現都很好,中午野炊沒有人偷懶,大家配合都很好,對我自己而言自己也還在適應期,有個(ge) 挺累的過程,也比較期待明天,各自發揮各自的實力,拿下明天,後天我們(men) 吃好吃的。

 

 

 

周赫

 

今天尋找摩崖石刻是為(wei) 了明天吃的好一點,也是拚盡全力了。在竹排上詩興(xing) 大發,走路累,一路感覺蒸桑拿,特別是沒有風的時候,感覺整個(ge) 上午一直在冒汗,喝了一整壺水都沒尿過,中午又喝了一整壺。

 

 

 

吳謹彤

 

什麽(me) 是小黃隊?大家解釋到小黃隊是以前走不動的同學讓書(shu) 院的小黃幫忙拉著走,所以叫小黃隊。眾(zhong) 人皆愕然。

 

 

 

周睿俊熙

 

中午林弘毅一直讀書(shu) 影響別人休息,小學就學默讀了他怎麽(me) 這麽(me) 大了都不會(hui) ,主要是吵我睡覺了,今天很多開心事,吃西瓜,請大家吃西瓜還是開心的,來武夷山做客,今天偶遇了媽媽,她見到我們(men) 特意去買(mai) 西瓜。今天比昨天有力氣了,腳沒有昨天難受,但是有點痛可能是跟之前骨裂過有關(guan) ,到桃源洞的時候感覺有點虛。本來一直覺得坐竹排沒啥意思,今天覺得不一樣了,大家在一起寫(xie) 詩。大家說我打呼嚕,我自己怎麽(me) 不知道呢,要麽(me) 是特別累,大山老師把俊熙的呼嚕聲錄下來放給大家聽。金峰老師今天你有什麽(me) 感動的嗎?

 

 

 

黃弘毅

 

感覺還是天太熱,影響睡眠,坐好竹排發現腳起泡,中午熱的睡不了,對於(yu) 石刻的課程沒什麽(me) 大的感覺,找摩崖石刻趣味性很低,走的很累。

 

 

 

謝是競

 

今天走的不累,中午俊熙翻身影響到我睡眠了,後來又有蜜蜂過來就更睡不著了,坐竹排腳泡水了‍‍‍‍,中午發現腳背上有痱子。上午去道觀的路上一直說還有兩(liang) 公裏,但是感覺很遠,感覺被振涵忽悠了。今天的路感覺比較險峻,有點怕人,今天走路的時候王振涵把樹枝往前拉,抽到了是競,還被他的旗子抽臉。

 

 

 

金峰老師

 

經常有同學問我:老師我們(men) 還要走多遠?老師我們(men) 下一站到哪裏?所以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2022年5月我第一次重走朱子路後寫(xie) 的一段感悟:

 

這次重走朱子路的朝聖之旅為(wei) 什麽(me) 走下來我能夠身心不累,一路上還能好吃好睡。

 

首先是因為(wei) 內(nei) 心對朱子有敬意,覺得是有意義(yi) 的一場壯舉(ju) ,其次是不給自己設限,相信無論多遠總會(hui) 到達,再次是內(nei) 心沒有太多期待,現實沒有太多選擇,所以心能夠安住下來,隻是走在當下。

 

而現實中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那麽(me) 多痛苦和掙紮,說到底是因為(wei) 內(nei) 心總是心猿意馬不能安住。

 

通過這次的朝聖之旅讓我體(ti) 悟到了黃老師所說的行禪的意義(yi) 。現代人大多跟我一樣,內(nei) 心浮躁,不能向古人那樣安心讀書(shu) 做學問,徒步可能會(hui) 更適合現代人去跟自己的內(nei) 心完成一次對話。

 

 

 

李老師

 

大家比較累,都能夠堅持,不簡單!

 

家豪的狀態不夠好時,我言語太嚴(yan) 厲,對不起。

 

學習(xi) 胡謝圓同學,不斷積極調和同學關(guan) 係。

 

 

 

周老師

 

充滿難忘美好的一天,美景,突破,還有前人用鵝卵石搭建的道路供後人使用,提供方便,感謝;關(guan) 於(yu) 飲料,檢討自己不清楚規矩的情況下,應該和大家商量,不該帶頭破壞規矩;工作還要更加主動,不能被動。

 

 

 

今日詩集

 

一、本首為(wei) 隊名“尋理隊”而作,尋理隊共八人。

清風徐來坐竹排,(大山老師)

眾(zhong) 人盛歡竹排歪,(周睿俊熙)

怪石嶙峋草木茂,(周赫)

八仙尋理下凡來。(王行義(yi) )

 

 

 

二、本首為(wei) 隊員吳謹彤(小名楚楚)而作

蜻蜓低飛看楚楚,(王行義(yi) )

楚楚一笑隱屏開,(張大山)

芙蓉灘上白鷺望,(周赫)

轉眼已到曬布台。(張大山)

 

三、本首為(wei) 周赫有感而發

初入武夷見奇景,

行至深處有洞天。

一匹白練依山下,

幾葉竹排自西來。

 

 

 

四、本首為(wei) 隊員謝是競而作

龐公吃茶魚似競,(張大山)

漂移過彎見壑船,(王行義(yi) )

船行千古今猶在,(張大山)

獨留空穀把詩傳(chuan) 。(張大山)

 

五、本首為(wei) 金峰老師而作

九曲乘舟遊物外,(王行義(yi) )

層巒疊嶂上金峰。(周睿俊熙)

回首山河兩(liang) 岸笑,(張大山)

江心白鷺去又來。(王行義(yi) )

 

 

 

六、本首為(wei) 金峰老師為(wei) 大山老師而作

溪魚逆流爭(zheng) 餌食,

水擊竹排芒鞋濕。

我對大山放聲笑,

岩壁印滿古人詩。

 

七、這三首為(wei) 周老師創作

九曲溪流兩(liang) 岸山,

風光旖旎水流平。

石庵學子今相遇,

師生同走朱子路。

 

 

 

一路堅韌一路歌,

統籌帶隊醫療忙。

若無先師淩雲(yun) 誌,

理學文化難相繼。

 

同舟共濟鵝湖會(hui) ,

尋理求索理心路。

文化傳(chuan) 承看今朝,

平燕裴山我輩強!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