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台】論語篇次概說(4): 擇人而學仁,修德而行仁,信在其中矣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24-08-08 17:41:16
標簽:
陳緒平

作者簡介:陳緒平,男,字子茂,號爾雅台,西元一九六九年生,湖北陽新人。長期從(cong) 業(ye) 於(yu) 互聯網科技界,曾任阿裏巴巴資深架構師,現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論語篇次概說(4: 擇人而學仁,修德而行仁,信在其中矣

作者:爾雅台

來源:“爾雅台”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廿八日戊戌

          耶穌2024年8月2日

 

如何學而生信?學仁而修德,修德而行仁也。古之人行政事以仁,行人事以仁,所行莫非仁也。君子體(ti) 仁,必能行前三篇要旨,故以《裏仁》篇起端也。故雲(yun) “裏仁為(wei) 美”,“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中庸》雲(yun)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也。又雲(yun) “朝聞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貫之”,下學而上達也。又雲(yun) “君子喻於(yu) 義(yi) ,小人喻於(yu) 利”,以義(yi) 、利分途,此學者求仁之大界也。於(yu) 此可見,曰仁曰道,有彌綸萬(wan) 物之功;求仁求道,皆切近真實之詣。(唐文治)故曰“德不孤,必有鄰”,東(dong) 海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

 

學之道在擇人而學仁,故次之以《公冶長》篇也。隻論立身,不論境遇,此公冶長、南容之可妻也。孔子軌範如斯,故“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孔門多才也。居敬行簡,能訒其言,仲弓之行也;以信成學,漆雕開之誌也;好勇而求仁術,子路之學也。然子路、冉有、公西華,一事一能皆得器使,夫子卻不輕許仁也,蓋不為(wei) 器所限則甚是難能,唯顏淵、子貢秀於(yu) 其群也。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yu) 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孔門問學,貴實地不貴空理也。又以簡大為(wei) 貴,裁之以成大器也。進而貴三代之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天地氣象也。然千裏之行,始於(yu) 足下,故又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好學以全其生質之美,乃君子終生之不二法門。

 

既擇人而學仁,則其德見於(yu) 其行,故次之於(yu) 《雍也》篇也。仲弓之居敬行簡,顏淵之居仁遷義(yi) ,夫子教弟子以公私之辨,皆可立於(yu) 朝堂之上,天下大事可斷矣。故得其君如仲弓,其得仁如顏淵,三子之長於(yu) 一能一藝,閔子騫之大量而俟命,是皆因於(yu) 初立其誌,而人才輩出,氣象萬(wan) 千也。是澹台滅明之直而守公道,孟子反之不伐其功,祝鮀之得於(yu) 口才,皆長於(yu) 一能,則學者足擇而修己也。故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孔子教人,直道而行,不直的都是活死人。又隨其高下而告語之,教弟子“博學於(yu) 文,約之以禮”,為(wei) 天下人定本也。孔子之德神妙而不測也乎?蓋效堯舜之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也。

 

是故,《裏仁》《公冶長》《雍也》三篇為(wei) 一列,總明擇人而學仁,其德見於(yu) 其行者也。古之學,主學之者仁也,故先置《裏仁》篇也。學之道在擇人而學仁,故次之以《公冶長》篇也。既擇人而學仁,則其德見於(yu) 其行,故次之於(yu) 《雍也》篇也。學者觀此三篇,則成德之道可知矣。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