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緒平作者簡介:陳緒平,男,字子茂,號爾雅台,西元一九六九年生,湖北陽新人。長期從(cong) 業(ye) 於(yu) 互聯網科技界,曾任阿裏巴巴資深架構師,現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
【爾雅台】論語篇次概說(3): 孔子以學生信,學先王之道,成孔子天命也
作者:爾雅台
來源:“爾雅台”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廿七日丁酉
耶穌2024年8月1日
《論語》者,孔子論道之言也。論道者,不敢損益於(yu) 先王之道,活然行於(yu) 當世之謂也。古者先王創業(ye) 垂統,有三道焉:一曰典,謂典禮製度也;二曰謨,謂修文德之方也;三曰論,謂製義(yi) 應時也。夫先王既建典禮製度,修之以文德,行之於(yu) 其世,以為(wei) 天下垂範也;又立論道之方,以詩書(shu) 禮樂(le) 教之,論之以製義(yi) ,以成後人也。故《論語》者,詩書(shu) 禮樂(le) 之教,以成其論道之語也。(三野象麓《論語象義(yi) 》總論)
夫聖人之以論道立教,示先王文德而活其典禮製度也。故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le) 何”,“周監於(yu) 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cong) 周”,誘後人徐更其典禮製度以上達也。所謂“禮以安上治民,樂(le) 以移風易俗”,此《八佾第三》總論論禮樂(le) 興(xing) 廢之由也。
又製其謨訓,論之以製義(yi) ,所謂“為(wei) 政以德”,製義(yi) 而製事,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不自知所以然,而我亦可以法先王之道而創業(ye) 垂統,“百世繼周”也。所謂“政者正也”,以義(yi) 裁之,使合於(yu) 道也,此《為(wei) 政第二》總論政事“義(yi) 攝”之由也。
故聖人以論道為(wei) 教者,以畏天命也,畏聖人之言也。成湯之在夏代亦論道而行之,然後成其典謨也,文王之在殷代亦論道而行之,然後成其典謨也,孔子之於(yu) 《論語》亦此義(yi) 也。子曰“學而時習(xi) 之,不亦說乎”,《皇疏》注雲(yun) “用先王之道,導人性情,使自覺悟,而去非取是,積成君子之德也”。先王之道,必學乃成,故孔子教人以學為(wei) 先,以成人為(wei) 務,此《學而第一》之意蘊也。
是故,《論語》開篇以《學而》《為(wei) 政》《八佾》為(wei) 一列,綜述先王之道,以成孔子天命也。
先王之道,天下文明治理之道也。可見吾人文明以政(《為(wei) 政》)、教(《八佾》)、學(《學而》)三位而一體(ti) 也。董子《王道通三》曰:“治其道而以出法,治其誌而歸之於(yu) 仁。”治道即德化,治法言政、教,治其誌則在學。教是地基,人文化成之終始也。政者德禮政刑,治理之四梁八柱也。而善治之根本在人,故當誌於(yu) 學,先立乎其大。由是,政、教、學三位一體(ti) ,以德貫之,而使天下治理臻於(yu) 至善也。此與(yu) 西人“政教分離”之二元性格迥異。
孔子之天命,即是立足於(yu) 先王之道而繼誌述事也。孔子曰:“天生德於(yu) 予,桓魋其如予何?”又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zi) 乎?天之將喪(sang) 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yu) 於(yu) 斯文也。天之未喪(sang)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為(wei) 學,至於(yu) 不惑之極,自信極真極堅,若已躋於(yu) 人不能知,惟天知之之一境。然既道與(yu) 天合,何以終不能行,到此始逼出知天命一境界。
錢穆先生雲(yun) :孔子非一宗教主,然孔子實有一極高無上之終極信仰,此種信仰,似已高出世界各大宗教主之上。孔子由學生信,非先有信而後學。故孔子教人,亦重在學。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yu) 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蓋孔子僅(jin) 以所學教,不以所信教。孔子意,似乎非學至此境,則不易有此信,故不以信為(wei) 教。此乃孔子與(yu) 各宗教主相異處。故學孔子之學,不宜輕言知天命,然亦當知孔子心中實有此一境界。孔子既已開示此境界,則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學者亦當懸存此一境界於(yu) 心中,使他日終有到達之望。(《論語新解》)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