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陽明精舍雅集記:仲夏之旅,儒心共契

欄目:青春儒學
發布時間:2024-07-31 23:50:42
標簽:

陽明精舍雅集記:仲夏之旅,儒心共契

作者:王鵬

來源:“儒士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廿三日癸巳

          耶穌2024年7月28日

 

 

 

陽明精舍雅集記:仲夏之旅,儒心共契

 

——儒士律師王鵬  字鵬舉(ju)

 

甲辰年六月十六日,餘(yu) 承仁和兄之約,定於(yu) 翌日赴修文縣陽明精舍,與(yu) 貴陽諸賢會(hui) 晤。是日,晨光熹微,餘(yu) 別畢節高鐵站,輾轉至貴陽北,立德兄及其摯友已候多時,遂並轡驅車,直指陽明精舍,距城七十餘(yu) 裏。

 

沿途風光旖旎,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距精舍一裏許,盤山湖碧波蕩漾已現眼前,鶯啼婉轉,燕舞翩躚,蟬鳴高樹,楊梅、獼猴桃之林鬱鬱蔥蔥,曲徑通幽,宛如世外桃源。再行五百步,車馬駐足,餘(yu) 輩乃棄車徒步,山林間清風徐來,暑氣全消,道旁古木參天,小徑益發幽邃。

 

行至精舍百步之外,文化氣息漸濃,紅漆大門巍然屹立,上鐫岡(gang) 田武彥先生手書(shu) “陽明精舍”四字,遒勁有力,金光燦燦。輕扣門扉,侍者迎入,引至奉元樓小憩,以待未至之賓。時值午後,陽光灑落,樓外蟬鳴鳥叫,交織成曲,雖有喧鬧亦有自然之趣。餘(yu) 與(yu) 立德兄及其友,於(yu) 二樓品茗閑談,不覺困意襲來,竟入夢鄉(xiang) 。夢中猶憶兒(er) 時牧牛之樂(le) ,牛自悠然,餘(yu) 則酣睡,夢逐雲(yun) 間,心曠神怡。

 

未幾,仁和兄至,開門而入,攜樹仁兄、善淵兄、誌學兄及福耀玻璃公司左敏兄同至。餘(yu) 與(yu) 仁和兄久別重逢,相見甚歡,互致禮敬。仁和兄笑言:“鵬舉(ju) 兄,別來無恙,又添幾分黧色矣。”餘(yu) 亦笑而應之。眾(zhong) 皆歡笑,氣氛融洽。

 

隨後,仁和兄率眾(zhong) 至存心齋,仁和兄主其事,令眾(zhong) 脫履靜坐,以心體(ti) 仁,入定知止。眾(zhong) 人脫履入室,靜坐冥想,心隨境轉,萬(wan) 籟俱寂。靜坐既畢,仁和兄恭請大宗師盤山先生,為(wei) 眾(zhong) 講解陽明精舍之曆史淵源及陽明心學之要旨。盤山先生博古通今,自存心齋之對聯“蒼山為(wei) 坐林中有物生天地,洪宇作經虛極無心達性源”始,論及至聖孔子之教誨,心聖陽明之心學,乃至近現代道統之傳(chuan) 承。其言辭之精妙,見解之獨到,令人歎為(wei) 觀止。尤對靜坐之道,辨析儒、禪、道三家之異同,使人豁然開朗。其中,“此心光明,亦複何言”八字,尤為(wei) 觸動心弦,令人深思。

 

正當此時,弘遠兄遠道而至,加入座談,存養(yang) 近況,省察生活,言辭間盡顯智慧與(yu) 豁達。眾(zhong) 人聆聽之下,皆有所悟。然時光荏苒,因明日事務纏身,遂依依惜別。臨(lin) 行之際,眾(zhong) 人於(yu) 精舍前合影留念,仁和兄目送眾(zhong) 人遠去,期盼再會(hui) 之期。

 

是日之行,餘(yu) 心甚悅。不僅(jin) 得見自然之美景,更得聞賢達之教誨,與(yu) 同道共敘真情,實乃人生一大樂(le) 事。陽明精舍之行,必將成為(wei) 餘(yu) 心中一段難忘之記憶,期待他日再訪,再求聖學精義(yi) 。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