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緒平作者簡介:陳緒平,男,字子茂,號爾雅台,西元一九六九年生,湖北陽新人。長期從(cong) 業(ye) 於(yu) 互聯網科技界,曾任阿裏巴巴資深架構師,現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
學而第一:AI時代的最佳課綱(上)
作者:爾雅台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爾雅台”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初六日丙子
耶穌2024年7月11日
今天談“學而第一”。為(wei) 什麽(me) 把這個(ge) 拿出來講?因為(wei) 《論語》開篇就是它,古人教人首重學,這是一個(ge) 點。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今天這個(ge) 時刻可能很特別,它是一個(ge) 轉折點,是過去40年、未來40年的這個(ge) 大勢變化的轉折點。這對我們(men) 現在的小孩、00後,年輕一代如何成長,這個(ge) 教育如何變化,都有會(hui) 很大的影響。我們(men) 要重新思考我們(men) 未來的教育,去探尋“AI時代的最佳課綱”,出發點可能就在這個(ge) 地方。
美國有個(ge) 著名的漢學家叫狄百瑞(1919-2017),前幾年去世的,他說:“論語是我們(men) 人類共同的亙(gen) 古不變的核心價(jia) 值,所以值得現在人去重新發現”。從(cong) 全球來講,整個(ge) 這個(ge) 全球化時代,整個(ge) 人類行為(wei) 基本標準,都在這個(ge) 《論語》裏麵。所以,《論語》是一個(ge) 全球可以接受的、一個(ge) 最大的共識點,我們(men) 從(cong) 這裏出發,無疑有非常重大的意義(yi) 。
這幾年很多人罵互聯網。作為(wei) 一個(ge) 曾經的互聯網人,我覺得這個(ge) 挺有趣的。在我們(men) 這些老派互聯網人看來,過去二十年我們(men) 的互聯網企業(ye) 在商業(ye) 文明裏其實一直是領跑的,是走在時代前列的。我是覺得我們(men) 挺不錯的,但為(wei) 什麽(me) 幾乎全國人民都在罵你呢?這個(ge) 確實需要反思。
怎麽(me) 反思?要我說呢,還是根基薄了,互聯網公司的文化底蘊太薄了。我們(men) 互聯網講價(jia) 值觀,還是著眼於(yu) 團隊快速成長、業(ye) 績快速增長,你很多底層的東(dong) 西忽視了。你看我們(men) 互聯網企業(ye) 的人,有很多給企業(ye) 做培訓,培訓的方法、講價(jia) 值觀的方法太淺了,這個(ge) 價(jia) 值觀其德性的根基還是太淺了,還是實用主義(yi) 居多。西方講新教倫(lun) 理,稻盛和夫講“敬天愛人”,商道即人道,商業(ye) 文明還是需要奠基在更厚實的文化地基上。
用我們(men) 互聯網的話,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學《論語》,我的回答是重構現代人的底層操作係統。我們(men) 過去幾代人,甚至一百多年來,我們(men) 是什麽(me) 培養(yang) 出來的?這東(dong) 西不要小看,它其實就是做人之道,非常重要。人會(hui) 受到整個(ge) 環境體(ti) 係的影響,你的思維觀念都會(hui) 是這個(ge) 時代的產(chan) 物。AI時代了確實使人更焦慮了,我們(men) 現代人今天的底層操作係統,顯然也顯得更脆弱了。我們(men) 今天存在的很多問題,許多人感覺沒有未來,就是我們(men) 現代人的這個(ge) 底層操作係統有問題了。
那為(wei) 什麽(me) 是《論語》呢?為(wei) 什麽(me) 希望在《論語》?為(wei) 什麽(me) AI時代我們(men) 需要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
因為(wei) 《論語》就是一部最完整的人道百科全書(shu) 。我們(men) 知道孔子他一生的誌業(ye) 就是修六經——《詩》《書(shu) 》《禮》《樂(le) 》《易》《春秋》——孔子所有的學問就在這六本書(shu) 裏,中國文化裏講經、史、子、集就是從(cong) 這裏開始。
而《論語》呢,是孔子在教六經時跟弟子的問答,所以《論語》其實就是六經的概要。我們(men) 學佛的都知道,《心經》是佛家很重要的總綱和概要,對吧?那《論語》呢,就是六經的概要。因此關(guan) 於(yu) 《論語》裏的很多話解釋得有問題的時候,其實它的標準答案在六經裏麵。
在這個(ge) 意義(yi) 上,《論語》其實是儒家的一個(ge) 聖經,一部最關(guan) 鍵的經典。《論語》二千多年了,為(wei) 何仍然還在?因為(wei) 經典它就是永恒的。畢竟,經的背後是史,史的背後是人,而且是活生生的人,那人的背後呢我們(men) 說一個(ge) 詞叫人性,所以《論語》的經文是無數人走過的曆史最後沉澱的那點東(dong) 西。
不像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書(shu) 很多,快餐式的,消費文化,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多書(shu) 很快就過時了,不會(hui) 有人讀了。但《論語》卻始終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始終在接力棒式的學論語。即使是如今的AI時代,經典的東(dong) 西、幾千年的東(dong) 西,我們(men) 還在學,因它是一個(ge) 沉澱,所以最重要的是經典它是一個(ge) 厚重的沉澱。
今天如何讀懂《論語》?是個(ge) 大事情。今天的白話文好多解釋似是而非,或稱為(wei) 是消解,把古典的含義(yi) 搞沒了。所以我用“進德修業(ye) ”這句話來概括論語的總體(ti) 思想。這句話呢來自《易經》,體(ti) 現的是德為(wei) 體(ti) ,業(ye) 為(wei) 用,從(cong) 體(ti) 起用,德業(ye) 相濟。這就是《論語》教給我們(men) 的核心思想。
也就是說,《論語》是以德為(wei) 體(ti) 。《論語》20篇裏,所有的文字都是現實世界裏發生的事,這些事就是業(ye) 。孔子的每一個(ge) 詞用得都很重要,都有很多的關(guan) 聯,其主旨就是通過業(ye) 這個(ge) 事,來呈現它背後的德。
《論語》就是這樣的一本德性的教科書(shu) ,我們(men) 今天說德育,是德育、人文的教科書(shu) 。而且《論語》的講法,很重要,也很獨特。我們(men) 知道,很多學術,曆朝曆代2000多年以來,真正能進學校的書(shu) 不簡單,佛經也不行,這是有講究的。《論語》是可以進學校的,它是在德和業(ye) 之間,鼓勵你的人生在業(ye) 的成長中去沉澱你的德。
《論語》20篇,通篇貫徹的是這件事。它講的很不錯,它其實講的是借這個(ge) 事來說明德。當然,它沒有給這個(ge) 德下定義(yi) (雖然今天的人很好這一口),沒有深挖去講德的義(yi) 理。義(yi) 理講得更透的,老實說還是佛家,佛家有的講的非常好,講得透。但人生呀,你得從(cong) 你的業(ye) 裏去成長,而不是空悟。所以它能進學校,成為(wei) 伴陪一代一代人成長的教科書(shu) 。它主要是講德,但卻是在業(ye) 和德之間的辯證關(guan) 係中來講。它是以德來馭業(ye) ,這點很重要,20篇都圍繞這個(ge) 點。孔子五十以學易,所以20篇都是貫穿易道的精神,都是通過業(ye) 來看它後麵的德。
我們(men) 互聯網人喜歡建模,以模型來說清楚事情可能更簡單。我們(men) 讀《論語》也是這麽(me) 讀。我們(men) 的曆史,過去和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如何應對這個(ge) 不確定性?在麵對變化的時候,我們(men) 可能通常需要給定一個(ge) 明確的東(dong) 西,需要有一個(ge) 確定性來緩解我們(men) 人生的迷茫和焦慮。
我們(men) 今天是一個(ge)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ge) AI時代,世界變化更快,破與(yu) 立的節奏也更快。所以我們(men) 經常否定,我們(men) 經常“破”。世界有破才有立,才有創新,才有顛覆性創新。
創新的的時代,注定是劇變的。人生未來也就麵臨(lin) 著更大不確定性。未來10年、20年、30年後會(hui) 怎樣,不知道,不確定。現在很多人躺平,怎麽(me) 回事?20、30歲的年輕人,好大了還都沒對象,不結婚,人口增長乏力,國家也急了。劇變的時代,人生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有躺平。我們(men) 當年搞互聯網的時候,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想過躺平的說法,現在則真真切切全國性躺平了。
不確定性是無法沒預測的,但可以對治。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men) ,人生完全可以以確定性來應對不確定性。經典就是老中醫,以確定性的藥方,來應對不確定性的人生。
這個(ge) 確定性在哪呢?每個(ge) 完美的人生,你的生命如何完美的綻放,如何更好的圓滿?你看,這個(ge) 對幸福人生的追求,自古至今,從(cong) 來沒變,這是確定的。而這些東(dong) 西不就是中國曆史的悠久傳(chuan) 承嗎,不就是過去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的核心主題嗎?
今天有很多朋友,都在熱烈地討論教學改革。大學都過剩了,大學畢業(ye) 都不好找工作,很多大學生都在當外賣員。中小學畢業(ye) 呢,似乎啥都沒學會(hui) ,不知道學了什麽(me) ,啥都沒沉澱下來。
什麽(me) 原因呢?我們(men) 過去幾十年的國民教育,主旨在業(ye) 。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要去追趕西方,追趕發達社會(hui) ,當然以業(ye) 為(wei) 重。我們(men) 看高考,那個(ge) 考生報考的專(zhuan) 業(ye) 指南,門類繁雜,現代的學科專(zhuan) 業(ye) 體(ti) 係非常成熟了。這自然是需要的,有價(jia) 值的,我們(men) 過去四十年來的發展,也得益於(yu) 這個(ge) 教育體(ti) 係培養(yang) 的大量工科人才,我們(men) 今天才能重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但這個(ge) 體(ti) 係沒有德,德是不重要的,被忽視的,我們(men) 今天的問題其根源顯然也在此,在這個(ge) 國民教育體(ti) 係天生的局限裏。
AI 時代來臨(lin) ,自然又會(hui) 有很多變化。至少,我們(men) 看,今天高考那個(ge) 考生報考的專(zhuan) 業(ye) 指南,一半的專(zhuan) 業(ye) 都是有問題的,甚至是不成立的,會(hui) 消失的。那我們(men) 應該教什麽(me) ?應該給今天的年輕人、00後留下什麽(me) ,才能讓他們(men) 在未來的三四十年,能夠從(cong) 容不迫呢?
在這裏,我們(men) 也許需要回顧一下私塾,回顧一下過去中國人的成人教育。中國過去的私塾從(cong) 來不教技藝,這是你長大後出社會(hui) 找個(ge) 師傅學藝的事,是在社會(hui) 上學的。過去的教育體(ti) 係,尤其是基礎教育體(ti) 係,隻是教育你成為(wei) 一個(ge) 人,成為(wei) 一個(ge) 整全的人,成為(wei) 一個(ge) 大寫(xie) 的人。所以,它重在德行的培養(yang) ,重在良好行為(wei) 習(xi) 慣的養(yang) 成。
有一個(ge) 典型的案例,就是過去幾十年啊,互聯網大廠在人力資源上作了很大的投入,來培訓員工。培訓什麽(me) 呢?培訓各種專(zhuan) 業(ye) 能力嗎?不是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在你被招聘進去的時候就有了,否則公司為(wei) 什麽(me) 招你?他們(men) 培訓的其實多是公司文化,培訓價(jia) 值觀,培養(yang) 團隊協作能力和作戰能力。所以,馬雲(yun) 常說我阿裏有什麽(me) ,有的隻是人,是我阿裏文化熏陶出來的人。
因此,AI時代我們(men) 幾乎可以重新建立我們(men) 關(guan) 於(yu) 教育的共識。這個(ge) 共識其實就是回歸,就是教育的回歸,回到吾人傳(chuan) 統的成人之道,大人之道,以德為(wei) 主,德體(ti) 業(ye) 用。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觀如何能夠落到實處?顯然也在於(yu) 孔子之道的回歸,重拾吾人以德馭業(ye) ,德業(ye) 相濟的教育傳(chuan) 統。
至少在初中以下的年齡段,14、15歲以下,基本上需要回歸德教,以德行養(yang) 成為(wei) 主,以各學科知識為(wei) 輔。因為(wei) 在這個(ge) 年齡段,學科知識泛泛理解就可以了,沒啥更多可學的。前幾年的教培為(wei) 什麽(me) 需要整頓?原因就在這裏。
回想我們(men) 年少時,學了多少東(dong) 西?又在我們(men) 後來的人生裏,發揮了多大的作用?應該說,許多學科知識都沒有多大作用,而且變化極快,是一個(ge) 出社會(hui) 後終身學習(xi) 的問題,而不是學校教育的問題。
這個(ge) 社會(hui) 變化極快,很多學科知識其生命周期很短,也許你剛學會(hui) 它就out了,淘汰了。AI時代,所有技術都變了,代碼都變了,你需要學那麽(me) 多的技術嗎?當然,白領、藍領,這個(ge) 職業(ye) 分野也許不會(hui) 改變,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後藍領收入一定比白領高,或者至少持平,就像現在西方社會(hui) 那樣。
所以,我們(men) 今天躺平,也許不是壞事,這說明我們(men) 這個(ge) 社會(hui) ,藍領的收入正在逐步提升到與(yu) 白領持平。勞動者之間不再有那麽(me) 高的薪水差別了,藍領薪水可能比白領高,這在未來也許將成為(wei) 一個(ge) 常態。因為(wei) 白領能做的,都可能將會(hui) 被AI取代,而比如打掃衛生,機器人隻能取代一部分,而白領的知識職業(ye) 將會(hui) 被AI徹底取代。這個(ge) 速度無疑會(hui) 更快,一定是這樣的。因此,躺平這事呀,不是壞事,是中國社會(hui) 發展已經到了這個(ge) 階段而已。
到了這個(ge) 階段,我們(men) 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思考我們(men) 對人的培養(yang) ,重新思考我們(men) 的教育。我們(men) 如何去培養(yang) 麵向未來的人才?這就需要尋找一種確定性,一種人之為(wei) 人的確定性。而今天所有商業(ye) 、所有知識,所有的未來,其實都處在不確定性之中,眼花繚亂(luan) 。人之為(wei) 人的確定性,將從(cong) 何處尋覓?
答案就在《論語》。孔子的《論語》是我們(men) 今天重新尋找人的確定性成長的最佳方案,是今天這個(ge) AI時代最佳的教育課綱。
業(ye) 是不確定的,隨時勢遷流。任正非是英雄也好,馬雲(yun) 坐過山車也好,其實都是這樣。但德是確定的,這些優(you) 秀公司之所以優(you) 秀,歸根結底還是它這個(ge) 業(ye) 背後的德,有很深的沉澱,大潮褪去,依然優(you) 雅。
德和業(ye) ,德可以有確定性的沉澱,而業(ye) 是不確定的,一半是人事,一半聽天意。人之為(wei) 人,我們(men) 並不能掌控人生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我們(men) 普通人,很多時候也隻能是隨波逐流。但德性沉澱,這個(ge) 則是確定的,明確的,是自我掌控的,在我而不在人。所以,孔子教人,就是以德的確定性成長,來應對人生的不確定性。
古人講蓋棺定論,蓋棺什麽(me) ?生命終結了,業(ye) 也就完結了,就可以蓋棺了。那麽(me) 定論呢?顯然不是指業(ye) 的大小,這是不確定性的東(dong) 西,不一定都是你的作為(wei) (很多時候是撞上了狗屎運),故是沒法定的,能定的就是你這一生德性的沉澱如何。
因此,人之為(wei) 人,生命的確定性成長在德不在業(ye) ,業(ye) 隻是是用來成就和沉澱你的德性的。明了這個(ge) 點,我們(men) 麵對人生未來的不確定性,就可以以不變應萬(wan) 變。亞(ya) 馬遜的CEO貝索斯曾經說,在一個(ge) 多變的世界裏如何正確決(jue) 策,那就是我始終盯著公司10年後的這個(ge) 確定性目標,麵對不確定性不知道該怎麽(me) 辦時,隻要這事有利於(yu) 10年後的總目標,那就義(yi) 無反顧地去幹,管它對錯。人生亦如是,管它AI不AI,我是我,我是其所是,成就自己,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就可以了。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