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石林】天大的錯誤 ——為管仲造像使其左衽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24-07-01 11:59:41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天大的錯誤

——為(wei) 管仲造像使其左衽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許石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五月初六日丙午

          耶穌2024年6月11日

 

 

 

【一】左衽

 

今人為(wei) 古聖先賢造像,錯謬未能盡免。

 

所謂曆史文化,在於(yu) 章服製度、禮樂(le) 風習(xi) ,故為(wei) 前賢造像,不能僅(jin) 憑熱誠,當言必有由、行必有據。即以服飾而言,給古人造像,誰穿錯都可曲說諒解,唯獨一人絕對不能穿錯,此人便是管仲。

 

在山東(dong) 淄博臨(lin) 淄區管仲紀念館,有管仲文化長廊,讓人驚愕的是:管仲的寫(xie) 意畫像居然是左衽!

 

 

 

 

 

這真是讓人驚掉下巴。

 

孔子說過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微管仲,吾豈披發左衽矣!”意思是:管仲把齊國治理得那麽(me) 好,國富民強,實力足以抵擋住蠻夷對華夏的入侵,可以說,沒有管仲,我們(men) 都可能被蠻族侵淩,成為(wei) 穿左衽胡服、披散頭發的蠻夷了。

 

所以說,每一位致力於(yu) 學習(xi) 並弘揚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者,見此必愕然驚詫:最最不應該為(wei) 管仲造像使其左衽啊!

 

這種錯謬還發生在管仲紀念館、管仲墓園。

 

每年農(nong) 曆6月6日,全球管子後裔祭祖大會(hui) ,就沒有人發覺並糾正這個(ge) 天大的錯誤嗎?

 

【二】殉葬馬

 

術業(ye) 有專(zhuan) 攻,固然。但有些專(zhuan) 業(ye) 其實是常識。

 

淄博齊文化博物館、臨(lin) 淄齊車馬坑博物館。見殉葬車馬坑,馬的骸骨排列整齊,車馬配套,馬在車前,馬首向西。車輛木頭已朽,但痕跡清晰,馬骨架保存完好。

 

 

 

 

 

不待管仲問,講解員說:這些殉葬馬之所以擺放整齊,據考古專(zhuan) 家說,是灌醉或打暈後放入殉葬坑的。

 

餘(yu) 意此兩(liang) 說似皆有可質疑處:

 

灌醉說,則當考證約2500年前齊國所造酒之酒精有多少度,需要給一匹馬灌多少當時的酒才能讓它醉死。

 

當時齊與(yu) 魯並世,齊酒不知如何,魯酒則史不絕書(shu) :唐人李白有兩(liang) 句詩:“魯酒不可醉,齊歌空複情。”說的是魯國所產(chan) 酒,其味寡薄,淡而劣,不能醉人。但李白非第一個(ge) 鄙薄魯酒者,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楚歌非取樂(le) 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至宋代劉筠《秋夜對月》詩:“欲消千裏恨,魯酒薄還醒。”亦鄙之。這種對魯酒的鄙夷,源頭可上溯至《莊子·胠篋》:“唇竭而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漢《淮南子》雲(yun) :“楚會(hui) 諸侯,魯趙俱獻酒於(yu) 楚王,魯酒薄而趙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於(yu) 趙,趙不與(yu) ,吏怒,乃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之。楚王以趙酒薄,故圍邯鄲。”

 

據此推想,齊酒即使無魯酒之薄,又會(hui) 厚到哪裏去?

 

再者,即使是將馬灌得沉醉如死,焉不知酒勁散盡而馬無掙紮之狀?若有掙紮,其骸骨能排解整齊不亂(luan) ?

 

同樣,打暈之說亦同此理。打暈而不打死,馬無有蘇醒掙紮?

 

倒不如說很可能是將馬槌殺後整齊放入殉葬坑,似更妥當。

 

以上待方家賜教為(wei) 盼。

 

2024年6月11日整理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