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研究院研究生參加第六屆漢字學國際冬令營

欄目:新聞快訊
發布時間:2024-03-05 19:07:47
標簽:

孔子文化研究院研究生參加第六屆漢字學國際冬令營

來源:“洙泗學人”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廿四日丁卯

          耶穌2024年3月4日

 

2024年1月15日—19日,由韓國慶星大學漢字研究所主辦、中國華東(dong) 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yu) 應用中心等合辦的“第六屆漢字學國際冬令營:語言背後有什麽(me) ”在韓國釜山成功舉(ju) 行。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鄭州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高校的20餘(yu) 名青年學者參與(yu) 此次冬令營,共同聽取主題講座、參加青年學者論壇和文化考察。其中,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的廖曉彤、方可意參加了此次冬令營活動。

 

 

 

本屆冬令營以“語言背後有什麽(me) ”為(wei) 主題,在韓國慶星大學文化館舉(ju) 行。本次學術會(hui) 議從(cong) 全球邀請了6位專(zhuan) 家開展為(wei) 期3天的主題講座,展示前沿成果,探討學術論題,以助力青年學者們(men) 開闊學術視野、夯實科研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講座議程

 

15日上午,華東(dong) 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yu) 應用中心臧克和教授作為(wei) 此次合辦方代表對主辦方及各位專(zhuan) 家學者表示感謝和歡迎。隨後,此次冬令營主辦單位代表、韓國慶星大學韓國漢字研究所所長河永三教授致開幕辭,並對本次會(hui) 議專(zhuan) 家、議程進行了重點介紹。本次冬令營在熱烈的掌聲中拉開了帷幕。

 

而後,上海交通大學首批人文社科教授葉舒憲先生開展了題為(wei) 《元宇宙:中國傳(chuan) 統深化觀》的講座。以“龍的元宇宙”為(wei) 題,探索中華文明之源。

 

下午,韓國延世大學鄭晉培教授開展了題為(wei) 《語言能否指示對象》的講座。講座或趣味橫生,或充滿哲思,引發現場熱烈討論。

 

16日上午,複旦大學出土文獻與(yu) 古文字研究中心汪少華教授開展了題為(wei) 《文化習(xi) 俗的訓詁價(jia) 值》的講座,結合“必勿使返”“持其踵而泣”等例深入詳實地揭示了文化習(xi) 俗對訓詁的重要價(jia) 值,引人深思。下午,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所長孟蓬生教授開展了題為(wei) 《上古漢語韻部通轉範圍的廣泛性——以閉口韻部為(wei) 例》的講座。講座充分結合雙重證據法、曆史考據法、平行互證法等研究方法,使人受益匪淺。

 

17日上午,南京大學全球人文研究院郭靜文教授開展了題為(wei) 《漢字起源與(yu) 先秦時跨語言的發展》的講座。下午,日本立命館大學大形徹教授開展了題為(wei) 《芝草考》的講座。講座內(nei) 容充實,深入淺出,引發熱烈討論。

 

本次冬令營青年學者論壇於(yu) 2024年1月18日舉(ju) 行,來自不同高校的青年學者圍繞會(hui) 議主題,進行論文宣講和學術交流,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現場給予點評和指導。

 

其中,來自曲阜師範大學的學員方可意匯報發表《“禮”在先秦兩(liang) 漢儒家體(ti) 係中的內(nei) 涵詮釋》,曲阜師範大學學員廖曉彤全程與(yu) 會(hui) 。

 

 

 

青年論壇後,臧克和教授進行本次冬令營總結致辭,並為(wei) 本次獲獎的青年學者頒發榮譽證書(shu) 。

 

經過匿名專(zhuan) 家及現場評委評選,本次冬令營北京大學王彥琳《方言量詞“蔸”的來源和演變》榮獲一等獎;四川大學任燁璿《敦煌佛教論義(yi) 文獻補校釋例》榮獲二等獎;複旦大學唐瑾《五一廣場東(dong) 漢簡牘“左部賊捕掾蒙言考實故亭長王廣不縱亡徒周順書(shu) ”文書(shu) 複原與(yu) 研究》榮獲三等獎。廈門大學項麒達、鄭州大學丁鑫美、華東(dong) 師範大學李真黎、吉林大學李劍影榮獲“優(you) 秀論文獎”。清華大學、鄭州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大學學員的學術論文獲會(hui) 議發表證書(shu) 。河永三教授還為(wei) 本次冬令營學員頒發結業(ye) 證書(shu) 。其中,來自曲阜師範大學的學員廖曉彤、方可意獲得證書(shu) 。

 

 

 

 

 

論壇最後,來自韓國漢字研究所的河永三教授致閉幕辭,他對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充分肯定了青年學者的踴躍參與(yu) 。“第六屆漢字學國際冬令營:語言背後有什麽(me) ”在現場師生們(men) 意猶未盡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