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禮書(shu) 院當老師是一種什麽(me) 體(ti) 驗?
作者:連珠子
來源:“子正的後花園”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十九日壬戌
耶穌2024年2月28日
子正按:倏忽一周年,當有所紀念。
去年今日,書(shu) 院“放假”,學生一空。
此後,故人雖在,天涯兩(liang) 隔,“文禮”之名不複。
此時回望,似乎還如同夢中。
慶幸的是,在書(shu) 院最後兩(liang) 年,我的工作是在最核心的本部做班導師,得以近距離接觸書(shu) 院的學生們(men) 。
期間曾寫(xie) 過一篇文章,以知乎體(ti) 記錄感受,未及成文,擱置至今。今天稍作補充,以為(wei) 紀念。
問:在文禮書(shu) 院當老師是一種什麽(me) 體(ti) 驗?
答:謝邀。
首先界定一下,這裏的文禮書(shu) 院老師指的是書(shu) 院本部的老師。
文禮書(shu) 院事業(ye) 龐大,部門眾(zhong) 多,單教學機構就有本部、國學院、國際學校,子弟學校幾個(ge) 部門。本部就是我們(men) 平常所說包本背誦了三十萬(wan) 經典,進入書(shu) 院學習(xi) 的孩子。國際和子弟大概可以類比為(wei) 學堂,國學院則是書(shu) 院的補充,不能包本30萬(wan) ,或者需要一個(ge) 出路的讀經學子,可以入讀國學院。
這幾個(ge) 教學部門,體(ti) 係各有不同,還有在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我們(men) 也稱老師,但是體(ti) 驗自然又是大不相同了。
本部的老師,又分帶班的和管生活的,帶班老師稱為(wei) 班導師,生活老師稱為(wei) 訓育老師,這裏單談班導師。
班導師的職責,一言以蔽之:陪伴學生。
這“陪伴”二字,並不簡單。
季謙先生在文禮書(shu) 院宣傳(chuan) 片中有言:我願陪伴著學生,終老於(yu) 竹裏,終老於(yu) 書(shu) 院。本來,書(shu) 院隻有先生這一位山長陪伴著學生,其餘(yu) 明師碩儒,或開壇授課,或暫住教導。但草創時期,學生還不成熟,便有班導師之設,作為(wei) 先生的輔助,陪伴學生。
故班導師可稱班主任,直接管理學生,但不講課,每日隻是與(yu) 學生同作息,關(guan) 注學生狀態,處理班級事務。對於(yu) 在書(shu) 院的各項課業(ye) ,如解經、閱讀、晨話心得等,檢查批閱,上傳(chuan) 下達。
這裏說“管理”,似乎有些政治不正確,一般人對於(yu) 飽讀詩書(shu) ,包本三十萬(wan) 經典的學生們(men) 期待很高,怎麽(me) 還需要管理?尤其文禮書(shu) 院的教學理念是相信學生的自覺性、光明性,人是活的,經典是活的,縱使一時沒有表現,長遠看總有長遠的效用。
其實管理還是需要的,管理也是一種輔助。這些學生畢竟還在成長之中,非常需要外在的輔助,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最早在書(shu) 院擔任助教,也是帶班時間最長的陳桂林老師曾說過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拋去三十萬(wan) 字的經典,他們(men) 不過就是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啊!
這些經典,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醞釀、發酵,發揮出更多的效用,他們(men) 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吸收消化這些經典。我們(men) 一方麵要有更多的信心和耐心,一方麵在剛開始時也要盡力去輔助,而不僅(jin) 僅(jin) 是打著“相信”的名義(yi) 袖手旁觀。
文禮書(shu) 院所期望的,是康德所言的“目的王國”,每個(ge) 人在其中都是目的,而非工具。但現實上,人無時無刻不需要工具,或言手段,或言方法,所以目的和工具不是對立排斥的,而是包含籠罩的,即目的即工具,即工具即目的,這才是真正的“目的王國”。
教育也是一樣,教育不排斥管理,但這種管理一定要以教育為(wei) 目的,而不是為(wei) 了方便而管理。最終的管理一定是自我管理,也即自覺在現實中的發用。季謙先生常言:文禮書(shu) 院的學生有兩(liang) 種,一者自覺,二者受教。此之謂也。
作為(wei) 班導師,一班之負責人,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班級裏陪伴著學生,觀照到每個(ge) 人的狀態,對受教者引之自覺,自覺者引之向道。方式有很多,如單獨談話、班裏訓話、評語點撥等。
而最重要的學習(xi) ,是向先生學。書(shu) 院之所以為(wei) 書(shu) 院,不在樓宇校舍,而在其為(wei) 傳(chuan) 道之所,先生則為(wei) 傳(chuan) 道之人。季謙先生乃當世大儒,其為(wei) 人之寬厚、學問之廣博,足以為(wei) 法於(yu) 後世,而我們(men) 有幸采芹於(yu) 先生之門,如何能不珍惜?
在書(shu) 院最重要的課程,是每周六的先生晨話,以《傳(chuan) 習(xi) 錄》為(wei) 脈絡,講學論道。平日先生每天又有晨始夕畢之訓勉,隨機指點,提撕誌氣。師生們(men) 都浸潤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或許不能一時契入,但終生可資受用。
若說有何具體(ti) 表現。我想但最難得的還是那一份情誼。情誼由禮來表達,每日上下課拜聖自不必說,已成習(xi) 慣。寒暑假歸家,稱為(wei) “歸省”,臨(lin) 行前,學生都會(hui) 想所有的老師辭行,包括班導師、生活老師、任課老師,恭恭敬敬地行一揖禮,老師亦回禮。人間最美好的畫麵莫過於(yu) 此,無限情意,隻在此一揖之間。
我作為(wei) 班導師,常常會(hui) 有這樣的感動。在本部工作期間,我也經曆了人生的重大時刻:結婚、生子,得到了學生們(men) 的祝福。
學生們(men) 飽讀詩書(shu) ,但也並不古板,多才多藝,創意豐(feng) 富,對於(yu) 視頻製作也頗有在行者。最後就來一點直觀的體(ti) 驗吧!
先生生日,黑板報是這樣的:
舉(ju) 辦運動會(hui) ,我收到的邀請函是這樣的:
結婚時我收到的禮物,是這樣的:
誠然,溪山作伴,山中沉潛,真乃人生中難得之體(ti) 驗。
然而,這畢竟隻是一段體(ti) 驗,亦不必貪戀。
“送君者,自崖而返,而君自此遠矣!”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隻有讀不完的經典。
諸君,珍重!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