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墓興(xing) 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孔孟故裏研學D10
作者:念之
來源:“石庵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一月十六日庚申
耶穌2023年12月28日
大早將行囊裝車,先到林放墓。告別孔老夫子,從(cong) 曲阜到鄒城,拜訪孟老夫子。孟子故裏——鳧村、孟母林、孟子墓。孟子墓前誦讀《孟子》,感受孟子的浩然正氣,眼下看著的經典,嘴裏讀出的文字,變得更厚重,更入心。
下午到鄒城博物館,衝(chong) 著《嶧山碑》而去,驚歎縣城博物館竟然有這麽(me) 多寶藏,真是聖賢過化之地。又去亞(ya) 聖廟、孟府、子思廟、雙聖碑亭。在子思述聖廟前誦讀《中庸》。
晚上,和馮(feng) 老師與(yu) 他的夫人一起吃飯,交談甚歡,受益良多。老師還送我們(men) 每個(ge) 人一副字,感恩。飯後便做動車離開曲阜,來到泰安,即將攀登泰山。
【學生總結】
泓逸同學分享:
◎跟大家在一起有不適應的地方,一方麵在自己的學校不願意隨波逐流,在這裏文化思想上又跟不上大家的節奏,有裏外不是人的感覺。本想私下跟張平老師講,但還是決(jue) 定講出來,我覺得自己要作出改變。
◎我對孟子和子思不是很有感覺,不想讀《孟子》和《中庸》,於(yu) 是就選擇幫大家拍照。還是境界不夠,要是有做功課,讀他們(men) 的傳(chuan) 記,就會(hui) 不一樣。
雙聖碑亭
行義(yi) 同學分享:
◎在孟子墓前,我難以置信,書(shu) 中讀到的人出現在我麵前。讀《盡心章》時我特別激動,感覺就在說我。這個(ge) 過程我被自己感動,強做成自然,感覺孟子在聽我講,在對我說。
◎鄒城博物館人傑地靈,小縣城博物館能質量這麽(me) 高,先賢過化之地,心生敬意瞻仰,在其他地方很難想象。
◎認識馮(feng) 老師有種“四海之內(nei) 皆兄弟”的感覺。原來我們(men) 做的事情有這麽(me) 多人認可,給我很多力量。禮物是外在的東(dong) 西,但能感受到老師對我們(men) 的認可與(yu) 用心。
幫老奶奶碾花椒粉
瀚豪同學分享:
◎鄒城有這樣的博物館,義(yi) 烏(wu) 則不然。義(yi) 烏(wu) 有很多曆史,但很少人挖掘。我了解得還不多,還有很多名人和文保。
在博物館看到《嶧山碑》我覺得很親(qin) 切,因為(wei) 有臨(lin) 摹過。
林放墓
子雋同學分享:
◎今天去孟子墓,對孟子的了解比孔子少很多,所以到墓前沒有很深的感觸。更能理解到的是他堅定不移的精神,讓我覺得特別了不起和偉(wei) 大。
◎看到《嶧山碑》我覺得字很好看。篆書(shu) 的樣子是我喜歡的樣子,刻石挺精美。
念之同學分享:
◎今天,在孟子墓前讀經典有一種戰戰兢兢的感覺,因為(wei) 他就在我麵前,我所讀得每一個(ge) 字都要對得起他。讀完後就覺得這部經典對自己的意義(yi) 不一樣,份量更重了,更有責任要做到經典所述。
◎心中依舊覺得曲阜很神聖,讀到的東(dong) 西在這裏得到實證,有生活於(yu) 此的向往,未來或許把它當作精神家園。
開淇同學分享:
◎祭拜先賢的墓,會(hui) 有感動。讓我最直接感受到的是張平老師和這些聖賢的密切鏈接和濃厚的感情,這個(ge) 是自己要學習(xi) 的。
◎在子思墓前讀中庸,我覺得我們(men) 已經在靠近他。不管做什麽(me) 最基本的就是先接觸,再思考,以後可能會(hui) 更加親(qin) 近。
與(yu) 馮(feng) 老師合影
附張平老師日知錄一則:
【2023.12.26 林放墓→孟母林→孟子墓→鄒城博物館→孟廟孟府→子思書(shu) 院→雙聖碑亭】孔孟故裏研學第10天
七點半,集合。離開曲阜國際青年旅舍,開車前往林放墓。先賢林放,與(yu) 夫子交好,以知禮聞名於(yu) 世。
前往曲阜南邊的鳧村,這是孟子故裏。故居修繕關(guan) 門。到附近孟母林,是孟子家族墓地,孟子父母長眠焉,規模宏大。因為(wei) 在建設內(nei) 部地下消防管道,遷墓工程中,亦不得而入。
於(yu) 是再驅車到鄒城四基山的亞(ya) 聖林,門庭冷落,參天古木亦多。與(yu) 同學們(men) 肅穆不語,一路來到孟夫子墓前。大家默默感受天地間那氣衝(chong) 寰宇的浩然正氣與(yu) 樂(le) 以天下憂以天下的赤子仁心。
聖賢勇猛剛健的精神,在孟夫子的身上體(ti) 現得及為(wei) 突出。孔子說,歲寒鬆柏,孟子與(yu) 焉。他所處的時代正是處士橫議、儒家沒落之世,世人多放下仁義(yi) 底線,互相攻伐,不問是非。雖千萬(wan) 人吾往矣的勇氣與(yu) 仁心;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氣概;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的政治智慧;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wei) 者亦若是的人性自覺……挽狂瀾於(yu) 既倒,振先聖之道學,令人動容。
與(yu) 孩子們(men) 齊誦《孟子》的一些篇章。恍惚之間,感受夫子振聾發聵的聲音在耳邊回蕩,仿佛他在等我們(men) 千年,發出黃鍾大呂的聲音,希望我們(men) 能夠聽到,能夠聽進去。他依舊不舍眾(zhong) 生,靜靜守護這片土地,等待天下歸仁的一天……我們(men) 何其有幸,我們(men) 又何其不爭(zheng) 氣。想著這些,讀著讀著,不禁又一次潸然。
“墟墓興(xing) 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此祭拜,既是虔誠之瞻仰、肅穆之祭拜,亦是於(yu) 現實土壤中,尋精神之根、生欽慕之心、長浩然之誌。
離開,一路沉默無語,莫名感動不絕於(yu) 心。是的,自己有幸,收獲了太多夫子的護佑和支持,人活著,應該活成個(ge) 大寫(xie) 的人,要有這份頂天地立的浩然正氣。
村口有老嫗用石碾碾玉米,孩子們(men) 第一次看到,參與(yu) 體(ti) 驗。老人家也很高興(xing) 。
下午,參觀鄒城博物館,縣級別的快做出省的規格,很精彩。有青銅專(zhuan) 展,有包括嶧山碑在內(nei) 的石刻畫像專(zhuan) 展,有邾國曆史文化展,有孟子係列展等。很值得一去。
後到孟廟與(yu) 孟府,規模比孔廟稍小,很值得一看。可惜時間不夠,走馬觀花。
再後,到子思述聖廟,也是孟母三遷古址,是在原址上興(xing) 建的,關(guan) 門。我們(men) 在門口誦讀《中庸》一部回敬述聖。
至此,本次曲阜研學,將儒家五聖:孔子、顏子、子思、曾子、孟子的享廟和陵墓一一參拜。稍有遺憾,亦屬難得圓滿。
離開鄒城前,去火車站的“孔子誕生地”“孟子誕生地”雙聖碑亭祭拜。
回曲阜,晚餐。與(yu) 馮(feng) 樹軒老師小聚。馮(feng) 老師曲阜人,之前雖不認識,但一直關(guan) 注著我們(men) 本次行程,還給了我們(men) 重要幫助,非常感謝。
九點換了租車,十點動車坐到泰安。十一點安頓在雲(yun) 朵家酒店。這兩(liang) 天研學,因為(wei) 加上開車,特別忙碌,更加疲勞,趕緊睡了。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