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斷墨循徑

欄目:青春儒學
發布時間:2023-11-27 18:51:57
標簽:

斷墨循徑

作者:李鵬飛

來源:“書(shu) 院研究”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月十四日戊子

          耶穌2023年11月26日

 

通過兩(liang) 個(ge) 月來學習(xi) 《論語》的過程,我從(cong) 中收益良多。從(cong) 孔子對其弟子的教誨、評價(jia) ,以及他們(men) 之間的問答中,我不僅(jin) 看到了千年前古人為(wei) 人處世的智慧,也看到了他們(men) 風趣的一麵。如: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這些言論放在今天仍不過時,依舊能夠作為(wei) 我們(men) 的人生指南,由此可見其“含金量”。

 

曾有人言半部《論語》治天下,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這也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論語》對治國的作用究竟體(ti) 現在何處呢?《大學》當中有句話“古之欲明明德於(yu) 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論語》於(yu) 修身的作用自然不必多說。“吾日三省吾身,為(wei) 人謀而不忠乎?與(yu) 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an) 不習(xi) 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ei) 自省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些話語傳(chuan) 至今天,不是因為(wei) 運用了什麽(me) 華麗(li) 辭藻,講究了對仗格式,而是因為(wei) 它本身所蘊含的道理曆經千年而不衰,能夠幫助我們(men) 切實地提高自己。

 

 

 

《論語》於(yu) 齊家的作用同樣也是顯而易見的。西漢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思想,即君為(wei) 臣綱、父為(wei) 子綱、夫為(wei) 婦綱,主張君臣之間應當忠誠守信,父子之間應當孝敬尊重,夫妻之間應當相互尊重,以此來維護社會(hui) 秩序和家庭和諧。同時也提出了處理君臣父子等一係列關(guan) 係的基本法則:仁義(yi) 禮智信。物有本末,事有終始。這些思想的提出為(wei) 中國人指明了前進的道路讓華夏成為(wei) 了一片德土。

 

 

 

而《論語》於(yu) 治國的作用我就不太了解了,但在《興(xing) 盛與(yu) 危機》中提到,人類曆史上強大的王朝屢見不鮮,亞(ya) 歐非大陸上也都曾出現過強大的國家。但除了中國,這些國家在滅亡後便再也沒重建過,隻有中國在分裂統一中不斷循環。作者認為(wei) 能夠維持一個(ge) 像中國這樣龐大帝國的存在最重要的便是各地區之間的聯係,而這與(yu) 兩(liang) 個(ge) 因素有關(guan) ,一是便利的交通,二是龐大的聯係社會(hui) 各部分的媒介階層。自春秋戰國開始中國人將知識分子劃分為(wei) 一個(ge) 階層——“士”,而這個(ge) 階層自誕生以來就與(yu) 國家建設高度相關(guan) 。它不是一個(ge) 散漫的群體(ti) 而是一套現成的可以拿來就能用的職業(ye) 化行政團隊。到了漢朝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中國的士階級成為(wei) 一個(ge) 集意識形態和組織力的集合體(ti) ,保證了全天下的知識分子擁有共同的信仰,使這個(ge) 階層再次被強化,並以此保證了中國的大一統和各種製度的順利實行。

 

 

 

但我同樣還有許多疑問,西漢末期,王莽根據儒家提出的設想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要求天下恢複井田製,土地收歸國有,不允許奴隸買(mai) 賣,並推行“五均六筦”這些政策本意都是好的,但卻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可見理論同實踐的巨大差距。那麽(me) 為(wei) 何這些政策實施下來會(hui) 有這麽(me) 大的破壞力?

 

 

 

個(ge) 人簡介

 

李鵬飛,男,19歲。本人外表沉悶不善言談,實則內(nei) 心活潑開朗,喜歡輪滑等一係列運動,願意主動去承擔一些責任,一刻都不願停下,總會(hui) 給自己找一些事情做。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