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文明交流互鑒之橋
作者:張依盟 張春宇
來源:《大眾(zhong) 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八月初九日甲申
耶穌2023年9月23日
以“中西文化交流與(yu) 互鑒”為(wei) 主題的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在維也納國際中心舉(ju) 辦;來自全球數十個(ge) 國家和地區政企學研各領域的數百名高級別代表,相約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與(yu) 國際儒聯合作,開展“青年漢學家培養(yang) 計劃”……近年來,山東(dong) 著力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文明對話品牌,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貢獻山東(dong) 力量。
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在曲阜舉(ju) 辦,來自國內(nei) 外的專(zhuan) 家學者嘉賓將共赴文明之約和思想盛宴。專(zhuan) 注世界不同文明對話,是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鮮明特色。自2010年創辦以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已經成功舉(ju) 辦了八屆。對於(yu) 促進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e) 乎”“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以孔子學說為(wei) 核心的儒家思想不斷走向世界。近年來,山東(dong) 不斷加大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研究闡釋,構築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以挖掘呈現“山東(dong) 文脈”為(wei) 抓手,山東(dong) 出版古籍版本集成《儒典》,啟動編纂大型文獻《齊魯文庫》,推進“全球漢籍合璧工程”複製回歸珍稀漢籍。
作為(wei) 專(zhuan) 門研究儒家思想的學術機構,孔子研究院聚焦“論語學研究”“中華禮樂(le) 文明研究”“《孔子家語》研究”等學術專(zhuan) 題,加強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編纂出版各類學術著作100餘(yu) 部。特別是由儒學大家領銜的“翻譯中國”項目,為(wei) 世界了解儒學、中國對外講述儒學提供了跨文化闡釋哲學術語工具書(shu) ,產(chan) 生了廣泛國際影響力。
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劉續兵認為(wei) ,當代儒學研究既要勇攀學術高峰,在世界儒學研究和傳(chuan) 播中保持話語權,還要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把學問做到群眾(zhong) 心坎裏。“我們(men) 打造的新媒體(ti) 產(chan) 品《跟著孔子去遊學》《正本清源說孔子》《儒家故事》等,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讀者。”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分中心揭牌儀(yi) 式近日在鄒城舉(ju) 行。此次揭牌成立了北京師範大學分中心、吉林大學分中心、浙江大學分中心、南京大學分中心、南開大學分中心、蘭(lan) 州大學分中心。至此,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在海內(nei) 外設立的分中心達到17家。
這種“一個(ge) 中心、多個(ge) 分中心”工作機製,對於(yu)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引領力的人才集聚和培養(yang) 高地、儒學研究高地,具有重要意義(yi) 。“下一步,儒學中心將啟動新一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論語》譯介工程,辦好3家海外分中心、32家海外孔子學堂,講好中國故事山東(dong) 篇章。”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秘書(shu) 處)黨(dang) 委書(shu) 記、副主任國承彥說。
民心相通,情義(yi) 相融,才能廣交朋友,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朋友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漢學青年學者走近孔子、走進山東(dong) 。
今年7月,來自德國、瑞士、俄羅斯、西班牙、韓國等35個(ge) 國家160餘(yu) 名參加2023國際青年交流大會(hui) 的青年代表走進曲阜師範大學,參訪中國教師博物館(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這是我第一次來曲阜,在這裏了解到了很多孔夫子的事跡、他的教學思想及治國智慧。這些雖是2500多年前的,但仍延續至今,體(ti) 現了他的思想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理想。”中國瑞士商會(hui) 名譽會(hui) 長馬丁·穆勒說。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