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孔子誕辰2574年暨孔天胤文化研究會揭牌典禮在孔天胤故鄉舉行

欄目:2023年度全球祭孔
發布時間:2023-10-02 11:33:29
標簽:

紀念孔子誕辰2574年暨孔天胤文化研究會(hui) 揭牌典禮在孔天胤故鄉(xiang) 舉(ju) 行

來源:“孔子世家網”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八月十二日丁亥

          耶穌2023年9月26日

 

 


 

9月23日,紀念孔子誕辰2574年暨孔天胤文化研究會(hui) 揭牌典禮在明代理學名臣孔天胤的故鄉(xiang) ——山西省文水縣百金堡村隆重舉(ju) 行。

 

 



 

山西省社科院原院長李留瀾,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會(hui) 長孔令玉,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會(hui) 長孔慶然,山西省孔子文化研究會(hui) 原會(hui) 長孔憲信,山西省孔子文化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孔慶智,文水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雪娟等有關(guan) 領導、學者以及來自山西呂梁、晉中的200餘(yu) 位孔子後裔代表應邀參加典禮。

 

 

 

在華麗(li) 激越的鼓樂(le) 聲中,盛大的典禮徐徐開啟。首先,孔天胤文化研究會(hui) 會(hui) 長孔慶興(xing) 致開幕辭並介紹孔天胤生平。他指出,孔天胤是聖祖第60代裔孫,公元1531年孔天胤高中榜眼,曆官提督陝西學政、祁州知州、河南布政司參議,提督浙江學政、陝西按察司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等。他為(wei) 官廉明,治政有為(wei) ,每到一地,重教育,厚民生,興(xing) 法製,廣受老百姓愛戴。孔天胤還以精研理學名世,是明代傑岀的理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被尊為(wei) 北方學界領秀。孔慶興(xing) 強調,建設孔天胤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孔天胤文化研究,不僅(jin) 是百金堡村父老鄉(xiang) 親(qin) 們(men) 多年來夢寐以求的願望,更是我們(men)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著力營造傳(chuan) 承儒家思想濃厚氛圍的社會(hui) 責任。

 

 

 

孔慶然在講話中表示,孔天胤文化研究會(hui) 的成立對於(yu) 弘揚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地方文化繁榮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著重要意義(yi) 。孔天胤文化研究會(hui) 自成立以來,自覺擔當,勇於(yu) 任事,按照自身條件和目標,深入係統地開展挖掘、整理和研究孔天胤文化的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把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同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以此來助推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和地方文旅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下一步,研究會(hui) 將與(yu) 國內(nei) 外孔子研究會(hui) 開展合作,舉(ju) 辦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hui) 、筆會(hui) 以及國學講座和青少年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研學實踐活動等。

 

 

 

孔令玉作為(wei) 根祖之地曲阜孔子後裔代表,在講話中表示,要貫徹好中華孔子學會(hui) 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員大會(hui) 暨理事會(hui) 換屆會(hui) 議精神,把“聯誼、修譜、祭祖、弘揚”八個(ge) 字落到實處。作為(wei) 孔子後裔,更要率先垂範,學詩學禮,詩禮傳(chuan) 家,為(wei) 國家為(wei) 社會(hui) 多作貢獻;要學習(xi) 貫徹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兩(liang) 個(ge) 結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深入推進文化“兩(liang) 創”(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展現聖祖後裔新擔當、實現新作為(wei) 。

 

 



 

在典禮儀(yi) 式上,李留瀾、孔憲信、孔慶智等有關(guan) 領導也相繼發言,表示將大力支持研究會(hui) 的工作,結合實際深入開展儒學文化和孔天胤文化研究,為(wei) 新時代鄉(xiang) 村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孔天胤簡介

 

 




孔天胤(1505-1581),字汝陽,號文穀子,又稱管涔山人,死後門人稱文靖先生。汾州文同裏百金堡村(今屬山西省文水縣西槽頭鄉(xiang) )人。父親(qin) 孔麟是宗人府儀(yi) 賓,被封為(wei) 奉訓大夫。母親(qin) 新鄭縣君朱氏。孔天胤生於(yu) 皇戚之家,從(cong) 小聰穎過人,嘉靖十年(1531),鄉(xiang) 試中舉(ju) ,第二年,又以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鄉(xiang) 人習(xi) 稱他為(wei) 孔榜眼。因明代的製度規定,凡宗室外戚,不準擔任京城官職,孔天胤外放陝西擔任按察司僉(qian) 事、提督學政。不久,遷任祁州(今河北安國)知州,後又被提升為(wei) 河南按察司僉(qian) 事,複以布政司參議,提督浙江學政,曆陝西按察司、右布政使,轉河南左布政使。他做官清政廉明,每到一地,都受到人們(men) 的稱讚。

 

 

 

孔天胤以精研理學聞名於(yu) 世。他的學說繼承了宋代儒者的“格物、致知、明辯、篤行”的宗旨,講求教學者首先要端品勵行,其次才是研求文詞,教育人要重視反省自己本人,然後才能以自身作為(wei) 弟子的典範。愛收藏圖書(shu) ,刊刻圖書(shu) 頗多。晚年致仕回鄉(xiang) 後,建藏書(shu) 樓、刻書(shu) 坊有“寄園”,藏書(shu) 萬(wan) 卷。孔天胤曾與(yu) 王道行、呂仲和、裴邦奇等組織詩社,以詩倡和,很受當時學者的推崇。他一生著有《孔文穀文集》20集、《孔文穀詩集》14卷,刊刻有《資治通鑒》《後漢書(shu) 》《適晉稿》《汾州府誌》《西京雜記》《文穀子文集》等數千卷。《周易纂》《漁嬉稿》等。《霞海篇》1卷,均被《四庫全書(shu) 》著錄。他還編著了《汾州誌》8卷,但已流失。當代學者張勇耀、趙桂溟、韓兵強、常佩雨整理出版有《孔天胤全集》八冊(ce) 。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