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研究的回顧和展望
作者:何善蒙(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四月十三日己醜(chou)
耶穌2023年5月31日
2014年6月13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錢念孫的文章《君子文化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這可以視為(wei) 是新時代新君子問題探索的一個(ge) 標誌性的事件,自此君子文化逐漸走入大眾(zhong) 的視線。2014年先後成立了浙江大學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社科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成立了安徽省君子文化研究會(hui) 和江蘇社科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成立了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hui) ,2018年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中華君子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山東(dong) 社科院成立君子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12月19-20日以“君子文化與(yu) 當代社會(hui) ”為(wei) 主題的首屆君子文化論壇在杭州召開,此後在安徽合肥、江蘇無錫、湖南長沙、上海交通大學、安徽銅陵以及山東(dong) 肥城連續召開了六屆君子文化論壇。隨著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逐漸成立和君子文化論壇的持續召開,各地君子文化的研究和實踐也不斷湧現出新成果,尤其是在安徽、山東(dong) 、湖南等地,都對君子文化進入現代社會(hui) 、現代教育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傳(chuan) 統君子文化的深厚內(nei) 涵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新時代受到了新的關(guan) 注。
就君子文化的研究而言,也正逐漸成為(wei) 一個(ge) 備受關(guan) 注的熱點領域。就知網來看,從(cong) 2014年6月以來至今,以“君子”為(wei) 主題的研究論文有一萬(wan) 餘(yu) 篇,其中學位論文就有2600多篇,這個(ge) 數量可謂“壯觀”。由浙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主辦的《中華君子文化》(輯刊)自2020年創刊,目前已公開出版5輯,是目前唯一專(zhuan) 注於(yu) 君子文化研究的學術刊物。近十年來,君子文化的相關(guan) 研究成果可以說是相當豐(feng) 碩,對於(yu) 君子文化的相關(guan) 研究進行回顧和展望也是適當其時。這裏,我將用“四三二一”來概括我對於(yu) 君子文化研究的回顧與(yu) 展望。四即四種研究進路,三即三個(ge) 主要領域,二即君子文化的“兩(liang) 創”發展,一則是君子文化研究的聚焦重點,四三屬於(yu) 回顧,二一屬於(yu) 展望。
過去近十年君子文化的相關(guan) 研究,主要有四個(ge) 研究的進路,即哲學、史學、文學以及現代社會(hui) 科學的研究路徑。哲學的路徑,側(ce) 重在對君子文化思想內(nei) 涵的探討,重在從(cong) 義(yi) 理的角度來呈現傳(chuan) 統君子文化的深度,比如對《周易》《論語》以及《孟子》等經典文本中所呈現出來的君子觀的梳理和闡釋;史學的路徑,側(ce) 重在探討不同時期君子觀念的演變,從(cong) 而呈現出君子文化的思想史內(nei) 涵,比如先秦時期的君子觀、漢晉的君子觀、宋明的君子觀等;文學的路徑,則是從(cong) 文學經典的角度出發對君子形象進行闡發,比如《詩經》中的君子形象、楚辭中的君子形象、漢賦中的君子形象以及唐詩宋詞中的君子形象等;現代社會(hui) 科學的研究進路,則是一種更為(wei) 綜合的研究,側(ce) 重在對君子形象以及君子文化所具有的當代價(jia) 值的討論,尤其重視的是傳(chuan) 統君子人格、君子文化在當下的轉化與(yu) 踐行的問題。上述四種研究的進路,是目前最為(wei) 普遍的研究方式。
君子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展開。首先是經典文獻中君子觀念的梳理和闡發,這是一個(ge) 基礎領域,也是對傳(chuan) 統君子文化研究的依據,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重視,尤其是不同時期的儒家經典中的君子觀念,更是重點中的重點;其次是對君子文化的曆史脈絡的梳理和闡釋,主要關(guan) 注君子形象以及君子文化在不同曆史階段的具體(ti) 表現,就目前來說,先秦時期是最受重視的一個(ge) 階段,當然,這也是傳(chuan) 統君子文化的源頭;最後是關(guan) 於(yu) 君子文化的當代踐行,側(ce) 重在君子文化的當代轉化,這是一個(ge) 極為(wei) 重要和值得關(guan) 注的領域。就君子文化的當代踐行來說,又非常集中地表達在兩(liang) 個(ge) 層麵:一是地方政府的推動,二是教育領域的重視。就前者來說,山東(dong) 威海對於(yu) “君子之風,美德威海”的打造,肥城對於(yu) “君子之邑”的推廣,都是值得重視的典型事例。就後者來說,側(ce) 重的是傳(chuan) 統君子文化資源在人格養(yang) 成、立德樹人層麵的積極作用,目前在基礎教育(比如安徽銅陵、湖南、浙江等地)、中學教育(比如上海、廣東(dong) 等地)以及職業(ye) 教育和高等教育(比如湖南、山東(dong) 等地)層麵,都有非常積極的探索。
君子文化的研究,是對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弘揚和傳(chuan) 承,是麵向未來的。而麵向未來的君子文化,必須聚焦“兩(liang) 創”,即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君子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來說,就是要有效地激活君子所具有的當代價(jia) 值。新時代需要新君子,既然是新君子,自然跟傳(chuan) 統君子是不同的,因為(wei)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要求。從(cong) 君子形象的曆史演變來看,也有著從(cong) 貴族君子到人格君子的變化,這就是為(wei) 了更好地適應時代要求的表現。新時代需要新君子,這是不成問題的。然而,新時代的君子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形象呢?它的內(nei) 涵應該是極為(wei) 深刻的,但是最為(wei) 基本的屬性應當是公民素質。當然具體(ti) 是如何?這就既需要理論的不斷探索,也需要實踐的不斷深化。無論是理論,還是現實,都不是某一個(ge) 個(ge) 體(ti) 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群策群力來共同完成,就像在軸心時期諸子百家對於(yu) 君子形象變革的共同提煉一樣。就君子的創新性發展來說,就是應當將君子文化更多地推向踐行,以君子文化來塑造時代新人,從(cong) 而讓君子文化跟新時代的實踐密切結合在一起。而無論是創造性轉化,還是創新性發展,君子文化的研究都必須關(guan) 注一個(ge) 重點,即是要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從(cong) 而成為(wei) 一種活的文化,這樣的君子文化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