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漢服 唯我小院
——2023年第四次儒學周會(hui) 記
來源:“朔州市國學會(hui) ”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閏二月十一日己醜(chou)
耶穌2023年4月1日
我們(men) 中國人有信仰嗎?
是指曆史上還是指當代?有,是什麽(me) ?佛教?道教?儒教?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基督教?伊斯蘭(lan) 教?那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指?如果有,是什麽(me) ?請看這一幕: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人常說,煙花三月下揚州。陽曆三月尾,塞北朔州城,張蔡莊耕讀者儒家小院,杏花初放,和煦春光,一群家庭國學的耕讀者正在召開星期六儒學周會(hui) ,這是他們(men) 今年第四次周會(hui) ,主題是: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標識之一漢服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用小眾(zhong) 的力量展示漢服之美,讓國風之雅引領未來。
古風浩蕩,古韻悠長。在家庭國學儒家小院發起人恒謙老師的口令聲中,大家對夫子像集體(ti) 行禮。行禮時神色莊重,腿肩同寬,雙手疊抱,男生左手壓右手,女生右手壓左手,從(cong) 胸前緩緩向前向上方推移,爾後在禮畢聲中將雙手收回,並用恭敬眼神與(yu) 夫子像對視。
三月朔州,惠風和暢,儒家小院內(nei) ,耕讀者們(men) 身著花樣各異的改良漢服自由學習(xi) 。簫聲悠悠,琴音嫋嫋,書(shu) 法練字,讀書(shu) 吟唱,四籍四藝+習(xi) 語金句,儒家小院方寸之地,集中宣導著中華文明的溫良恭儉(jian) 與(yu) 忠信孝悌。
美哉,中國漢服,壯哉,中華文化!漢服不僅(jin) 好看飄逸,更深層次地代表著源遠流長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漢服是一種服裝,更是一種傳(chuan) 承,老祖宗的寶貝不能丟(diu) 。
“衣冠上國,禮儀(yi) 之邦”。漢服的染織繡技術是傑出的工藝,其美學價(jia) 值更是無法估量,屬於(yu)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左傳(chuan) 》雲(yun) :有禮儀(yi) 之大謂之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本身就是服裝之美禮儀(yi) 之大的稱謂。
1640年滿清入關(guan) ,實行“剃發異服”的民族征服政策,人為(wei) 改變了漢服五千年
來的自然傳(chuan) 承,使中國人的服裝與(yu) 祖宗割裂。
在充滿儀(yi) 式感的傳(chuan) 統禮儀(yi) 中感悟中華傳(chuan) 統美德,讓人仿佛穿越到了遠古時代,與(yu) 祖宗對話,與(yu) 聖賢為(wei) 伍。
家庭國學耕讀者聯盟立誌讓全球四億(yi) 華人家庭都成為(wei) 家庭國學的耕讀者與(yu) 參與(yu) 人,讓儒家小院成為(wei) 中國人的精神殿堂,在這種微型書(shu) 院裏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優(you) 良家教家風,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美德,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相信隨著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逐漸深入,文化中國精神家園的建設也會(hui) 越來越好,越來越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耕讀者 忠慧 廉潔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