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為(wei) 老人開設的公益活動福慧營開營,由安基金和水心安仁坊共同舉(ju) 辦
來源:安基金
時間:西元2022年11月17日
最近,“可以死,但不能老”的玩笑正在成為(wei) 很多90後、甚至00後的內(nei) 心真實寫(xie) 照。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容易疲勞、精神不濟,身材變形,行動能力下降,免疫力低下,記憶力下降……
不知何時,“衰老恐懼症”進入了很多中年人甚至年輕人的生活。
顧名思義(yi) ,“衰老恐懼”是一種人們(men) 對於(yu) 衰老的恐懼心理,由於(yu) 擔心自己年邁時疾病纏身、無人照料、孤獨生活,所以終日生活在害怕衰老的恐慌中。
原本這類現象在中老年人中比較普遍,如今卻已蔓延進了年輕人的生活,有一項針對青年群體(ti) 的調查顯示,28%的受訪者想到變老會(hui) 心情沮喪(sang) ,26%的人對變老有恐懼感。
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這種情況?衰老,真的有那麽(me) 可怕嗎?
做個(ge) 內(nei) 心豐(feng) 盈的“福慧”老人
“我真的很開心,從(cong) 家裏來的時候心裏空空的,但是回去的時候感覺心裏滿滿的。”
“我以前晚上睡不著白天沒力氣,這兩(liang) 天我在這裏學習(xi) ,吃得好睡得好,比以前吃幾千塊的藥都要好……”
2022年11月9日,在溫州水心社區水心懷老站裏,由安基金和水心安仁坊共同舉(ju) 辦的第一期專(zhuan) 門為(wei) 老人開設的公益活動——福慧營開營了,近60位老人成為(wei) 了這個(ge) 營的第一批營員。
兩(liang) 天的營期,不僅(jin) 內(nei) 容豐(feng) 富多彩,且意義(yi) 非凡。從(cong) 回歸正確的日常飲食起居的健康養(yang) 生,到思考家庭的意義(yi) ,家族如何延續與(yu) 傳(chuan) 承,再到認識生命的真相,人生最根本的福慧追求。參加學習(xi) 的叔叔阿姨們(men) 就像第一天上學的小學生,興(xing) 奮著,雀躍著,充滿歡喜。
為(wei) 什麽(me) 要為(wei) 老年人辦這樣的“福慧營”?安基金理事長達照法師表示,有智慧不生煩惱,有福德生活富足,福慧雙全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最高的追求。做個(ge) 內(nei) 心豐(feng) 盈的“福慧”老人,那絕對是每個(ge) 人對老年生活的完美期待,可又如何做到呢?福慧營中,理事長達照法師和安基金谘委會(hui) 主席陳積勳老師分別從(cong) 提升個(ge) 人福慧和家族傳(chuan) 承兩(liang) 方麵為(wei) 大家做了闡釋。
如何做個(ge) 福慧老人?概括說就是:“提升自己”,提高智慧,提高人生的高度;“利益他人”,培養(yang) 福報,拓寬生命的寬度。這樣的人生就是既有高度又有寬度,既有智慧又有福報,經得起風雨也享的了富貴。具體(ti) 說來可以概括為(wei) “五福”,第一,認識生命的全過程,了解生命的真相;第二,通過日常功夫逐步改善自己的身心;第三,享受天倫(lun) 之樂(le) ,不依賴不計較,豁達快樂(le) 。第四,了解生命全過程,對未來的方向有所把握,內(nei) 心自由隨遇而安;第五,做好事、說好話、動好念,常懷感恩心。
談到家族傳(chuan) 承,陳積勳老師也頗有感觸,陳老師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與(yu) 老人們(men) 作了分享。
第一,家族傳(chuan) 承首先是生命的傳(chuan) 承,這是根本是起點。如何養(yang) 育一個(ge) 健康聰慧的後代,需要懂得“積善之家,必有餘(yu) 慶”、具備言傳(chuan) 身教的大智慧。
第二,事業(ye) 和資財的傳(chuan) 承。事業(ye) 和資財是生活的保障,要選擇正業(ye) ,本著“取財有道、義(yi) 利並舉(ju) 、以財發身”的大原則,盡最大可能利益自己和更多的人。
第三,家風、文化和信仰的傳(chuan) 承。家風是家庭、家族的風貌與(yu) 命脈。每個(ge) 家庭都可以打造自己的新家風,形成自己的新家譜。同時還要有家族的文化信仰,有文化信仰的生命才能夠不斷提升,才能夠引領子女的生命和慧命。
第四,願力和智慧的傳(chuan) 承。願力是對自己和下一代的期許和引導,我們(men) 要發好願,引導子女和家族走向更好的未來。家族的所有傳(chuan) 承最終都是智慧的傳(chuan) 承。我們(men) 要思考人生的真相、生命的出路,再將人生的智慧代代傳(chuan) 承。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每位老人都是家裏的核心,更是智慧傳(chuan) 承者。一位福慧雙全的老人,能成就一個(ge) 福慧雙全的家庭甚至整個(ge) 家族。
用公益驅動互助懷老
此次福慧營中,很多營員注意到,水心懷老站裏有一群很特別的義(yi) 工在忙前忙後,她們(men) 基本都是來自周邊社區已退休的老年人,其中一大半都已年過六十。
“我現在畫畫、寫(xie) 字、做手工都會(hui) 了,都是這幾年做義(yi) 工學的,我女兒(er) 都誇我是個(ge) 巧媽媽了。我現在身體(ti) 好,還年輕,還能幫助別的老人。哪一天我不能幫助他們(men) 了,也會(hui) 有人來幫助我。”64歲的陳磊阿姨,一周七天有六天都在懷老站和安仁坊做義(yi) 工,還為(wei) 高齡老人送餐,每天事情都排的滿滿的,她覺得這樣的生活既充實又開心。
以公益驅動互助式懷老,正是安基金近幾年以溫州水心懷老站為(wei) 試點,進行的一項養(yang) 老創新模式的探索和嚐試。
2021年5月,安基金水心懷老站正式對社區開放運營,這是安基金與(yu) 鬆台街道、水心社區共同打造的公益站點,是安基金探索和打造居家老人互助式懷老模式的試點。開業(ye) 之後,水心懷老站開展了一係列老人之間的互動、互學、互助、互幫活動。與(yu) 此同時,懷老站聯合社區力量,探索和策劃社區普惠型項目:組織義(yi) 工入戶陪伴服務老人,為(wei) 不方便出門的老人送暖心餐等,充實老人家庭與(yu) 懷老站之間的服務空白,深受社區老人們(men) 的好評,也帶動了社區的懷老敬老氛圍。
有別於(yu) 當前政府牽頭、社區運營的主流居家養(yang) 老模式,水心懷老站的公益能量來自社會(hui) 。由義(yi) 工承擔日常管理工作,授課師資為(wei) 社會(hui) 公益人士,“懷老站”自身也通過策劃、運營各種公益慈善項目,實現自我造血,以保障長期運營和發展。
目前,在水心懷老站互助懷老的探索實踐中,安基金也在總結經驗,開拓思路,希望將公益驅動的互助式懷老模式推廣到更多城市社區以及鄉(xiang) 村,惠及更多老人。
每個(ge) 人都會(hui) 變老,我們(men) 無法選擇生命的形態。但衰老並不意味著孤獨和痛苦,在互助式懷老中,老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學、老有所修、老有所用,老年仍然是可以有作為(wei) 、有進步、有快樂(le) 的重要人生階段。做福慧雙全的銀發一族,這樣的老年生活才真的令人向往和期待。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