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騷大王
作者:西奧多·達林普爾 著 吳萬(wan) 偉(wei) 譯
來源:譯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法國19世紀最偉(wei) 大的現實主義(yi) 諷刺畫大師奧諾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1860-1862年間想象的疾病
就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喜歡抱怨(對一個(ge) 知識分子來說,承認他和大多數人一樣簡直就是一種羞辱。)如果將抱怨從(cong) 我的思想和對話中清除,我可能就沒有什麽(me) 可思考和交流的話了。如果要我在很少有什麽(me) 可抱怨的世界和有很多理由來抱怨的世界之間做出選擇的話,我應該會(hui) 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在前者,我應該抱怨竟然沒有什麽(me) 可抱怨的。
當然,抱怨有各種各樣。有些是純粹的個(ge) 人的或有關(guan) 自我的,但有些抱怨指向影響到很多其他人或整個(ge) 社會(hui) 的普遍問題。一次抱怨就成了超越自身東(dong) 西的某種象征,從(cong) 社會(hui) 角度看,甚至成為(wei) 必不可少的有用之物。僅(jin) 僅(jin) 是有關(guan) 自我的抱怨常常類似於(yu) 哭哭啼啼,容易淪落成為(wei) 替自己辯護的借口,墮入牢騷滿腹自我可憐的心理沼澤地。
現在,在我的國家(作為(wei) 居民我納稅還有其他義(yi) 務),健康保健體(ti) 係的糟糕狀況是臭名昭著的,看望病人非常不方便。矛盾的是,這個(ge) 製度仍然受到歡迎,或許就是因為(wei) 不得不對付這個(ge) 問題的麻煩被認為(wei) 是最根本的不公不義(yi) 的象征,就像戰爭(zheng) 期間采取的食物配給製一般。我自己曾經在醫療體(ti) 係內(nei) 工作過,我盡最大努力減輕病人的痛苦,但在一個(ge) 聘用了上百萬(wan) 人的體(ti) 係內(nei) ,個(ge) 人所能做的事當然非常有限。
我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年紀,成為(wei) 醫療保健的需求方而不是供應方。過去幾個(ge) 星期,我遭遇了一種狀況雖然不至於(yu) 威脅生命但極其不愉快,晚上睡不著覺。我不願意詳細闡述這個(ge) 問題,也就是疾病症狀與(yu) 我試圖要表達的觀點沒有多大關(guan) 係。我不願意用細節給讀者增加負擔,上年紀的人在相互交流時喜歡喋喋不休地談論疾病的細節,就好像這是他們(men) 之間簽署的社會(hui) 契約。如果你假裝對我的痛苦感興(xing) 趣,我就假裝對你的關(guan) 節炎疼痛感興(xing) 趣。(臉書(shu) 的成功或許就歸功於(yu) 類似的社會(hui) 契約描述:如果我假裝對你的生活體(ti) 驗感興(xing) 趣,你就假裝對我的體(ti) 驗細節感興(xing) 趣。)我已經到了這把年紀,在打電話給與(yu) 我年齡相仿的朋友時往往需要花費10分鍾談論健康問題,隨後才能引出打電話的真正話題---當然這是假設健康問題本身不是這次打電話的目的。
無論如何,我決(jue) 定做一件我竭力要避免的事:看醫生。這是一次大型實踐,從(cong) 我家到醫院有三四百碼那麽(me) 遠,但這並不意味著看醫生預約非常容易。天啊,完全不是那麽(me) 回事。醫生接待室的人在保護醫生免受喜好糾纏的病人的侵擾方麵,水平高超是出了名的。這些病人如此輕率愚蠢地宣稱需要看醫生,必須盡可能不讓他們(men) 得逞。接待室記錄下的電話留言首先告訴病人,如果有任何嚴(yan) 重問題,他們(men) 應該直接到醫院而不要麻煩開業(ye) 醫生。
因此,當我來到開業(ye) 醫生那裏,我已經準備好抱怨了:當然,不僅(jin) 代表我自己,而且代表鎮上所有遭受接待員同樣幹擾的其他人。我已經在心裏彩排了可能說什麽(me) 話,還醞釀了一種愉快的義(yi) 憤填膺,準備發一通火。我要在這裏,在那裏或者到處寫(xie) 信或者威脅寫(xie) 信投訴;我要讓他們(men) 的生活不好受,除非他們(men) 改善其服務。接待員問到“你能一個(ge) 小時後再過來嗎?醫生到時候會(hui) 給您看病。”這就是身上遭受猛地一擊,我沒有料到這麽(me) 方便。我想,在我回家準備等一個(ge) 小時的時候,沒有任何抱怨的理由了。
谘詢本身可能給我們(men) 抱怨的理由,我用這樣的想法安慰自己。我常常宣稱,醫療實踐已經和從(cong) 前不同了:從(cong) 技術上或者從(cong) 工藝上說,它取得了進步,但在人文領域它在退步,如病人越來越多地被當作出了故障的機器而非活生生的人。現在,醫生頻繁地觀看電腦屏幕而不是觀看病人,更不要說安排機器來對病人進行檢查了。因此,我仍然有希望找到抱怨的理由。畢竟,在預約和滿足之間存在很多缺陷。
就在我預約的時間,我被準時要求去看醫生。此刻,抱怨的理由被再次預先阻止了。
醫生是一位說話帶有尼日利亞(ya) 口音的年輕女士,但顯然在英國長大。在我進入谘詢室之前,她已經從(cong) 電腦屏幕上獲得了我的相關(guan) 信息,因此她能看著我而不用看屏幕。接著---說來也奇怪(mirabile dictu)---她實際上要求給我做檢查,而且檢查得很幹練很徹底。她要求做一些測試,並要我一周之後再去複查。
我在精神暈眩的狀態中離開。沒有什麽(me) 可抱怨的。相反,(現在)一切都是所有可能的最好世界裏的最好情況。我感到失望,白白浪費掉了能夠義(yi) 憤填膺大聲抱怨的機會(hui) 。當然,我還沒有得到治愈,但因為(wei) 對治愈本就沒有報多大的期待,至少在此階段,我也就無法怒火中燒大發雷霆。
自然,我也沒有心中充滿感激,雖然在離開谘詢室的時候我感謝了醫生。畢竟,當一切都按應該的樣子進行的話,沒有理由心懷感激。因此,抱怨和感激之間存在一種不平衡:人們(men) 在情況不像應該的那樣進行時就開始抱怨,但如果一切正常時,人們(men) 並不覺得需要感激。在涉及人權之處,同樣存在類似的不平衡。如果你的權利受到侵犯,你會(hui) 抱怨,當你獲得應有的權利時,你並不心懷感激。
這或許解釋了,雖然生活已經變得空前地便利容易了,但人們(men) 為(wei) 何似乎總是很生氣。在我們(men) 作為(wei) 社會(hui) 在技術上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先進時,個(ge) 人對機製的依賴變得越來越強,但我們(men) 對機製的運作卻沒有一丁點兒(er) 的了解。我們(men) 逐漸期待生活就像熱刀切到黃油上。一旦出了任何毛病,如電腦死機、火車晚點、轎車啟動不了、下水道堵塞、銀行網站出現暫時性故障、答應好的快遞卻沒有按時到---我們(men) 都會(hui) 因為(wei) 自己的期待而感到極其絕望,雖然我們(men) 因此遭遇的不方便如果與(yu) 現在活人記憶中的先輩們(men) 必須忍受的生活問題和缺陷相比簡直微不足道,而要做到這一點,所需要的平靜也是我們(men) 做不到的。
因此,進步並不自動帶來期待中的好處,恰恰因為(wei) 它改變了準確時刻的期待,或者不久之後它就出現。對於(yu) 過去幾代人很少遭遇的問題,期待越大,我們(men) 的沮喪(sang) 和失望就越大。
至少在理論上,技術進步很容易評估。很少人否認電話交流在過去幾十年已經取得巨大改善,變得我們(men) 都認不出來了。我還記得打國際長途電話還十分怪異、困難和昂貴的日子。你需要提前預約,要麽(me) 給出需要打多長時間,要麽(me) 在等待3分鍾之後,電話線那邊傳(chuan) 過來聲音告訴你需要交談幾分鍾,這樣做是必要的,因為(wei) 電話費可能讓你破產(chan) 。電話那邊的聲音可能聽不清,就好像是沿著海底電纜而逐漸減弱,有時候還有特別的延遲和回音。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參觀過很多遙遠的國度,沒辦法在雨中打電話;去歐洲一趟可能還比打電話到歐洲去更快些。我猜想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可能不相信存在這樣的困難。
但是,我們(men) 能夠說相互之間可在地球表麵任何地方進行即刻溝通交流的能力是絕對的福氣和保佑嗎?人們(men) 從(cong) 來沒有使用這種能力相互侮辱和羞辱對方或給我們(men) 提出要求,這可能嗎?如今,無論我們(men) 說什麽(me) 話,如果有人不能即刻回應,我們(men) 該產(chan) 生多大的憤怒?天啊,他為(wei) 什麽(me) 不接我的電話?他為(wei) 什麽(me) 不回我的電子郵件?我們(men) 馬上開始對他胡思亂(luan) 想:他是故意忽略我們(men) ,他決(jue) 定不再與(yu) 我們(men) 有任何瓜葛,他現在成了敵人。我們(men) 到底做了什麽(me) 竟然得到這樣的待遇?無端恐懼多疑之外還添加了並不完全令人不快的感覺---受傷(shang) 害的無辜(任何無辜都比不上受傷(shang) 害的類別。)
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維持與(yu) 人聯係不上的狀況,其實對有些人而言,我們(men) 寧願沒有任何聯係更好些。未來的子孫後代將根本不知道處於(yu) 不受外界幹擾的狀態有多麽(me) 開心。英國大詩人華茲(zi) 華斯(Wordsworth)曾寫(xie) 到,在這個(ge) 世界,我們(men) 花在掙錢和花錢上的時間太多了---那可是在1802年啊。但是現在,我們(men) 的交流不是太多了而是永遠在我們(men) 身邊,我們(men) 時時刻刻都在交流之中。
如果技術進步在其效果方麵常常模糊不清,我們(men) 還有更多理由必須警惕那些自封的進步人士呢?到底朝向什麽(me) 的進步呢?如果真的回答的話,他們(men) 大部分人可能回答說“朝向人類解放的進步啊,”但是,究竟是解放什麽(me) 的自由呢?我認為(wei) 他們(men) 的意思是擺脫局限性和邊界的束縛,享受一種永遠放縱狂歡的自由,或者至少遵從(cong) 符合他們(men) 最微不足道的心血來潮。他們(men) 渴望擺脫大自然本身施加在身上的存在限製。或者,如果存在局限性,那也必須是自己主動選擇的和為(wei) 了自己的,而非超出我們(men) 控製的環境強加在我們(men) 身上或他人的法律強加在我們(men) 身上。
當然,如果你以這種方式思考自由,你永遠不會(hui) 自由,因為(wei) 你希望擁有的基本就不可能實現:僅(jin) 僅(jin) 從(cong) 經驗理由看就根本不可能,如你不能通過從(cong) 懸崖上跳下去,張開雙臂上下擺動來學習(xi) 飛行,無論他們(men) 擁有多好的翅膀等服裝設備。如果從(cong) 形而上學的理由來看,擺脫所有環境的自由是說根本不可能的,因為(wei) 大部分環境是天生的而不是你的選擇。對於(yu) 解放了的生活究竟意味著什麽(me) ,如果和那些承諾死後進天堂的人相比,那些在上文意思中說到解放的人往往更加說不清楚。當然,我們(men) 或許能夠從(cong) 某個(ge) 壓迫性的環境中獲得解放,但你永遠不可能擺脫環境本身而實現解放。
馬克思的偉(wei) 大合作者弗裏德裏希·恩格斯(Friederich Engels)稱讚黑格爾是第一人,承認自由就是承認必要性,必要性就是那些超越個(ge) 人控製的東(dong) 西。這不是幸福公式,因為(wei) 它暗示一個(ge) 人恰恰在他沒有選擇的時候才是真正自由的,即便它不是有意要這樣做。這看起來很荒謬,但這個(ge) 定義(yi) 能夠讓最邪惡的獨裁者宣稱他們(men) 用自己的獨裁在最真實的意義(yi) 上為(wei) 人的自由服務。拿槍對著你的頭或用毀滅你的方式威脅你,他們(men) 擴展了你的自由。
另一方麵,承認我們(men) 能夠控製什麽(me) 和不能控製什麽(me) 是成熟的重要表現。那種控製能夠延伸多遠是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爭(zheng) 論,其中極端主義(yi) 者要麽(me) 宣稱人的生活中沒有任何東(dong) 西在他能夠控製的,要麽(me) 宣稱任何東(dong) 西都在他的控製之下。極端立場消除了個(ge) 案判斷的必要性,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告訴我們(men) 說(在醫療背景下)個(ge) 案判斷非常困難。但是,某事很困難並不說明它能夠或應該被擯棄。人生並非如熱刀切黃油般輕而易舉(ju) ,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作者簡介:
西奧多·達林普爾(Theodore Dalrymple),著有《存在的恐懼:從(cong) 傳(chuan) 道書(shu) 到荒謬劇場》(肯尼思·弗朗西斯(Kenneth Francis)合著)和本刊編輯的《悲傷(shang) 及其他故事》
譯自:Complaints and Complaints by Theodore Dalrymple
https://www.newenglishreview.org/articles/complaints-and-complaints/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